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 松 王 鈺
灑滿邊疆一片情
文/于 松 王 鈺
我記述的這位知青叫孫英。在有6萬多知青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六師,她擔任過常委、副政委,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工會主席、副書記,副局長。在六師的知青中她的職務最高,在北大荒工作生活的時間也最長,熟悉她的人都稱譽她為“知青好大姐”。
孫英是師范學校學生,當時在上海她們學校沒有上山下鄉(xiāng)的任務。孫英早就想當一名解放軍女兵,可是那個年代想當女兵很難,她就想當不上女兵,能當軍墾戰(zhàn)士也很光榮。1968年9月,在老轉業(yè)官兵的宣傳影響下,她和她的十一名師范同學破例被批準走上了屯墾戍邊的道路。于是就隨上海知青一起,來到了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六師二十五團,成了一名兵團戰(zhàn)士。
知青們響應黨的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熱愛邊疆,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生產勞動中都能吃苦耐勞,勇挑重擔,不管是干農活,還是修水利,都能爭先恐后,互不相讓。孫英更是吃苦在前,臟活累活搶著干,并能虛心向別人學習,善于團結,幫助他人,很快就從農工當上了班長、排長,直到連隊副指導員。不久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選為25團團黨委委員,并調到8連當副指導員。這個連的指導員于永嘉是1958年轉業(yè)官兵,他愛崗敬業(yè),工作認真負責,對知青更是關心,愛護。對初當上連隊干部的孫英,打心眼里喜歡,在工作中支持信任她,在思想上幫助她,鼓勵她,不斷向她傳授農墾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革命精神,解放軍的光榮傳統(tǒng)。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孫英進步很快,得到了連隊老職工和知青們的認可,不久孫英就被提拔為連隊指導員。她拜老職工、老知青為師,勤勤懇懇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師團黨委非常重視對知青的培養(yǎng)使用,僅六師知青入黨的就有3431名,入團的20397名,提干的3400名,擔任連隊一把手的知青干部就有159名。當時倡導領導班子要老、中、青三結合,在這種形勢下,孫英很快被提拔重用,先后到25團一營任黨委書記、營教導員;直到兵團六師副政委。生產建設兵團改農場后,被任命為農管局副書記、副局長。
由一名普通的兵團戰(zhàn)士,到重要的領導崗位,孫英沒有思想準備,但她沒有退卻,更沒有辜負黨組織的培養(yǎng)和期望。她一邊努力實踐,一邊刻苦學習,盡一切力量完成分內工作。后來由于對青年干部使用政策上的調整,孫英又從農管局副書記、副局長的位置退到共青團當書記。孫英深入基層,重新把全管局的共青團隊伍建立健全起來,發(fā)揮了她師范學校學生的特點,風風火火地把共青團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隨后她又被續(xù)調管局宣傳部,政企辦工作。不管在什么崗位,她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就努力干好一行。她認為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大小之分,只要能干好,什么工作都很重要。
黨對青年干部不僅使用,而且重視培養(yǎng)和提高。孫英在團委工作不久,管局黨委批準她離職到黑龍江省農墾政工學習班深造兩年。學習結束后取得了大專文憑,畢業(yè)后回管局被任命為工會主席,在這個崗位上她一干就是19年直至退休。孫英對工會工作十分熱愛,她認為自己是從一個普通農工成長起來的,能為農場職工服務是自己最大的理想。因此她努力學習工會工作知識,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很快她就熟悉了工會業(yè)務,打開了工作局面。在她任職工會主席工作期間,建三江墾區(qū)工會曾多次被省總工會、中國農林工會、省農墾工會評為先進工會,孫英也多次榮獲農墾系統(tǒng)工會優(yōu)秀工會工作者,全省和全國婦女先進工作者稱號。
1978年,大城市知識青年陸續(xù)返城了,孫英留在建三江與北大荒的父老鄉(xiāng)親同呼吸、共命運,為邊疆建設站好最后一班崗。
孫英對留在北大荒的知青很關心,知青能留下來說明他們熱愛這片土地,讓他們生活有保障,是工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孫英經常到各農場走訪,看望那些留下來的知青。七星農場25隊職工李福根是上海知青,在當地結婚生子。農場興辦家庭農場后,李福根身體不好,孩子又有殘疾,全家生活陷入了困境。孫英對李福根一家很關心,通過農場工會與他結成幫扶對子,及時為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并發(fā)動知青們資助他。在孫英、知青戰(zhàn)友和農場的幫助下,李福根一家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
各農場工會干部對孫英真心實意、不辭辛苦地關心基層職工的行為都很感動。原七星農場退休的工會主席李懷存說:“建三江有20萬人,孫英的服務對象就是20萬人。她每年2/3的時間工作在基層,她為困難戶做的好事數不清。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是貧困戶的貼心人?!?/p>
孫英扎根邊疆、服務邊疆,對邊疆的知青更是處處關心,處處愛護,知青有什么難事都連著孫英的心。北京知青郝新英的丈夫因病突然離世,孫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怕郝新英受不了這沉重的打擊。當看到郝新英很堅強,又出現在了文化廣場上時,孫英放心了,還逢人就表揚郝新英的堅強。她說郝新英真剛強,能在最短時間內戰(zhàn)勝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她不虧為婦女的楷模。
孫英為黑土地獻出青春,正如她在《我愿做知青接待員》詩中寫的:“我的青春,我的愛,都深深溶入了黑土地,我愛北大荒,也得到了北大荒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