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
古希臘名醫(yī)希波克拉底說:“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痹谖覈鹚劳龅氖蠹膊≈?,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它們最終發(fā)展為致命的中風、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用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錯誤的飲食習慣就是亟須被正視的“蟻穴”,及時修正個人錯誤的用餐習慣,才可能活得年輕、活得健康。
健康與疾病是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人體越健康,疾病就越“羸弱”。健康,從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開始。
饑和飽是人體正常情況下的生理反應(yīng),該餓的時候不餓,這屬于異?,F(xiàn)象。人吃了早飯以后,血糖會自然升高,血糖升高會帶來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是人體內(nèi)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飯后胰島素會把血糖降下去。在這個降糖的過程中,人就會產(chǎn)生饑餓感,而后需要通過吃午飯再完成這樣一個血糖升降的過程。
人若不吃早飯,血糖就不會升高,胰島素也就不會因此分泌出來;胰島素不分泌就不會產(chǎn)生降糖作用,人也就不會有饑餓的感覺。到了午飯時間,反而沒有食欲,胰島素和血糖正常的運作過程也就沒有發(fā)生。長時間不吃早飯,會造成代謝紊亂,導致肥胖,甚至膽囊疾病。
我們一定要記?。涸顼埐怀圆火I是誤區(qū),吃了還餓才正常。
每天早起15~20分鐘就可以在家安靜地享用一頓簡單又不失營養(yǎng)的早餐,不必餓著肚子去上班,或是在路上隨便解決,因為邊走邊吃隱患很多。
邊走邊吃,大量血液會供應(yīng)到骨骼肌,導致消化系統(tǒng)供血不足,造成消化和吸收障礙,使胃腸功能受損。尤其是在早上,體內(nèi)能量水平很低,更應(yīng)該有一個好的用餐環(huán)境和氣氛,不能邊走邊吃。
在馬路上邊走邊吃,身邊車來車往,人會吃進很多細菌、灰塵、汽車尾氣。
邊走邊吃,過多的空氣會隨食物進入消化道中,尤其在天氣變冷的時節(jié),更易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
走著吃飯,人的注意力往往是不集中的,一邊提防道路交通安全,一邊還會考慮要擠公交車了,食物有味道等這類問題。人在情緒糾結(jié)中狼吞虎咽地“消滅”食物,極易引起消化不良。
“不吃晚飯減肥”這一論調(diào),是一個大錯誤,身體是既瘦不了,也受不了。
一個人因為一個星期不吃晚飯而瘦了5公斤,這種情況往往是“假瘦”。
餓著肚子,以“滴米不進”的狀態(tài)去減肥,會造成身體早期脫水,就會有體重下降的假象,實際上減掉的不是脂肪而是水。就如同一些所謂的減肥保健品,違禁添加了利尿劑等成分,讓人在短期內(nèi)喪失大量的水分,造成瘦的假象,而脂肪是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燃燒的。
水分占人體60%的比重,只要身體少許脫水,體重就會下降,希望人們不要被假象迷惑。
不吃晚飯減肥會導致一種“壓榨性”的瘦,身體的反彈能力隨時都在醞釀,一旦進食,吸收更多,反彈也快。如果體重確實超出正常范圍,那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再搭配合理的飲食加上運動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建議可以少量節(jié)食,如減少30%的主食;配合積極的體育鍛煉,如每天1小時的運動;多吃青菜類食物,每天500~750克,少吃高熱量食物。堅持下去會有不錯的效果,并且反彈概率較小。
飲食不規(guī)律,會引起血糖代謝紊亂。曾經(jīng)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為不吃晚飯減肥,半夜被餓醒,這很可怕。其實餓醒還算幸運,因為可以及時補充能量;若一直不醒,連續(xù)低血糖反應(yīng)6個小時以上,后果嚴重甚至會造成腦細胞損害。
一些有高血糖、高血壓病的老年朋友,千萬不要用過猶不及的方法控制飲食,不吃晚飯引發(fā)的一系列后果是非常要命的。
(摘自《中國女性》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