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廉貴
陳愛蓮,舞蹈生命沒有盡頭
◎文/湖北·廉貴
她像一朵云從門外飄進來,穿過觀眾席,飄上舞臺,一襲紅色的連衣筒裙,舉步若仙。當年艾青寫《給烏蘭諾娃》:“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莫非寫的也是她?
陳愛蓮,全世界活躍在舞劇舞臺上年齡最長的演員,名副其實的不老舞神。
她的穿著,她的身段,她的步態(tài),無不寫著“不老”。一上臺,她就像所有年輕爽朗的女嘉賓,給了主持人一個大方的擁抱。我觀察,擁抱時,她的一只腳下意識地朝后勾起,仿佛玉筍破土而出,既像舞步,更像小女兒的調(diào)皮。
她在演講。
我與其是聆聽,不如說是觀賞。她幾乎每一句話都相應(yīng)有個舞蹈動作,如拈花,如拂柳,如撲蝶,如臨池照影,如飛身攬月,不做作,不矯情,自然生發(fā),隨形賦義,行云流水,不舞之舞。這是我有生以來聽到的最美的演講。
七十多歲的老人,很多都臃腫得像個陀螺,圍著孫子轉(zhuǎn)吧,可是她不?!案嬖V你們一個年輕的秘訣,那就是,堅持練功。我到現(xiàn)在每天都練兩節(jié)課的功,每天。”她笑著,臉上燦若桃花。
一個老年人,壓腿,下腰,倒立,把腳扳到頭上,把身體反彎成弓,經(jīng)年累月,苦嗎?她說不練功才是痛苦的。鶴如果像雞一樣縮著翅膀,棲息檐下,那不痛苦死!鶴在水邊,展翅、交頸、騰躍、旋舞,或一飛而起,直沖藍天,那才快樂無比!
她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練功。“文革”下放農(nóng)村勞動,三年時間,這對吃青春飯的舞蹈演員是多么嚴厲的懲罰!面朝黃土,累得骨頭散架,許多演員深感前途無望,不再練功了,腰粗了,腿硬了,心死了。她不放棄,不放松。她在田畔練功,在草灘練功,在茅屋里扶著床板練功,是塊平地她就跳。原因只有一個:她愛舞蹈。愛是藝術(shù)的原動力,愛使她能將就一切,不顧一切。
不錯,舞蹈是“吃青春飯的”,烏蘭諾娃50歲上跳《天鵝湖》,被視為“至高無上”。50歲是高峰,高不可攀,陳愛蓮攀上去了,并繼續(xù)向峰巔跋涉。她42歲首演《紅樓夢》,58歲復排,77歲再次逆襲14歲的林妹妹,無論舞技、扮相都十分出彩,觀眾稱她是“活黛玉”。舞臺上的她,是那樣清雅婉約、窈窕纖巧,充滿“仙氣(絳珠仙草)、貴氣(出身貴族)、才氣(滿腹才情)、人氣(人見人愛)”。
為什么年齡愈大反而愈演得好呢?
就《紅樓夢》而言,黛玉葬花、焚稿、一世的眼淚,其中的痛苦,一個花季少女是難以體驗的,只有經(jīng)過磨難,遭逢世態(tài)涼薄和人生的興衰浮沉,才會有深刻的體悟——體悟愈深,表現(xiàn)力愈強,所以她能把黛玉演得那么感人,催人淚下。年老,于舞蹈演員有時并非劣勢,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
《紅樓夢》迄今已演出700多場,她一直任主角,沒有AB角,不用替身,一氣演到底。她在所有舞劇中都是主角,主角意味著戲分多、舞技高、擔當重,需要充沛的精力和體能。年齡不饒人,年齡偏饒過了她,她的藝術(shù)生命力無比強韌。
一位哲人說:人不是由于歲月的流逝而衰老,往往是理想的毀滅而變成老人。那么反過來說,一個矢志不渝、一生追逐理想的人,即使年齡再大,也會青春無限。
實際上,她的手臂、價值無量的腿,渾實圓潤。經(jīng)測定,她的肌肉年齡只有30歲。難怪她能跳出年輕人也難以企及的高難度舞蹈動作。她雖然容顏漸衰,但一進入角色,一蹙眉,一展顏,一顰一笑,真有少女般的媚態(tài)呢!
整整兩個半小時的演講,她沒有歇氣,思維清晰,語言爽利,口吐蓮花,沒有一絲老年人慣常的遲緩和語塞。
她邊講邊舞,維族舞、藏族舞、朝鮮族舞、芭蕾舞,都跳得很地道,犀利的現(xiàn)代舞、頑皮的街舞,她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對于她,年齡根本不是個事。
“我的舞蹈生命沒有盡頭。”是的,藝術(shù)是恒久的,愛是恒久的,青春亦是恒久的。
陳愛蓮是舞蹈界一位可稱為“神”的人??催^《挑戰(zhàn)不可能》許多節(jié)目,她,就是一個“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