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敏
最美于心
曾慧敏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用美的心靈看世界。
——題記
人世間最美好的事大抵如此: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遍山川萬里,云卷云舒,繁花似錦。
美的事物總和眼睛有關(guān)。從眼睛來形容人的美貌時,有“宛若星辰”“亦幻亦真”“似有光景流轉(zhuǎn)”等等。連“灼灼十里桃花”這樣美到心碎的場景,也是由眼睛所發(fā)現(xiàn)的。更有甚者,好的“含情脈脈”“秋波款款”也是通過眼睛這個媒介來傳達(dá)對心儀男子的愛意。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若是有一雙攝人心魄的眼睛,那么這個人的內(nèi)心也定和眼睛一般,神秘而美好。
除了眼睛,耳朵也是發(fā)現(xiàn)美的媒介之一。
比如:再好的金絲楠木古箏,光憑看,是看不出它美在何處的;唯有聽它“錚錚玉碎,潺潺溪水”,閉目凝神,你才會有超然脫俗的意境。
并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是伯樂。不過每個人的耳朵里都會有一種叫作“耳朵蟲”的東西。它是指隔膜附近的一種聽覺細(xì)胞,會根據(jù)你周圍的音樂,或輕柔或熱烈,來給你制造出一種與之相匹配的意境。這就是為何“聽純音樂會治愈心靈”“聽傷感的曲目會落淚”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用聆聽來感受世間的美好,那么我們對世間而言,就是伯樂。
失去聽覺的愛迪生仍然能制造出許多二十世紀(jì)之后的偉大發(fā)明;失去視覺的海倫·凱勒仍然能用心感受著這個世界,寫下著作《假如給我三的光明》。這些,只因他們的心始終為世間敞開。
人可以在二八年華蒼老,也可以在古稀歲月返童。心境不同,所創(chuàng)造的條件也不同。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至靈魂。
人的心靈應(yīng)如浩淼煙海,只要不斷接受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你無不永駐,風(fēng)華長存。
作者系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xué)生
指導(dǎo)老師: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