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 帆
超重的《讀者·原創(chuàng)版》
文 | 李 帆
離開《讀者·原創(chuàng)版》編輯部已經(jīng)三年多了。三年時間可以干很多事情,于是,我有了兩個女兒。而這本雜志,也一直沒有停止過革新—改版、辦講座、組織讀者互動……當(dāng)下互聯(lián)網(wǎng)豪強并舉,紙媒不易,想要活得好,必須動起來。旁觀者清,在轉(zhuǎn)型為讀者后,我看得更為清晰。在日新月異的變革中,唯一不變的,似乎就是各位同人的體重了。
體重問題源于吃得太好。離開編輯部后,我迅速消瘦,這讓家中長輩甚為擔(dān)憂,卻讓我自豪不已。就我分析,最大的原因,就是我脫離了一個饕餮云集的環(huán)境。也許大家會注意到,我的同事們(雖然已離開,但我堅持這一稱呼)已經(jīng)無數(shù)次提及單位食堂的牛肉面,并歡迎新老讀者在參觀編輯部時,順便去食堂嘗鮮。這碗面好像一直就是1塊錢1碗,性價比特別霸道。“你來吃吧,我真的請得起。”這就是同事們的心理寫照。
“讀者·原創(chuàng)版”是個平臺。所謂平臺,就一定是個交流的地方,而交流不限于文化。每逢年節(jié),或者不年不節(jié),心血來潮,讀者、作者都會寄來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每年早春時,有位四川的作者會寄來明前茶。北方的綠色來得晚一些,看著春天的顏色一點一點在茶杯里萌發(fā),聞著春天的味道在桌前彌漫,實在是件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有一年,來自內(nèi)蒙古的作者照日格圖嘗過食堂的牛肉面和其他的蘭州美食,回內(nèi)蒙古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寄來了牛肉干和奶條。整整一個下午,同事們一邊嚼著牛肉干,一邊開選題會。選題的難度和牛肉干的硬度,需要大家用牙齒和大腦一起努力克服。是的,只要能騰出來一只手,就會用來吃東西,這便是編輯部的勞逸結(jié)合。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何況牛肉干這等上品,于是,一包包蘭州特產(chǎn),也隨著雜志流傳到祖國各地,輸出文化的同時,編輯部也在輸出熱量。
每個月雜志下廠印刷之前的幾天,通常也是編輯們壓力最大的幾天,大伙兒的食量也在此時“登峰造極”。為了照顧每一個人的飲食偏好,我們會叫不同的外賣,麻辣燙與肯德基齊飛,可樂與冰紅茶同桌,編輯部化身為深夜食堂,安慰著趕稿的編輯。這樣的夜,莊嚴而美麗。如果結(jié)束得早,大家還可以一起去消夜。當(dāng)初,在加班吃什么以及誰出去跑腿這樣的重大問題上,我簡直能主持大局?,F(xiàn)在,遠隔數(shù)千公里,這樣的盛況與我再不相關(guān),我只能為大家的體重攪攪局,比如,代購些零食寄給他們吃。
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見讀者時,原創(chuàng)版的編輯們都害羞而矜持,除了保持神秘感這點兒樸素的想法外,就是“藏拙”—不愿讓圓滾滾的身材現(xiàn)身于大庭廣眾之下。但是,近來我也發(fā)現(xiàn),我的可愛的同事們勇敢地出現(xiàn)在各類活動現(xiàn)場,他們圓滾滾的身子四處奔忙,與讀者進行花式互動。為了把一本雜志辦好,讓一個交流的平臺長久地存在下去,大家可以放下對于體重的執(zhí)念,我想,這也是職業(yè)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
帆同學(xué):
自你離開后,再也沒有在春節(jié)后叫囂“十五之前都是年”“正月里面都是年”,并帶著大家每天中午四處掃蕩美食的人了,我們應(yīng)該也都瘦了些吧。
何況,新來的“90后”和“泛90后”的小朋友們都窈窕而熱愛運動,編輯部甚至出現(xiàn)了能以一己之力,將整個部門平均腿圍降低2厘米、平均身高提升2厘米的長腿美女。
外賣APP越來越多,再也不會發(fā)生為了吃麻辣燙,把你在深冬的黃昏打發(fā)出去,隨身帶著一張寫著“土豆8片,海帶2片……”的A4紙的事情了。
所以,有時間就?;貋砜纯窗?,我們請你吃手抓羊肉、黃燜羊肉、羊羔肉、鐵鍋羊肉、烤全羊、羊肉泡饃、涮羊肉、炒牛犢肉、五香牛肉、牛肉泡饃、牛奶雞蛋醪糟、灰豆子、甜醅子……當(dāng)然,還有曾經(jīng)把你從夢里饞醒的牛肉面。
不說了,我吃飯去了!
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