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士艾
尋找一個人
※ 謝士艾
陳信誠一直在尋找一個人,一個叫葉冬青的人。陳信誠不認識葉冬青,自然也不知道這個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陳信誠把“葉冬青”寫在一張撲克牌大小的硬紙片上,放在口袋里,不管走到哪里,見到成年人就一邊拿出紙片給對方看,一邊問:“請問,您認識葉冬青嗎?”態(tài)度誠懇,滿臉的笑容,有時還少不了給對方遞一支煙。
陳信誠原是本鎮(zhèn)一個村的農(nóng)民,十年前鎮(zhèn)里搞開發(fā),他在圩鎮(zhèn)的集市旁邊買了一塊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宅基地,建了一幢三層樓房,農(nóng)忙時回村里耕田種地,農(nóng)閑時騎輛三輪車到各村各戶去收廢品,樓房的一層成了堆放廢品的倉庫。
四十多歲的陳信誠除了種地,沒有其它什么技能,文化也只是初中畢業(yè),但他有的是力氣。他認為,收廢品是結合自身實際的最好選擇。
陳信誠在家門口掛一塊木牌,上面寫了“收廢品”三個大字。妻子在家里收,他騎三輪車去各個村的家家戶戶收。收的廢品基本上是妻子整理,破銅爛鐵舊書舊報,礦泉水瓶空酒瓶易拉罐等等,分門別類堆放,半個月左右縣里的廢品公司有車來拉一次,款項當場結清。
陳信誠在圩鎮(zhèn)沒有親戚朋友,也沒有什么關系。一開始,生意不算好,但陳信誠老實本份,價錢公道,從不短斤少兩,對老人小孩撿來的廢品還特別優(yōu)惠,甚至不賺一分錢。漸漸地,收的廢品多了,圩鎮(zhèn)周圍的居民有廢品都樂意送到他那里去,陳信誠在村里每回也能收到滿滿一三輪車。此外,一些同陳信誠打交道多了、雙方都熟習的人急需用錢,還經(jīng)常問陳信誠借,幾十塊,上百塊,雖然還回來的是廢品,陳信誠從不說不,有的要幾次才能還清,陳信誠也不生氣,不催別人,遇到下次,同樣再借。
今年春,陳信誠妻子整理廢品時,發(fā)現(xiàn)在一本寫有葉冬青名字的舊書里夾著五張像錢一樣的東西,陳信誠看后,知道這是面額為一百元的國庫券,本金五百,加上利息,可兌換上千塊錢。陳信誠心想,這本舊書我收來不過幾分錢,人家可虧大了,自己不能要這樣的橫財、這樣的不義之財,一定要找到書的主人,把東西還回人家。于是,他吩咐妻子多打聽葉冬青,自己也盡力地尋找,于是就出現(xiàn)了開頭的情形。然而,幾個月過去,仍然是泥牛入海無消息。
暑假的時候,上大學的兒子回來了。陳信誠說了這事后,兒子很支持很積極,并保證他能找到葉冬青。第二天,兒子去了一趟鎮(zhèn)里的派出所,結果出來了:葉冬青是一位退休多年的教師,家在十多公里遠的新田村嶺背村民小組。當天下午,陳信誠帶著那本書和國庫券就興沖沖去了。翻山越嶺,一路風塵,找到葉冬青的家時,卻是鐵將軍把門。陳信誠向附近的村民一打聽,原來葉冬青已在去年冬去世,他兒子葉林春在縣城租了房子,平時打點工,舉家在那里生活。陳信誠很沮喪,幾經(jīng)周折,他要到了葉林春的電話號碼,回到家天已黑了。吃過晚飯,陳信誠拿出手機,掛通了葉林春的電話。陳信誠認真仔細地問了一些情況,當證實葉冬青是他父親,舊書是他親自賣給自己妻子后,陳信誠仍然沒有說出了實情,只是請葉林春抽空盡快來一下,說有一本很重要的書要還回他。葉林春聽后,停了幾秒鐘,回答說:“我想了一下,賣給你的大多數(shù)是我父親留下來的舊書、爛書,沒有什么重要的,就不要了?!标愋耪\又說:“你不要了?真的很重要!”葉林春這下心里沒底,最后說:“哪說這樣吧,我現(xiàn)在很忙,先放在你那里,有時間我就來拿?!?/p>
第二天,廢品公司的車子正好來了拉廢品,陳信誠搭便車去了縣城,除了辦一些自己的事,另外就是要把國庫券還回葉林春。問了五個人,找了三條街。當陳信誠在樓下把國庫券交到葉林春手中時,葉林春頓時呆住了,半天哽咽著才說出一句話:“大哥,你真是好人,謝謝,太謝謝了。”接著一邊硬拽著了陳信誠進了家門,一邊說:“我兒子剛考上了大學,我們正在為學費發(fā)愁,你這是雪中送炭啊。中午無論如何也要在家里吃餐便飯?!钡酱耍愋耪\終于了卻了一樁心事,臉上禁不住露出了一絲憨厚而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