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海燕
取舍之間見功力
◎ 徐海燕
我曾著迷于“外公的故事”——將這個故事中任何一條線索拎出來,都可以撐起一部八點檔熱播劇。
外公與安慶富裕小康人家的大小姐結(jié)婚,育有一女之后,又在岳母與妻子的支持下娶了妻子正當韶齡的妹妹;與此同時,他與京劇女演員霞姑結(jié)下情緣。在一夫多妻制度中,他曾擁有三美,盡享齊人之福;在一夫一妻制度下,他卻必須面對抉擇:舍棄誰,又與誰終老?無論怎樣,都是一邊郎情妾意、花好月圓,一邊獨自向隅、為斯人憔悴。
當命運風暴來襲,忽喇喇大廈將傾,繁盛一時的大華飯店風流云散,依附而來的親友各奔東西,三層白色洋樓充公,一夜間從錦衣玉食到節(jié)衣縮食。這種戲劇沖突激烈、人物大起大落的故事難道不是常演不衰的題材?讓我更著迷的是這個故事的講述方式。
我曾經(jīng)推演,如果換成是我,能不能把家族幾代人的命運遭際說得如此哀而不傷、無怨無憎,不見溝壑之險,只有山嵐之美?我會不會指責人性經(jīng)不住考驗,情感禁不起欲望的侵蝕?
困惑許久,忽然明白——取舍之間最見功力,用力的寫法反而落了下乘。(摘自《私人版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