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祿信
(甘肅省通渭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通渭 743300)
通渭縣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抗旱高產栽培技術
董祿信
(甘肅省通渭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通渭 743300)
全膜覆土穴播油菜抗旱高產栽培是1項旱作農業(yè)創(chuàng)新技術,具有增溫、集雨、保墑、除草等作用。近年示范推廣種植測產顯示,該技術與常規(guī)露地相比其產量增幅達45.6%,可以大幅提高油菜產量。為此,今后創(chuàng)新集成油菜抗旱高產栽培措施,以提升通渭縣油菜的大田生產技術,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全膜覆土穴播 栽培技術 油菜 通渭縣
通渭位于甘肅中部地區(qū),是一個農業(yè)大縣。年均降水量約400mm,干旱是制約農業(yè)生產的最主要因素。近年來,推廣應用全膜覆土穴播技術在全縣小麥種植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抗旱作用。油菜又是該縣的主要特色油料作物之一,由于縣域內氣候的差異,決定了該縣是冬、春油菜種植的過渡區(qū),東南川暖區(qū)是冬油菜的種植區(qū),西北冷涼區(qū)是春油菜的種植區(qū)。因此,結合油菜生產實際,總結科技應用創(chuàng)新成果,集成全膜覆土穴播抗旱高產栽培技術,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提升種植效益,對促進該縣現代油料產業(yè)化發(fā)展,調整種植結構,合理利用耕地及解決糧油爭地矛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前茬最好選擇豆類、麥類或馬鈴薯,其次為玉米或糜谷,避免重茬。在前茬作物收獲后,以蓄水保墑為中心耕翻滅茬,集雨納墑,播前耙磨整地待播。整地做到地面平整,無土塊與根茬,墑情充足,以利于播種。對地下害蟲和象甲類害蟲較多的地塊,結合整地用40%辛硫磷7500ml/hm2拌毒土450~600kg撒入土中,或兌水750kg噴施,進行土壤滅蟲處理。
油菜是需肥多,耐肥性強的作物,在整個生育期中,吸收的氮最多,其次為鉀,再次為磷。根據油菜的需肥特點,結合整地施優(yōu)質農家肥3萬~3.75萬 kg/hm2、尿素 300~375kg/hm2、過磷酸鈣 450~600kg/hm2、硫酸鉀 150~225kg/hm2、硼砂 3.0~4.5kg/hm2。磷肥、鉀肥全部作為基肥1次性施入;氮肥80%做種肥,20%做追肥;硼砂70%做種肥,30%做追肥葉面噴施。
選擇優(yōu)良品種是奪取油菜高產、穩(wěn)產的基礎。根據我縣冬、春油菜種植的分布區(qū)域,選擇生育期適中、增產潛力大、抗自然災害能力強的適宜品種。要求油菜品種純度不低于95.0%,凈度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9.0%。經過試驗、示范種植,適宜該縣種植的冬油菜優(yōu)良品種有:天油2號、天油7號、天油8號、隴油6號、隴油7號、隴油8號、隴油9號等;春油菜品種有:隴油10號、天油5號、青雜2號、青雜8號、青雜9號、青雜11號等。
選用厚度為0.008~0.01mm、寬為120cm的地膜覆蓋,在播前盡量做到搶墑鋪膜,使地膜緊貼地面,膜面要平整。在膜上覆一層薄土,覆土厚度以1cm左右為宜。覆土過薄,壓膜不實,容易造成播種孔錯位,大風揭膜。覆土過厚,播種孔遇雨易板結,不利于出苗。雜草較多的地鋪膜前用氟樂靈乳油或仲丁靈乳油、燕麥畏乳油噴施于地表,然后鋪膜,7~10d后播種可有效防除野燕麥和其它雜草的危害。鋪膜后要防止人畜踐踏,以便影響保墑效果。
播前清選好種子,在太陽光下曬1~2d,再用甲拌磷進行藥劑拌種,拌種后晾干,可預防地下害蟲危害。
冬油菜一般在8月中旬播種,最遲于8月底完成播種。春油菜在春天土壤解凍后,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2~3℃以上,地溫和土壤濕度達到可耕程度時播種,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最遲于3月下旬完成播種。
采用機播,做到下籽均勻,深淺一致。冬、春油菜播量6.0~7.5kg/hm2,播深4cm左右,每穴下籽2~3粒,播種時應隨時檢查播種孔,以防缺苗斷壟,行走要均速,保證穴距均勻,防止損壞地膜。提倡精量播種,墑情較差可適當加大播量。行距20cm左右,株距13cm,保苗37.5萬~60萬株/hm2。
第一次間苗愈早愈好,一般于2片真葉時進行,3~5葉時結合除草進行定苗,每穴留苗1~2株。
苗期要防治牲畜啃食和踐踏油菜葉片。
冬油菜春季生長較快,是需肥的重要時期。及時合理追施蕾薹肥可緩解冬油菜春季生長干旱,促進早發(fā)快長,形成有效分枝、提早花芽分化、增加分枝花序。追施肥料數量應根據基肥使用量和春前冬油菜生長情況確定,如果基肥施用少,于3月初施尿素45~75kg/hm2,以促進幼苗生長?;蕸]有施用硼肥的田塊,要在蕾薹期噴施1~2次0.2%硼砂液體肥,補充油菜對硼肥吸收與利用,防止油菜“花而不實”,提高產量與含油率。
油菜長勢弱的田塊雜草較多,春后應結合中耕及時進行人工除草。通過中耕除草,疏松土壤結構,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升耕層土溫,減少水分蒸發(fā),有利于保墑,促進油菜生長。同時控制雜草對油菜的危害,防止雜草荒苗。如用化學藥劑除草,應視油菜田的苗情、草情,通過技術咨詢謹慎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類型,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操作。
油菜始花后仍需要大量營養(yǎng),追施花肥是油菜后期增產的重要措施。施用花肥要根據苗情長勢、耕地肥力等條件而定。對于前期施肥較足、油菜長勢旺的地塊,可用1.5kg/hm2磷酸二氫鉀對水750kg進行葉面噴霧追肥,既可防止早衰,又可提高籽實的含油率。對于播前施肥較少、油菜長勢弱的地塊,可在始花期雨前撒施尿素30~45kg/hm2以防生長后期脫肥,并在終花期用尿素7.5kg/hm2、磷酸二氫鉀3.0kg/hm2對水750 kg均勻噴施。
油菜病蟲害較多,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跳甲類、粉蝶類及蠐螬等;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油菜防蟲主要以蚜蟲和小菜蛾為主,在蕾薹后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油菜終花期根據蟲情,可交替應用農藥再防治1次。油菜防病主要以菌核病、白粉病為主,蕾薹后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白粉病。
冬、春油菜都應在全田70%~80%的植株黃熟,角果顏色呈現黃綠色,角果內種皮處于變色階段(9月上中旬)收割,晾曬干后及時打碾,確保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