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昆+趙躍鋒+張清華
摘 要:針對當前朝天椒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結合商丘地區(qū)朝天椒栽培現狀,從播期確定、播量確定、建造苗床、配置營養(yǎng)土、烤畦增溫、科學播種、苗床管理、整地定植、田間管理及適期采收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朝天椒各個時期的管理要點、主攻方向等,以期為商丘地區(qū)朝天椒的廣泛種植提供技術參考,為朝天椒栽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朝天椒;栽培技術;商丘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1-0064-02
商丘地處中原,春季溫暖,夏季雨量充沛,秋季日照充足,朝天椒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椒果優(yōu)質,角形好,顏色艷麗,辣度高,頗受消費者歡迎。生產上選用的品種有“子彈頭”、新一代、三鷹椒,以常規(guī)種為主,近些年,雜交種也有一定的面積。主要栽培模式有:春露地栽培、麥套椒、蒜茬辣椒、麥茬辣椒。
1 播期確定
朝天椒多是露地小拱棚育苗,大苗定植,苗期較長,一般50~70d。春椒4月下旬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育苗;油菜茬、蒜茬椒5月下旬定植,3月下旬播種育苗;麥茬椒6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播種育苗。
2 播量確定
依據目前商丘市的朝天椒育苗條件,播種數量應是定植株數的3倍,即育苗苗床以留苗600~650株/m2為宜。種植1hm2辣椒,需要苗床225~625m2,用種量2250~3000g。
3 建造苗床
苗床地,冬前耕翻,實行凍垡。播種前10d施腐熟有機肥45000kg/hm2、過磷酸鈣1125kg/hm2。整地作平畦[1]。2m寬放線,畦面寬1.2m,畦長10~15m,畦埂寬20cm,高10cm,畦埂間溝寬40cm。
4 配置營養(yǎng)土
精細肥料(商品有機肥、生物菌肥、復合肥)和農藥集中撒施苗床畦面,用鐵耙細耬,土、肥、藥混勻。25m2苗床施入:有機菌肥10kg、復合肥1.5kg、3%毒死蜱顆粒劑80g。
5 烤畦增溫
早茬辣椒播種育苗早,此時低溫較低。要求提早做好苗床,播種前5~7d,給苗床灌透水,明水洇下,四周覆蓋塑料薄膜,提高低溫。5d后播種,10d左右可順利出苗。
6 科學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放在麻袋上晾曬2~3d,然后把種子放入20~30℃溫水中,浸泡30min,激活種子攜帶的休眠病菌,接著轉入55~60℃的熱水中,燙種20min[2]。
經過烤畦的苗床,播前澆一遍小水。春分后育苗,不要求烤畦,播種前育苗灌水,水面高出畦面8cm,洇透苗床12cm深的土層。把辣椒撒播均勻,覆蓋0.8cm厚的細土。在苗床噴灑除草劑33%施田補乳油,1hm2用1500mL。最后,苗床覆蓋農膜,支好拱架,覆蓋拱膜,四周壓實。拱棚高度在0.6m以上,太低易烤苗。
7 苗床管理
出苗前一般不放風,幼芽頂土,撤去地膜。子葉展開后進行間苗,2~3片真葉時定苗,苗距保持4cm左右見方。結合間苗進行覆土,一次覆土厚度0.2~0.3cm。前期幼苗根系淺,苗床要保持濕潤,小水勤澆;4葉1心后,根系下扎,春寒已盡,椒苗開始快速生長,堅持床面見干澆水,防止旺長;椒苗后期,根系較深,適度控水,進行煉苗。發(fā)現椒苗出現旺長趨勢,噴25%助壯素水劑1000倍液。椒苗若出現葉薄色淡,生長緩慢的情況,可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8 整地定植
朝天椒對土壤質地要求不嚴,但忌重茬,鹽堿地、低洼地不適合種植。朝天椒施用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45~75m3/hm2,專用肥750~1125kg或三元復合肥750~1125kg。土壤深耕20~25cm。平栽扶壟是朝天椒傳統的栽培模式,一般畦寬1.5~2.0m[3]。隨著農業(yè)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灌溉條件的改善,高期栽培面積增大。高畦栽培面寬0.6~1.0m,溝寬0.4m,畦高0.15~0.20m。春椒適期定植,4月20日開始定植,5月1日前定植結束。麥茬椒搶早定植,力爭6月10日前定植結束,最遲不得晚于6月15日。定植密度要綜合考慮品種、茬口、土壤肥力等因素,普通朝天椒一般春茬栽120000株/hm2,蒜茬椒栽120000~150000株/hm2,麥茬椒栽150000~18000株/hm2。
9 田間管理
9.1 中耕培土 朝天椒定植成活后淺鋤1次,增溫保墑。夏椒要及早中耕滅茬。第一次中耕要淺、要細,深度3cm左右。隨著根系下扎,中耕可加深到5cm左右。中耕一般于澆水或降雨后結合滅草進行。為防止倒伏,封壟前最后1次中耕要結合追肥,完成培土扶壟。
9.2 追施肥料 春椒、蒜茬椒底肥施用充足,一般不施提苗肥,重在初花期施用促果肥,施復合肥450~525kg/hm2。麥套椒在麥、椒共生階段,對辣椒生長不利,麥收后及時追施促棵肥,施高氮復合肥525~675kg/hm2。麥茬椒多是貼茬定植,不施底肥不耕翻,管理上以促為主,早施追肥。緩苗后撒施提苗肥,用尿素150~225kg/hm2,初蕾期使用封壟肥,施高鉀復合肥600~675kg/hm2。葉面肥追肥也是辣椒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開花坐果期,噴灑多得硼400~500倍,提高座果率;7、8月份高溫期,噴施氨基酸復合微肥和鈣肥、鋅肥等,可提高植株的耐熱性,克服辣椒營養(yǎng)不平衡問題;椒果發(fā)育的中后期,噴灑0.4%磷酸二氫鉀,增進著色。
9.3 水分調控 辣椒澆過緩苗水后,到椒果坐穩(wěn),植株以營養(yǎng)生長為主。我區(qū)處在春季和夏初,降水偏少,土壤干旱時應及時澆水,灌后田間不能積水。椒果膨大階段看,要保持土壤濕潤,做到排灌結合;7、8月份汛期要及時排水;如需澆水,一早一晚進行,切忌中午高溫下澆水,造成辣椒“三落”。進入紅果期控制澆水,防止植株貪青,增進果實著色,減輕爛果。
9.4 摘心打頂 朝天椒的產量主要有側枝上的果實構成,要求在主莖現蕾前進行人工摘心,摘除主莖,促發(fā)側枝,提高產量。側枝上發(fā)出的副側枝,由于其上果實紅果率太低,一般不利用其結果,也應及時摘除。
9.5 調節(jié)好植株的生長和結果 管理中出現落果現象,及時噴灑5%萘乙酸水劑300倍液。如果落果由植株旺長引起,上述藥液中加入25%助壯素水劑750倍。朝天椒發(fā)棵前10~15d噴灑40%乙烯利300倍,可促使葉片中的營養(yǎng)轉移到果實,加快果實專色。
10 適期采收
在下霜前1~2d收獲,注意不能被霜打,霜打后的辣椒不能轉紅。采收時把辣椒連根帶秧拔回,根朝內角朝外堆放在陰涼處進行陰紅。
參考文獻
[1]張紅,莊宏萍,宋柏,等.朝天椒豐產栽培技術[J].2008,10(6):18-19.
[2]蘇瑜,謝彥超.灌陽朝天椒夏秋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4(3):35-36.
[3]吳淑紅.朝天椒高效栽培技術[J].蔬菜,2013,4(1):79-80.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