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林斤瀾文章里的汪曾祺

        2017-11-13 19:52:28陳武
        連云港文學(xué)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林斤瀾風情汪曾祺

        陳武

        林斤瀾文章里的汪曾祺

        陳武

        林斤瀾寫了多年小說,后來也寫散文隨筆,總量不比小說少。

        林斤瀾的散文隨筆,特別是與創(chuàng)作有關(guān)的隨筆,談魯迅的最多,“開口必談魯迅”成為一段時間的“常態(tài)”。談魯迅,又以談魯迅的小說居多。談魯迅的小說,又以談《孔乙己》為最。

        除了談魯迅,就是談汪曾祺了。

        林斤瀾和汪曾祺的故事能說很多,一起喝酒,一起出游,一起參加筆會、研討會、對話會。二人也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也抬過杠,在近半個世紀的交往中,汪曾祺寫過林斤瀾,比如《林斤瀾的矮凳橋》,而林斤瀾寫汪曾祺的則更多,粗略統(tǒng)計一下,談汪曾祺的文章有:《真與假》《散文閑話》《呼喚新藝術(shù)——北京短篇小說討論會上的發(fā)言》《風情可惡》《“若即若離”“我行我素”——〈汪曾祺全集〉出版前言》《短和完整》《點評〈陳小手〉》《拳拳》《嫩綠淡黃》《舊人新時期》《注一個“淡”字——讀汪曾祺〈七十書懷〉》《紀終年》《〈紀終年〉補》《安息》《汪曾祺:一棵樹的森林》等,這些篇目中,只有個別篇目是附帶寫的汪曾祺,其余都是專門寫汪曾祺的,寫人、談文、記事的都有,有的文章寫于汪曾祺生前,有的寫于汪曾祺去世以后。另外還有幾次和汪曾祺等人對談的“對話錄”,如《關(guān)于現(xiàn)階段的文學(xué)——答〈當代文藝思潮〉編輯部問》《社會性·小說技巧》《漫話作家的責任感》等篇。至于在多篇文章或講課中列舉汪曾祺的相關(guān)言論和對汪曾祺作品的點評,就更是不計其數(shù)了。

        那么,林斤瀾都是怎么說的呢?

        1986年的某個時候(《林斤瀾全集》所收的文章都沒有寫作日期和發(fā)表日期),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xué)院里,林斤瀾有一個講話(授課),說到“小說散文化”的時候,林斤瀾說:“好的散文化小說家,主要是靠感情。這種感情表現(xiàn)也不是一般化的。散文化小說寫得好的有許多人,其中在老作家中汪曾祺可以算為一名,他的小說確實是散文化、具有散文美。他自己是主張散文化的,汪曾祺的作品是擁有廣大讀者的,有些讀者甚至是到了崇拜的地步,迷上了汪曾祺的作品。”然后,又講汪曾祺的《受戒》,認為《受戒》中寫“佃戶的生活是很好的,廟里和尚們的生活也是很好的,小說中表現(xiàn)的生活是很溫暖的,所寫的戀愛故事也是很美的,一點也沒有摻上陰暗的色彩,寫得很寧靜。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像一面明凈的玻璃窗?!标P(guān)于汪曾祺小說“散文化”的論述,林斤瀾洋洋灑灑講了幾分鐘。從后來以這個講話為基礎(chǔ)整理的文章看,談汪曾祺的那一段,有千余字。

        關(guān)于這篇《受戒》,林斤瀾除了在講課時經(jīng)常作為例文講解,還津津樂道地多次在文章中提及,在《真與假》里,他說:《受戒》很散文化,“這里一段,那里一段,并不按照一條線索把它組織起來,是散的,它寫的是解放前和尚在廟里的事,既沒有反映宗教問題,也沒有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與被壓迫的關(guān)系,但作品中的那些片斷和細節(jié)后面,隱蔽著這樣一個東西,就是生活的歡樂,健康的、正常的、青春的歡樂。”在《拳拳》一文里,又分了若干個小標題,在《多能鑰匙》一節(jié)中,林斤瀾又從美學(xué)意義上,對《異秉》《受戒》《大淖記事》等名篇進行了分析,他說:“汪多次表白‘追求和諧’,‘不求深刻’。小說若分‘求美’、‘求真’兩條路,他的名篇都因由‘美學(xué)情感’的啟動。”又說:“當今官場看中長篇,商場看好長篇,文場百兒八十萬不稀罕。沈汪師徒都做短篇勝業(yè),七八十年前,沈就說短篇于官場商場都沒有出路。只有極少數(shù)人為藝術(shù),才寫短篇,結(jié)論竟是短篇必有前途。前幾年汪一再說:‘短,是現(xiàn)代小說的特征之一?!蹋庞酗L格。現(xiàn)代小說的風格,幾乎就適于:短?!?,是出于對讀者的尊重?!?,也是為了自己?!边@里所說的沈,就是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林斤瀾對汪曾祺關(guān)于短篇小說的議論列舉了這么多,是同意汪曾祺的觀點的,即,小說要寫短。其實,觀察林斤瀾一生的創(chuàng)作生涯,他都是短篇小說的實踐者,也是以短篇揚名立萬的。他的小說,在描寫上,敘事上,都十分的細致、細膩、精道,點點滴滴累積于心,有福樓拜的風采,而他的小說語言也很考究,經(jīng)嚼,別有特色。

        在《舊人新時期》里,說到汪曾祺發(fā)表在《收獲》上的《〈橋邊小說〉后記》里“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行一次沖決……”林斤瀾很有感慨地認為“沖決”二字很“戳眼”。“論他的為人,似是‘沖淡’;論他的年紀,又不宜‘沖刺’?!疀_決’和‘沖刺’當然不同,但六十大幾,‘沖決’就差不多是‘沖刺’了?!崩吓笥训降资腔ハ嗔私獾摹τ谕粼魉f的‘沖決’,他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呢?八十年代他在老家待了一陣子,回到北京寫了一批小說,也帶有“突擊”、“沖決”的意味,而且還有變革。汪曾祺在《林斤瀾的矮凳橋》里,對林斤瀾從溫州回來后的小說變革(矮凳橋系列)表示肯定,“這回,我覺得斤瀾找到了老家。林斤瀾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敘述方式,于是有了真正的林斤瀾的小說。每一個作家都應(yīng)當找到自己的老家,有自己的矮凳橋?!?/p>

        汪曾祺去世以后,林斤瀾在北京短篇小說討論會上有個發(fā)言,后來別人整理成文章的題目是《呼喚新藝術(shù)》,發(fā)言中,林斤瀾說“專攻”短篇小說的作家有不少,他“首先想到汪曾祺”。又透露說:“這個短篇討論會,我和曾祺說過,鼓勵他到會。他說有什么好說的呢?我說你最近在別的場合說過兩句話,都是一提而過,沒有展開。一句是你用減法寫小說。再一句是沒有點荒誕沒有小說?!碑吘故抢吓笥?,知根知底,林斤瀾是想讓汪曾祺的“小說觀”有更廣泛的普及的。但,林斤瀾傷感地感嘆道:“天有不測風云,言猶在耳,他可是來不了啦。兩句話三句話的也聽不見啦。”接下來,林斤瀾又展開來談汪曾祺的“小說觀”:“曾祺青年‘出道’時節(jié),就吸收‘意識流’,直到晚年寫作‘聊齋新義’,把現(xiàn)代意識融進古典傳奇。他說沒有荒誕沒有小說,由來已久。”也是在這個發(fā)言中,林斤瀾透露另一個信息,就是北大教授錢理群曾在一次會議上,帶來一篇汪曾祺的隨筆《短篇小說的本質(zhì)》,錢理群當時很興奮,因為汪曾祺本人已經(jīng)忘了有這篇文章,從未收入過集子,屬于一篇“軼文”。錢先生在會上一念了幾段,汪曾祺關(guān)于“用減法寫小說”和“沒有荒誕沒有小說”的兩句話的意思,這篇文章里全有了。這篇文章發(fā)表在四十年代的《益世報》上。從林斤瀾、錢理群的言談中,可以發(fā)現(xiàn),汪曾祺從年輕到老年,他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文學(xué)觀念是一以貫之的,難怪林斤瀾要反復(fù)講了。

        順便在這里說一句,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文學(xué)界認為汪曾祺的處女作是1941年3月2日發(fā)表在《大公報》上的短篇小說《復(fù)仇》,2001年出版的《老頭兒汪曾祺——我們眼中的父親》(作者汪朗、汪明、汪朝),也“確認”《復(fù)仇》是汪曾祺的第一篇小說。書中寫道:“爸爸1941年3月2日在《大公報》上發(fā)表的小說《復(fù)仇》,就是沈從文先生介紹出去的。這是現(xiàn)在可以查到的他所發(fā)表的最早作品”。后來經(jīng)學(xué)者李光榮考證,汪曾祺發(fā)表的第一篇作品,也是第一篇小說,是《釣》?!夺灐钒l(fā)表于1940年6月22日昆明的《中央日報》上。2016年4月出版的《汪曾祺小說全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收錄汪曾祺新發(fā)現(xiàn)的小說27篇,有24篇小說發(fā)表于20世紀40年代的報刊,《釣》作為汪曾祺的處女作,也被第一次收入?!夺灐肪褪且黄F(xiàn)代派小說。

        正是因為汪曾祺出道是在“四十年代”而林斤瀾是在“五十年代”開始發(fā)表作品,所以林斤瀾在作家的“年代”上,幾次說汪曾祺雖然只比他大三歲,算是早一個“代”了。對這個早一代的汪曾祺,林斤瀾說他也有“癖”,比如汪曾祺很“反感”林斤瀾對“風情”一詞的運用。這可能是汪曾祺不多的“固執(zhí)”而可愛的地方吧。

        此話還要從“矮凳橋”系列小說說起。以“矮凳橋”命名的系列小說,是林斤瀾一生中重要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共有二十多篇,結(jié)集有《矮凳橋風情》。在這部集子的出版前后,汪曾祺對“風情”一詞,有自己“固執(zhí)”的看法。在《風情可惡》一文中,林斤瀾說:“不少人稱汪是‘士大夫文化’‘一脈相承’,‘錘字練句的能手’,‘深得XXX要領(lǐng)’,等等。贊語不偏,不過須知不偏的后面,也有癖在?!边@里所說的“癖”,就是針對“板凳橋”書名里的“風情”二字的。林斤瀾接著說:“比方說‘風情’兩字,汪豈不知在古代,是風采與情趣的意思,或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的混合,或?qū)V改信鄲偟那閻?,今人也可作風俗人情的簡寫。汪其實最善寫‘風情’,小說散文無不‘風情盎然’。說他不喜歡這兩個字,人有愛信。說是厭惡,又怎么叫人信得下來呢!”這段話,聽起來,是林斤瀾幫汪曾祺在“辯解”,似乎汪曾祺本意不是這個意思。

        汪曾祺本來只知道林斤瀾寫了“矮凳橋”系列小說,后來聽說有了“風情”,立刻大叫“不好”。如果去掉“風情”二字,只叫《矮凳橋》,可能更能讓讀者發(fā)揮更開闊的想象吧。但加上“風情”,為什么不好,也不見汪曾祺的高論。后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汪曾祺在《林斤瀾的矮凳橋》的評論中,壓根就沒提“風情”二字。不過評論中,對“矮凳橋”系列小說的把脈還是很準確的,認為“林斤瀾對他想出來的矮凳橋是很熟悉的。過去、現(xiàn)在都很熟悉。他沒有寫一部矮凳橋的編年史。他把矮凳橋零切了。這樣的寫法有它的方便處。他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審視。橫寫、豎寫都行。他對矮凳橋的男女老少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則去。需要有人寫幾個字,隨時拉出了袁相舟;需要來一碗魚丸面,就把溪鰻提了出來。而且這個矮凳橋是活的。矮凳橋還會存在下去,笑翼、笑耳、笑杉都會有他們的未來。官不知會‘娶’進一個什么樣的后生。這樣,林斤瀾的矮凳橋可以源源不竭地寫下去。這是個巧法子?!?/p>

        《北京文學(xué)》創(chuàng)刊五十周年的時候,專門采訪林斤瀾,請林斤瀾談?wù)劗斈辍妒芙洹穾淼霓Z動效應(yīng)。林斤瀾說當時人們發(fā)現(xiàn)這篇小說時,驚呼“這是什么小說?”“這是什么人?”在回答汪曾祺的語言魅力時,林斤瀾說:“寫小說就是寫語言。”這是林斤瀾的真話。他自己的小說語言,都是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的,都很精簡。他講汪曾祺的語言,實際上也是自己寫作語言的體會,林斤瀾在最初接觸文藝時,就認為“語言是一切思想一切事實的外衣”。說“汪曾祺的言出如‘擲地’,讀者聽來‘作金石聲’”。“汪曾祺說‘寫’語言,‘寫’,包括外衣與內(nèi)容。是把語言玩到‘頂格’去了?!薄鞍耸甏锼€說‘調(diào)理’‘文學(xué)語言’。這里用‘調(diào)理’,不用通常愛用的‘創(chuàng)新’、‘樹立’、‘改造’。”“還說到‘在方言的基礎(chǔ)上’,好比‘揉面’,把‘方言’揉進去,豐富營養(yǎng)。”林斤瀾說的都是直點要害。汪曾祺在評論林斤瀾的小說集《矮凳橋》時,說“斤瀾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他一直能說很地道的溫州話”,“他把溫州話融入文學(xué)語言,我以為是成功的”。這就是“揉面”。《拳拳》里有《放言方言》一節(jié),林斤瀾在調(diào)理文學(xué)語言時,也有一番議論:“我以前比過揉面,要揉勻、揉透,要加水,要摻干粉。文學(xué)語言要不斷揉進新鮮養(yǎng)分,不斷地豐富。這是自己的面貌,也是民族的體態(tài),也是文學(xué)的骨骼。這些養(yǎng)分大部分來自方言,或經(jīng)過方言而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方言是一方水土言的美,一方物質(zhì)生產(chǎn)精神生產(chǎn)總和的味?!睆牧纸餅懞屯粼鲗φZ言的闡釋上,他倆是趣味相投的。林斤瀾自己在《論短篇小》里,也有專門關(guān)于語言的一段:“小說究竟是語言的藝術(shù),小說家在語言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終生不能偷懶的基本功。先前聽說彈鋼琴的,一日不練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同行知道。三日不練,大家都知道了?!?/p>

        林斤瀾用心用力的一篇文章是《汪曾祺全集》(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的出版前言。關(guān)于這部“全集”,現(xiàn)在看來是不“全”的。但林斤瀾這篇名為《“若即若離”“我行我素”》的“前言”,卻非常出彩,也別有特色,其形式是節(jié)錄汪曾祺文章中的一個個片斷,然后再對這個“片斷”加上一段“注釋”式的文字。比如汪曾祺在新時期的重新“出山”,就和林斤瀾有關(guān),文中,林斤瀾先是引用了汪曾祺在1982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說·自序》中的關(guān)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后,寫道:“‘文革’噩夢過去兩年后,北京文聯(lián)在文化局飯廳一角,拉上布幕,放兩張寫字臺,整理殘部、收容散兵游勇……不久,北京出版社計劃一套‘北京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叢書’,老人新人,舊作近作,挨個兒出一本選集,這是擺擺陣容的壯舉。有說,不要忘了汪曾祺。編輯部里或不大知道或有疑慮,小組里問人在哪里,也素不認識。我說我來聯(lián)系吧。其實就在本地本城,也就在文藝界內(nèi)(京劇團)。連忙找到這位一說,不想竟不感興趣,不生歡喜。只好曉以大義,才默默計算計算,答稱不夠選一本的。再告訴這套叢書將陸續(xù)出書,可以排列后頭,一邊緊點再寫幾篇。也還是沉吟著;寫什么呀,有什么好寫的呀……這個反應(yīng),當時未見第二人?!绷纸餅戇@段“注釋”,透露出三層意思,一是當時的北京市文壇,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位汪曾祺;二是汪曾祺的重新出山,是林斤瀾“苦口婆心”才促成的;三是汪曾祺當時對重新“出山”并無多大興趣,對寫什么也沒有興趣。這才有后來的《異秉》《受戒》《大淖記事》等名篇的問世。汪曾祺在1987年出版的自選集自序中,寫道:“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對這句話,林斤瀾大發(fā)一通感慨,對當時文壇的不和諧,含蓄地進行了論述,最后的定論是:“和諧。這是一個作家的追求?!倍嗄暌院?,“和諧社會”成為我們周圍的關(guān)鍵詞。

        《短和完整》和《點評〈陳小手〉》兩篇是專門談《陳小手》的?!蛾愋∈帧肥峭粼鞯拿?,談?wù)撜吆芏?,也被多次選進各種集子里,在小小說界,似乎更被叫響。這《陳小手》的兩篇點評,林斤瀾的觀點是“短篇杰作”。關(guān)于《陳小手》的評論,我也多次聽(讀)過別人的評論,王干有一次說《陳小手》這篇小說,最值得玩味的地方是最后一句:“團長覺得怪委屈?!毖诰砑毾耄_實。小說的高潮是團長一槍打死了救了他老婆和兒子的陳小手,而怪委屈的可不是他自己?

        林斤瀾還有一篇長文,是讀汪曾祺的《七十書懷》有感而發(fā)的,題目叫《注一個“淡”字》,這也是一篇“注釋”式的文章。汪曾祺在七十歲生日時,做自壽詩《七十書懷出律不改》,詩中有一句“書畫蕭蕭余宿墨,文章淡淡藝兒時”。正是“文章淡淡”,打開了林斤瀾的話匣子:汪曾祺成名以后,各種評論都有,最貼切的,莫過于幾個評論家的發(fā)言,大體統(tǒng)一了一種說法,即汪曾祺繼續(xù)了源遠流長的“士大夫”文化?!肮狻看蠓颉@三個字,就表明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東西。有人慨嘆只怕這樣的作家,以后不大可能產(chǎn)生了。因為那是需要從小開始的‘棋琴書畫’的熏陶,今后不大會有這樣的境遇?!苯又纸餅懟仡櫫送粼鞯摹俺砷L”史,從小時候聽祖父念詩、看父親畫畫寫字,到從流亡學(xué)生到西南聯(lián)大和沈從文的交往,再到當年的上?!叭齽汀?,一直到隨夫人來北京、編雜志、當右派、下放農(nóng)科所、樣板戲?qū)懯?、新時期復(fù)出,“就憑這個簡歷,能說‘平平常?!瘑??”接下來,林斤瀾才“論證”出:“淡”是“化”的過程;“淡”里面是“濃”的。林斤瀾還拿鄭板橋畫竹做比喻:“一是自然之竹,二是胸中之竹,三是筆下之竹。都是竹,又順序而來,卻三者不一樣?!?/p>

        最近,“汪曾祺熱”持續(xù)不斷,我也湊個熱鬧,總結(jié)評論家王干、孫郁等人對汪曾祺的各種評論,總結(jié)下來是“幾個打通”,一是不同地域文學(xué)特征的融會貫通。汪曾祺小說作品的背景大致是高郵、昆明(西南聯(lián)大)、張家口(農(nóng)科所)、北京(京劇院)這幾個地方,故鄉(xiāng)高郵的風土人情、西南聯(lián)大的求學(xué)和昆明的生活經(jīng)歷、張家口的壩上風光和京劇院的沉浮浸淫,構(gòu)成了他小說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雖然有地域之差,在他筆下卻能做到完美統(tǒng)一。評論家孫郁認為,汪曾祺“精于文字之趣,熟于雜學(xué)之道”,是個“雜家”。二是打通了現(xiàn)代文學(xué)和當代文學(xué)的界限。汪曾祺雖然寫白話文,但文中散落了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話本小說的精髓,甚至還有《清明上河圖》和“揚州八怪”書畫里的韻味。三是打通了中西方文學(xué)的界限。汪曾祺的早期小說是現(xiàn)代派的,寫得非常時尚,非常意識流,后來的作品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對人性的悲憫上。四是打通了民間文化和文人文化。汪曾祺初到北京時編《說說唱唱》和《民間文學(xué)》,接觸了大量的民間文化,還整理過民間文學(xué)故事,后來到京劇團,加上是美食家,不但會吃,還會做。而他小時候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對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文化十分了解,他的許多作品明顯透出民間化和文人化和諧共融的風姿。五是的打通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汪曾祺的小說多用散文化的筆法,不刻意編排小說外在的情節(jié),注重語言的留白,給人回味的空間,另外又會生發(fā)出大量的“閑筆”,看似和小說情節(jié)無關(guān)的文字來,卻又和通篇融為一體。六是“南北打通”。這是當代文學(xué)研究會副會長楊早說的,“作家中很多南方人就寫南方,北方人寫北方。汪曾祺從高郵出來,到昆明,再到北京、張家口轉(zhuǎn)了一圈,盡管南北各省間差異大,但無論從學(xué)養(yǎng)、口味,乃至方言運用上,汪老都能做到恰當?shù)哪脕碇髁x”。楊早的“南北打通”和第一點“地域打通”異曲同工。

        傾讀林斤瀾關(guān)于汪曾祺的文章,我們能大體上體味到上述的幾個“打通”,林斤瀾都在不同文章里有所論述,有的講得還很清楚。

        林斤瀾還有兩篇專寫汪曾祺的文章,分別是《紀終年》和《〈紀終年〉補》。兩篇文章都深切地回憶了汪曾祺臨終前一兩年的生活行狀,從發(fā)病,到檢查出病因,到住院治療,到回家調(diào)養(yǎng),再到發(fā)病住院,直至逝世前后的情況,寫的都非常詳細,讓讀者比較完整地了解了一代文壇大師汪曾祺在那段時間里的心路歷程,特別是在《〈紀終年〉補》里,通個幾個小標題《手》《電話》《酒》《悄悄》等,把汪曾祺“老小孩”的天真和他的樂觀精神,惟妙惟肖的表現(xiàn)了出來。

        《汪曾祺:一棵樹的森林》是一篇短文,卻是林斤瀾對汪曾祺的“蓋棺定論”。汪曾祺的寫作風格和他所處時代在文壇的地位,都是獨特的,無人取代也無法取代的,確實是唯一的“一棵”,又確實是“森林”。

        猜你喜歡
        林斤瀾風情汪曾祺
        看汪曾祺寫絕句
        中華詩詞(2023年7期)2023-02-06 09:01:12
        情同父女 親如一家——汪曾祺與“藏妞”央珍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18
        施松卿與汪曾祺 云淡風輕走一生
        海峽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4
        汪曾祺:我又不給我自己打電話,記什么我家的電話號碼呀
        北廣人物(2018年44期)2018-11-21 05:30:32
        風情之旅
        Xu Qixiong: Master in Gongbi Style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6
        西部風情
        當年為汪曾祺治印的兩位篆刻家
        華人時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10
        林斤瀾的“笑”話
        唐時風情詩為伴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54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午夜福利电影|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女人被爽到呻吟gif动态图视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日韩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 婷婷丁香社区| 女同另类激情在线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欧美做受视频播放| 男女上床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欧美成人网视频|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潮|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 91九色成人蝌蚪首页|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中文字幕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大香蕉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字幕|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日日摸夜夜添狠狠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