◎ 子沫
吃飯前關燈
◎ 子沫
去年在日本京都,我有幸觀摩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日本料理餐會。
位于京都山谷的一個料理餐廳,四周是青山綠水,增添了無盡清幽。
已近傍晚,燈陸續(xù)亮了起來,料理、清酒、烤爐一一被端上來了。還未等我細看,身著和服、年近五十的老媽媽級侍者輕輕地鞠躬,說了一句我聽不懂的話,然后關掉了燈,讓我們站到餐廳外的露臺上。
一開始,我完全不理解她的用意,只是專注地去感受山谷里吹來的風,夾雜著樟木的香味。眼睛在適應的過程中,聽覺卻被喚醒了。
身邊的人都沒有出聲,慢慢地,我聽到了平時聽不到的聲音:山谷里的鳥叫聲、風吹過樹葉輕微的摩擦聲、水流過石頭的沉緩泉聲、自己的呼吸聲。整個人像被掏空了一樣,平日在都市里染上的浮躁心性、思慮都停頓了——難怪古語里說花開花落都是有聲響的,靜下心來你才能聽得到。
三分鐘后,燈重新亮了起來,侍者引我們回到了桌前。聽覺喚醒了,味覺還用說嗎?
日本料理重感觀,生魚片用日本白瓷碗裝著,當地的山葵配在碗邊,旁邊配有小石磨,可以自己磨佐料,沾著吃,原汁原味。小酒精爐的托盤上正烤著紋理清晰、色澤鮮紅的大蝦,香味散發(fā)出來。侍者在一旁細心地告訴我們,蝦在什么時候吃味道才最鮮美。在這里,配料是多余的,原汁的蔬菜湯就是最好的配料。
山谷里的風輕輕地吹過,我感覺自己置身于一個天然氧吧。蛙、魚、手工湯豆腐,一樣樣嘗過,你信不信,素豆腐居然可以吃出豆子的甜味和香味?被味精、佐料慣壞的舌頭第一次享受到了食物本身的味道,真是酣暢淋漓?。ㄕ浴缎÷眯校褐粸槿傋约海c風景私會的小時光》古吳軒出版社)
鳥類的聰明和奇妙也令我們眼界大開。我們在黑麋峰上觀鳥,隨口喊出女兒“文加質”的名字,居然有野畫眉跟著喊;我們在吐魯番的南山上觀鳥,聽見一種鳥兒反復吐出一連串清晰的英語“Nice to meet you”;杜鵑自己不孵育,將鳥蛋生在別的鳥窩里代育;紅嘴藍鵲經常偷食別人家的鳥蛋一飽肚腹;白腹海雕發(fā)情時雌雄二鳥鐵爪扣著鐵爪在空中旋轉仿佛滾繡球……這些世間奇景不是觀鳥人怕永遠也難以見著吧!
一次春夏之交,我們與幾位志愿者去大澤湖觀鳥。在淺水淤泥里,我們找到許多半浸在水里的地籠,籠中關了不少鸻類、鷸類的野鳥,它們因為吃魚不幸鉆入了農民捕魚的地籠中出不來。我們剪開地籠,將這些野鳥放生,一共放飛二十多只,其中有很少見得到的名為“長趾濱鷸”和“彩鷸”的鳥。
鳥兒看得多了,心就大了,于是我們行走的范圍越來越大。
(依文 摘自微信公眾號:打起黃鶯兒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