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郭晶晶,林花蘭,許寶珠*
(福建省泉州市解放軍第180醫(yī)院腎臟風濕內(nèi)科,福建 泉州 362000)
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治療留置針處濕疹的效果
王淑萍,郭晶晶,林花蘭,許寶珠*
(福建省泉州市解放軍第180醫(yī)院腎臟風濕內(nèi)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探討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治療留置針處濕疹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尿毒癥患者住院期間留置針局部濕疹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分別用慶大霉素16萬U地塞米松10 mg加入蒙脫石散,慶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濕敷進行治療,觀察和比較兩種方法的療效。結果 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高于對照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在皮膚瘙癢、水泡、皮疹、脫屑、脫皮及暗斑不良反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慶大霉素對留置針處濕疹效果佳,其臨床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值得臨床選擇。
蒙脫石散;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留置針處;濕疹
在發(fā)展“無鋼針”的臨床護理現(xiàn)狀中,留置針在在內(nèi)外科輸液治療過程應用較為廣泛,由于個人體質(zhì)、透明貼膜、氣溫高等影響[1-3],留置針處出現(xiàn)濕疹,可伴有局部瘙癢、水泡等,影響其生存質(zhì)量。加之頻繁更換敷貼,經(jīng)濟負擔大,且增加臨床護理工作量,是目前護理工作較為棘手的內(nèi)容之一。本研究觀察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慶大霉素對留置針處濕疹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尿毒癥患者住院期間留置針局部濕疹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19~91歲,平均(59.5±5.6)歲;70歲以上高齡患者40例。納入標準:患者意識清楚,有溝通能力,能理解調(diào)查的內(nèi)容,并能自愿配合參加本實驗。排除標準:患者有意識障礙,精神疾患;有皮膚病、外傷,局部皮炎、皮膚不完整的除外。
試驗組先用0.9%氯化鈉溶液棉球清洗留置針處濕疹面,范圍大于濕疹范圍3 cm,清洗3次;慶大霉素16萬U,地塞米松5 mg加入蒙脫石散里制成合劑,自制攪拌勻后在留置針周圍濕疹處進行均勻外涂,涂抹范圍同上,風干后采用高溫滅菌紗布覆蓋,膠帶固定,3次/d,注意觀察濕疹的范圍有無縮小,如癢痛難忍可增加外敷次數(shù)。對照組采用生理鹽水清潔濕疹面,慶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濕敷進行治療,如癢痛難忍可增加外涂次數(shù)。兩組患者治療和觀察7天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治療期間機制搔抓濕疹處,避免汗水或其他藥物刺激。
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療效標準[4]:①痊愈:濕疹完全消退,無瘙癢,無復發(fā);②顯效:瘙癢明顯減輕,濕疹消退60%以上;③有效:瘙癢稍減輕,濕疹消退20%~59%;④無效:治療后濕疹消退小于19%或加重;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高于對照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試驗組患者在皮膚瘙癢、水泡、皮疹、脫屑、脫皮及暗斑不良反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皮膚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留置針是協(xié)助患者靜脈輸液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是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如尿毒癥患者等,其可避免反復鋼針穿刺帶來的痛苦,同時還可降低患者治療費用,減少臨床護理工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留置針處常出現(xiàn)濕疹,患者常表現(xiàn)為局部瘙癢難忍,水泡、斑丘疹等[5-6],部分患者由于無法忍受而終止留置針輸液治療,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以往常采用地塞米松聯(lián)合慶大霉素處理留置針處濕疹,前者可抗炎、抗過敏,后
本研究在地塞米松聯(lián)合慶大霉素的基礎上加用蒙脫石散處理留置針處濕疹。其結果顯示: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高于對照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在皮膚瘙癢、水泡、皮疹、脫屑、脫皮及暗斑不良反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慶大霉素對留置針處濕疹效果佳,其臨床有效率高,副作用少。蒙脫石散具有加強的電荷非均勻性分布[7],對濕疹處的細菌具有很強的固定、吸附作用,同時其還可減少濕疹潰破后的反復滲出,能與潰破處分子蛋白相粘合,促進上皮細胞的增殖。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治療留置針處濕疹的療效顯著無不良反應,其可加快修復濕疹潰爛面,縮短病程,小消除局部黏膜的水腫。
綜上所述,蒙脫石散聯(lián)合地塞米松、慶大霉素對留置針處濕疹效果佳,其臨床有效率高,副作用少,但本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少,尚需進一步大樣本、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進而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療依據(jù)。
[1]龍定梅,程 紅.糠酸莫米松聯(lián)合地塞米松與慶大霉素治療PICC局部濕疹[J].護理學雜志,2013,28(07):15-16.
[2]王海麗,李文秀,司志華.兩種治療PICC置管處濕疹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25):2772-2773.
[3]王文波.胃鏡電凝止血聯(lián)合鏡下蒙脫石散創(chuàng)面給藥治療胃潰瘍出血的療效分析[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02):89-91+95.
[4]張曉玲,汪 丹,周 晶,等.兩種不同方法處理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皮膚過敏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5869-5871.
[5]茹曉坤.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處濕疹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01):10-12.
[6]陳連帶,崔 虹,陳淑芬.兩種方法治療PICC所致局部濕疹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4,13(10):12-14.
[7]李 映,鐘 惠,范會珍.蒙脫石散聯(lián)合局部氧療法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01):77-78.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3.47.02
許寶珠者可抑制細菌生長,減少液體外傷,抗感染作用強,據(jù)臨床觀察兩者聯(lián)合作用對留置針處濕疹效果常不佳,增加護理難度。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