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璐
淺談越劇小花臉
■高璐
戲劇里生、旦、凈、末、丑缺一不可,丑行曾被人稱為是戲曲的開山鼻祖,甚至“無丑不成戲、無丑不成”的說法。在早期的越劇《倪鳳扇茶》《九斤姑娘》里就有丑角,甚至在《仁義緣》《雙獅圖》《顏大照鏡》等戲里丑角擔當主角或者次主角。但是現代越劇中,丑角似乎成了一個冷門選擇,很多年輕人寧愿選擇跑龍?zhí)滓膊辉敢獬蠼恰T诰﹦〉某蠼抢?,分為文丑和武丑,又叫“三花臉”或者“小花臉”,武丑又稱開口跳。文丑分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特點是在鼻梁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而在越劇中就沒有那么多的講究,一般稱為小花臉或者小丑。越劇喜歡用詩意唯美的表演方式來演繹劇中的悲歡離合,所以除了特定的一些角色,大部分都不會勾臉。
我從戲校開始接觸小花臉這個行當,一開始并不是十分喜歡,女子愛俏,越劇舞臺上多的是才子佳人戲,比扮丑逗人笑的小花臉實在是吸引人的多。但是深入了解以后,我才對這個行當有了興趣。在越劇中小花臉就是個百搭,可以是《莫愁女》里調皮機靈、忠心事主的小書童徐康,也可以是《玉堂春》里詼諧善良的老解差崇公道,還可以是《紅樓夢》里風趣質樸的劉姥姥。一戲一世界,不同的戲不同的人物形象,小花臉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雖然越劇小花臉沒有京劇分的那么細,但是常演的就包括彩旦、短衫、長衫,偶爾也需要客串一下娃娃生。
比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她是一個典型的彩旦形象,詼諧逗趣,質樸真淳,在舞臺上演出的時候,不但要演出她所表現的鄉(xiāng)土氣和初進大觀園的大驚小怪,也要表現出她內在的大智若愚。在《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折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喝醉了酒照鏡子的一段,半醉半醒,老眼昏花,對著鏡子和自己吵架那種農村老太太的潑辣勁,結果發(fā)現罵錯了人之后的自解自嘲。如果說之前都覺得劉姥姥就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農村老太,那之后唱的“胭脂花粉滿臉涂,八仙里跑出我劉仙姑。他們是吃飽了人參沒事做,想把我當木頭人撥浪鼓撥來撥去取笑開心吃呀么吃豆腐”,這段就唱出了劉姥姥的心底透亮,精明過人。我在戲校一開始學的是短衫,劉姥姥這個角色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突破,在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需要演員去琢磨一個度,裝瘋賣傻多了,這個人物就過了,但是端著演,又會讓觀眾覺得不好笑、不好玩,最后學《貴妃醉酒》的舞劍時,不能學的太標準,那就不符合人物,但是又要有亮點,讓觀眾覺得你不是在亂舞。這些都要演員自己研究角色,思考人物的行為舉止,通過每一句念白每一句唱腔來塑造人物。
而和劉姥姥相比,《單下山》里的本無就是標準的短衫了,同樣是小和尚,他和《白娘子》里的小和尚在人物塑造上又截然不同?!栋啄镒印防锏男『蜕行牡厣屏?、單純簡單,身為法海的徒弟,知道白娘子是蛇精,但還是相信人妖之間會擁有真感情,明知放走許仙會被師父責怪,還是不顧自己送許仙下山。人物的心理上需要有變化,從開始害怕蛇精,相信師父的話,到后面被許仙感動,一點一點的變化需要演員靠眼神和身段表現出來。而本無雖然也是個小和尚,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年齡要大一點,他對外面的一切都具有好奇心,那么眼神就也要有相應的變化,不要那么稚氣,身段和動作也要有區(qū)別,不能千人一面。
在越劇里《情勾》算是小花臉的長衫代表作,長衫更接近于小生的表演方式,所以在表演上要有小生的風流倜儻,也要有小花臉的夸張靈活。一開始出場的時候,從念白到身段表現的瀟灑,害怕的時候從眼神到語氣,都需要演員有扎實的基本功,唱念做表渾然一體。
在現在的越劇舞臺上,因為觀眾的喜好,已經幾乎沒有小花臉做主角的戲了,但是戲曲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舞臺,就算是當配角,也要演出屬于自己的光彩。演員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只有深刻理解人物,基本功扎實,同時向其他的劇種學習,才會有更好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