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道祥 楊宇清 司 俊 付躍文
(1.上海市特種設(shè)備監(jiān)督檢驗技術(shù)研究院 2.南昌航空大學無損檢測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于圓臺型傳感器的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脈沖渦流檢測研究
蔚道祥*1楊宇清1司 俊1付躍文2
(1.上海市特種設(shè)備監(jiān)督檢驗技術(shù)研究院 2.南昌航空大學無損檢測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針對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腐蝕的檢測,提出了一種新型圓臺型傳感器。采用圓臺型探頭對帶包覆層的鐵磁性管道人工試樣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其對大面積腐蝕以及局部腐蝕的檢測效果明顯。
脈沖渦流 傳感器 包覆層 管道 無損檢測 腐蝕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鐵磁性管道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石化等行業(yè)使用率極高。管道通常用以輸送高壓、高濕和腐蝕性氣液介質(zhì),而雨水、潮濕空氣等會引起管道外壁腐蝕。為了防止管道內(nèi)的介質(zhì)能量損失和管外壁腐蝕,通常在管道外部包裹一層厚度為幾十毫米至上百毫米的包覆層,在包覆層外通常還會再加一層一定厚度的金屬保護層,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包覆層的使用壽命,其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
圖1 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結(jié)構(gòu)
管道外有了包覆層后,對管道進行腐蝕檢測難度就比較大了。脈沖渦流檢測是一種新型的無損檢測技術(shù),最早應用在非鐵磁性材料的檢測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對于其他檢測技術(shù),脈沖渦流檢測技術(shù)不需要設(shè)備停止運行, 也不需要去掉管外的保護層和保溫層,在線即可實現(xiàn)管道檢測。這不僅降低了檢測成本,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對帶包覆層管道腐蝕檢測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實際價值[1]。
國內(nèi)外對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的檢測都在做相關(guān)的研究。美國RCO公司的Pedro F.Lara等在Brian R.Spies專利的基礎(chǔ)上,對傳感器設(shè)計、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和管道腐蝕情況的判斷方法都作了較大改進,并申請了專利[2]。英國RDT公司對該技術(shù)進行了傳感器及信號處理等方面的持續(xù)改進,提高了靈敏度[3]。在國內(nèi),廈門愛德森電子有限公司[4]、華中科技大學[5]、南昌航空大學無損檢測重點實驗室也積極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6]。目前國內(nèi)外大多數(shù)研究側(cè)重于大面積型腐蝕,而局部腐蝕也是管道中常見的缺陷,且危害性較大,故對局部腐蝕進行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應用脈沖渦流檢測技術(shù)對厚度為110 mm包覆層管道腐蝕進行檢測,并利用圓臺型傳感器對人工試件進行了檢測,檢測效果良好。
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腐蝕的脈沖渦流檢測如圖2所示。傳感器線圈一般置于包覆層管道的外層,傳感器線圈是由激勵線圈和檢測線圈兩部分構(gòu)成。圖2所示為激勵波形,檢測激勵線圈采用雙極性脈沖方波電流進行激勵。當瞬間關(guān)斷激勵線圈中的電流時,激勵線圈中會產(chǎn)生一個快速衰減的脈沖磁場,磁場穿過包覆層管道的外層和保溫層到達管壁中,然后變化的脈沖磁場又在鐵磁性管道材料中感應出瞬時渦流,瞬時渦流又感應出二次磁場,二次磁場被檢測線圈接收,并感應出瞬態(tài)感應電壓。
圖2 脈沖渦流檢測基本機理
檢測探頭由發(fā)射線圈和檢測線圈組成。在實際檢測中,發(fā)射線圈的匝數(shù)、個數(shù)都會對檢測效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達到較好的檢測效果,進行了多次實驗,得出了檢測效果較好的探頭參數(shù)。探頭采用圓臺骨架做為激勵線圈的纏繞骨架,其上底直徑為3.5 mm,下底直徑為7.5 mm,高為7.0 mm,選用的漆包線直徑為1.0 mm,共繞制500匝;檢測線圈由圓形骨架繞制而成,其內(nèi)徑為1.6 mm,外徑為3.2 mm,高為2.1 mm,選用的漆包線直徑為0.41 mm,共繞制900匝。通過實驗可發(fā)現(xiàn),上底在下檢測效果較上底在上要好,故本文采用上底在下進行實驗,選用的傳感器如圖3所示。
圖3 圓臺型傳感器
檢測實驗所用儀器為瞬變電磁儀,由激勵和接收兩部分組成,通過傳感器與主機(包括接收部分和發(fā)射機部分)的連接實現(xiàn)激勵的發(fā)射與信號的接收。采集信號為16位A/D,最高采樣頻率為1MHz,前放增益最高為32倍,主放增益最高為128倍。利用信號周期的不同,采用多周期疊加的方法降低噪聲。本實驗選擇的激勵電流為3 A,頻率為4 Hz,實驗中周期信號的疊加次數(shù)為10次。檢測實驗平臺如圖4所示。
圖4 實驗平臺
圖5 組合型缺陷管道腐蝕樣圖
實驗選用的缺陷試件為J55材質(zhì)的鐵磁性鋼管,規(guī)格為?141.5 mm×7.7 mm,如圖5所示。圖5中A是一個倒圓錐臺形通孔,通孔的上部直徑為25 mm,底部直徑為10 mm;B是一個周向長度為150 mm的窄凹槽,槽寬為5 mm,槽深為2 mm;C是一個軸向長度為200 mm的窄凹槽,槽寬為10 mm,槽深為2 mm;D、E、F都是周向面積腐蝕缺陷,其周向腐蝕幅度為90°~180°,腐蝕深度均為1 mm,其中D的軸向長度為170 mm,E的軸向長度為110 mm,F(xiàn)的軸向長度為210 mm。管道外有一層模擬包覆層,用鋁皮包裹海綿和塑料管制作而成。
本實驗選取包覆層厚度為110 mm的管道進行檢測,測點間距為100 mm,選取了圓臺型探頭和常用的圓形探頭以做對比。
圖6 圓臺型探頭檢測剖面
由于端口效應的影響,缺陷A和缺陷F因距離端口較近無法測出,而對于周向缺陷B、軸向缺陷C、周向腐蝕缺陷E和周向缺陷F的檢測效果相對較好。圖6為圓臺型探頭的檢測剖面圖,從圖中可看出該探頭檢測效果較明顯。圖7為圓形探頭的檢測剖面圖,從圖中可看出圓形探頭也有一定的檢測效果。為了進一步比較圓臺型探頭和圓形探頭的檢測效果,作出了檢測靈敏度圖。圖8和圖9分別為這兩種探頭在缺陷D和缺陷E處的檢測靈敏度對比圖,通過對比可知,圓臺型探頭的檢測靈敏度要高于常規(guī)的圓形探頭。
圖7 圓形探頭檢測剖面
圖8 D處腐蝕檢測靈敏度
圖9 E處腐蝕檢測靈敏度
使用圓臺型探頭對110 mm厚包覆層管道的局部腐蝕進行檢測,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檢測效果明顯,可達到檢出缺陷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本文為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局部腐蝕的脈沖渦流檢測的探頭設(shè)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1]付躍文,康小偉,喻星星.帶包覆層鐵磁性金屬管道局部腐蝕的脈沖渦流檢測[J].應用基礎(chǔ)與工程科學學報,2013, 21(4): 786-795.
[2]SPIES B R.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or Detecting Corrosion on Conductive Containers:4843320[P].1989-06-27.
[3]BRETT C R,RAAD J A.Validation of a pulsed eddy current system for measuring wall thinning through insul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SPIE, 1996(2947): 211-222.
[4]趙亮.非接觸距離厚度的脈沖渦流檢測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6.
[5]黃琛.鐵磁性構(gòu)件脈沖渦流測厚理論與儀器 [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6]康小偉,付躍文.帶包覆層鐵磁性管道腐蝕脈沖渦流檢測技術(shù) [J].無損檢測, 2011, 33(9): 40-42.
Pulsed Eddy Current Test of Ferromagnetic Pipe with Insulation Based on Truncated-Cone-Type Sensor
Wei Daoxiang Yang Yuqing Si Jun Fu Yuewen
A new type of truncated-cone-type sensor was proposed to detect the corrosion of ferromagnetic pipe with insulation.The artificial specimen of ferromagnetic pipe with insulation was detected by a truncated-cone-type probe,and its effect on large area corrosion and local corrosion was obvious.
Pulsed eddy current;Sensor;Insulation;Pipe;Nondestructive testing;Corrosion
TM 937
10.16759/j.cnki.issn.1007-7251.2017.10.004
*蔚道祥,男,1988年生,碩士,助理工程師。上海市,200062。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