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杉之家百山祖(連載)
在浙江西南部浙閩交界的慶元縣境內(nèi),坐落著浙江第二高峰——百山祖,最高峰海拔1856.7米,屬于洞宮山脈,被稱為“百山之祖”。區(qū)內(nèi)群巒疊嶂,峰嶺逶迤,風光綺麗,氣象萬千。獨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中亞熱帶氣候區(qū)中一個特殊的區(qū)域,蘊藏了大量珍稀動植物資源,與鳳陽山、九龍山合稱為“華東古老植物的搖籃”。最神奇的是,那里生長著一種差點在地球上消失、被稱為“植物大熊貓”的百山祖冷杉。
冷杉,顧名思義是適合生長于相對寒冷之地的松科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期之后,由于地球氣候的轉暖,生長在低、中緯度和低海拔的冷杉逐漸消亡。因此,百山祖冷杉的存在,堪稱自然之神話!正因為極其珍貴,1987年2月,它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物種生存委員會(SSC)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由此名聲大振。
百山祖冷杉的發(fā)現(xiàn)緣于一次偶然機會。1963年11月的一天,一位叫吳鳴翔的林業(yè)技術人員,來到百山祖頂峰采集植物標本,進行科研考察,恰逢大雨,便進入海拔1760米的小山岙處躲避。無意間他突然發(fā)現(xiàn)前邊有株大樹不同尋常:樹皮灰黃色,龜裂,樹干通直渾圓,似松;針葉排列整齊,又似杉。他隨即采了幾份標本帶回。晚上整理時,他先是根據(jù)特征在采集記錄中寫下“華東黃杉”的名稱,但忽然又一閃念:會不會是冷杉?這可是個大膽的推測,因為照當時學術界公認,在中國東南沿海海拔低于2500米的地方,是不可能有冷杉存在的。但出于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吳鳴翔心里的這個閃念始終沒有被放下。直到1971年,趁著在林場工作的便利,他又多次到實地觀察,仔細研究那幾棵樹的樹皮、枝葉、芽鱗、葉痕。他苦苦等待了近4年,終于采集到至關重要的鑒定證據(jù)——球果。是冷杉!多年來縈繞心頭的想法終于被證實了!1976年題為《百山祖冷杉——中國大陸東南部首次發(fā)現(xiàn)冷杉屬稀有珍貴樹種》的論文終于完稿,并在《植物分類學報》上刊發(fā),驚動了全世界。
百山祖冷杉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植物,也是由中國人獨立研究、發(fā)表的第一個冷杉屬植物,它在研究植物區(qū)系、古地質變遷、古氣候、古生物、古植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論文發(fā)表后,立即引起了國內(nèi)外植物學界的關注,政府相關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也做了大量保護工作。1985年,浙江省政府建立了百山祖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加強對這些珍稀野生植物的保護,尤其是對像大熊貓一樣珍貴的百山祖冷杉。但百山祖冷杉的母樹偏少,導致種子遺傳基礎衰退,不是每年開花,雌雄花期又不遇,加上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種子極少,無性繁殖也不易。面對困難,科研人員大膽創(chuàng)新,先后采用異砧嫁接、客土培肥等方法促進開花、受精,開展人工繁育。經(jīng)過長期努力,2000年科研人員終于培育出了第一批小苗,并分5處異地保護,移栽成功。至此,百山祖冷杉終于有了“親生子”。
——選自《浙江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