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兆忱
要打成一片 不要“打”成一片
◎文/關兆忱
近日與一位鄉(xiāng)鎮(zhèn)干部交談,看著他臉上的一塊青紫,問其緣由,說是日前處理一起村民糾紛中被一過激村民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了一拳,他沒有還手,而是忍著疼痛和委屈將群眾的事情圓滿解決,雖然該村民及其家人最后向他道了歉,但他心中仍有些難以釋懷?!澳闶莻€合格的干部,沒有與群眾‘打’成一片?。 彼牶蟛唤麊∪皇?,滿腹委屈也一笑了之。
“打成一片”原指把各種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現(xiàn)多指人與人相互間關系密切,如同一體。我們黨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強調(diào)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時就引用了這一成語,提出要“與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打成一片,意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心連心,真正融入群眾,把群眾當成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我們的力量源泉。要情系群眾、根植群眾、感恩群眾、敬畏群眾,真正把群眾當親人。而一旦這個“打”字被加了雙引號,就變味了,就變成了與群眾的言語或肢體沖突,就變成了打罵、打斗之意,就把自己放在了群眾的對立面上,完全脫離了黨的群眾路線,背離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我們絕不允許的。
現(xiàn)實中,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具體表象,不僅僅見于與群眾的言語口角、肢體沖突等直接、惡性的場景個案或群體事件,一些隱性的表象對群眾的“打”擊更嚴重、危害更大,影響面遠遠超過“一片”。有些黨員干部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和人民公仆身份,當起了官老爺,把自己放在人民群眾的對立面上,視群眾如虎狼,防群眾甚于防川。從表象上看,他們并沒有直接打罵群眾,但是卻以別樣的行為“打”擊著黨和群眾?;蚴抢硐胄拍顒訐u,宗旨意識淡薄,精神懈??;或是貪圖名利,弄虛作假,不務實效;或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負責任;或是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置黨紀國法于不顧,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軟刀子”間接同人民群眾對抗。這是一種變相的與群眾的“打”,而且由于單位、官職等的影響,其危害要比直接與個別群眾拳腳相向還要惡劣,后果還要嚴重,往往引起強烈“官場地震”。2016年9月20日,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在全省警示教育大會上就痛陳了遼寧拉票賄選案的危害,指出“案件性質(zhì)嚴重、觸目驚心,令人警醒、發(fā)人深思”“對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心理上的沖擊和傷害不可低估”。
作為黨的紀檢干部,要牢牢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深深植根于群眾,才能獲取不竭的源泉與動力,才能抵御各種誘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與誰打成一片”的問題,恐怕就要犯錯誤,就會成為人民的罪人。只有大力發(fā)揚我們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堅持對人民負責和對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并堅持把這些原則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才能真正建立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和魚水關系。
“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一代偉人鄧小平的話言猶在耳。作為一名黨的紀檢干部,捫心自問,你真正做到了“與群眾打成一片”,而不是“打”成一片了嗎?
(作者單位:遼寧省紀委宣傳部)
本欄編輯/程曉松 郵箱/ksd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