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陸鈺馨
魯迅:動物寫意(三章)
浙江 陸鈺馨
魯迅的筆名:旅隼,敖隼;魯迅的綽號:貓頭鷹。
所謂叛逆,意味著對那些粉飾太平的習(xí)俗不以為然。
世道不好時,從逆向思維中判斷方向。選擇不吉祥的貓頭鷹,并把它繪成自畫像。
邪惡在黑夜里盛行,偽善在光天化日之下道貌岸然。你像貓頭鷹,“睜著眼睛看黑夜”,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一支筆,找回那些在夜色里遺落的真相。
“慣于長夜過春時”。你是黑夜的精靈,是光明在黑暗里的埋伏。
黑與白,冷與熱,是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xué)。陽光的溫暖,需要在黑暗的荒涼與冷寂里表達(dá)。夜色沉重時,你像貓頭鷹那樣“凝然冷坐,不言不笑”,冷峻得像《鑄劍》里那把烈火淬成的“冰也似的劍”。
封建文化,是這把劍刺破的一部分,而黎明,在貓頭鷹“梟聲”的催促下加速啟程。
愛人贈我玟瑰花,回她什么:赤練蛇。(魯迅《我的失戀》)
童年時看到的那條赤練蛇,游進(jìn)百草園,游進(jìn)你精神世界的后花園。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這條蛇,以彷徨的方式,上下探索人生的道路——
魯鎮(zhèn)“祝福”的空氣不屬于祥林嫂,“幸福家庭”并不幸福,而“高老夫子”即便改名“高爾礎(chǔ)”,也成不了“高爾基”……一個圓,又一個圓,起點就是終點。
墨守成規(guī),離牢籠的距離很近,離希望很遠(yuǎn)。
怎樣深刻的解剖,讓你在毒蛇般“自嚙其身”中看清自己最后堅守的陣地?
怎樣生動的風(fēng)景,讓你行進(jìn)的腳步變得蛇纏般的不離不棄?
當(dāng)你的愛有了著落,當(dāng)你前方的道路指向新文化方向的時候,《彷徨》封面上
那一枚幽幽的太陽,就變得光芒萬丈。
我快步走著……像一只受傷的狼,當(dāng)深夜在曠野里的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與悲哀。(魯迅《在酒樓上》)
誰受了傷,鉆進(jìn)草莽,默默地舐掉身上的血跡?誰把血的滋味,當(dāng)成“無味國土里人生的鹽”?
咽下呻吟,在內(nèi)心滋生仇恨、斗志與勇氣。
誰在黑暗的曠野里吶喊?誰用窮人的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誰又用一本狂人日記,說破一個人吃人社會的秘密?
滿目“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一鐵屋子的昏迷的人,他們需要聽到野性的呼喚。
你責(zé)無旁貸,就像那個希臘神話里的萊謨斯,吃野獸的奶汁長大,又回到狼的懷抱。
狼的嚎叫里,舊世界在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