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榮萍
摘 要:動物檢疫工作能夠促進動物農產(chǎn)品質量和安全性,也為其中的主要手段。文章中,基于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為其提出了幾種檢疫方法,保證在日后工作中能為其提供參考。
關鍵詞:動物;檢疫材料;采集;方法
動物檢疫工作能維護農產(chǎn)品的整體安全性和質量,也是動物防疫工作中的主要部分。對動物進行檢疫,分析動物疫病,能夠利用合理的執(zhí)行措施,對其存在的傳染病進行防范,以保證能控制疫情,這樣在整體上維護動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和整體安全性。
一、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
在對動物檢疫材料進行收集期間,需要基于典型、合理以及安全原則對其采樣,確保整體的無菌性,保證能符合一定標準。
1.對動物樣本進行收集過程中,需要保證其具備一定代表性。當利用活體對其采樣的時候,可以使用典型動物,但該動物是不能接受任何的藥物治療。例如:選擇動物個體后,需要保證動物的病原體含量更高,以促使樣本采集工作更合理。當一些動物患有細菌性疾病的時候,可以收集動物的糞便、生殖道分泌物、血液以及乳汁等。對于動物尸體的收集,需要基于無菌操作,分析病原組織、器官以及病毒、病菌等多個內容物,保證能利用切片方式對病理組織進行收集。
2.需要分析出合理的個體數(shù)目,并對其進行合理采樣。針對群體發(fā)病類的疾病,選擇的原始樣本動物要保證在5個以上,保證在試驗工作中,樣本的數(shù)量選擇能符合一定要求。
3.在對樣品采集期間,需要根據(jù)實際發(fā)展情況,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并加強力度對樣品采集的節(jié)令性進行分析,保證能針對病死的動物實現(xiàn)及時采樣工作。當處于夏季的時候,由于溫度的不斷增加,需要對動物尸體的腐爛速度進行控制。所以,要盡快在動物死亡后的4個小時以內進行采集,以免時間較長引起組織變性和腐敗,從而影響整體的檢驗結果。
4.在實際采集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進行無菌操作。因為在對樣品進行采集完成后,需要利用微生物學和血液學對其檢測。所以,基于一定的實驗要求,要對采集的部位進行滅菌處理工作,也需要對使用工具、容器等進行處理,這樣不僅能控制其污染,也能達到有效的滅菌作用。
5.在實際采集過程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要維護整體的安全性,并將其作為工作中的重點。在實際操作期間,需要根據(jù)一定規(guī)范以及采樣工作中的具體流程來有效執(zhí)行,以免在期間產(chǎn)生事故感染現(xiàn)象。當發(fā)現(xiàn)其存在疫情的時候,可以將其情況及時匯報給上級部門,同時做好病源的隔離工作,這樣在總體上,不僅能抑制病菌的擴散,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
基于以上采集工作的分析,需要針對動物檢疫材料的收集,為其提出有效的檢疫方法,以維護整體工作的可靠執(zhí)行。
二、動物檢疫材料的檢疫方法
1.個體檢疫
個體檢疫工作主要是對一些可能存在的疫情動物進行檢驗,研究其是否患病。使用個體檢疫方法工作中,可以檢查體溫、呼吸以及可視黏膜,分析動物的整體精神狀態(tài)以及排泄物等,保證能促進檢疫目的的形成,也能在臨床上對其進行檢查。當在檢查期間發(fā)現(xiàn)存在可疑對象的時候,要對動物進行隔離,并依據(jù)相關的檢驗結果對其分析,實現(xiàn)合理的調查工作。
2.病原學檢疫
當動物感染疾病后,利用病原學對其檢疫,能準確分析出動物細菌和病毒。檢疫方法的使用在整體上更為復雜,所以,期間需要為其配備顯微鏡,并準備相應設備對培養(yǎng)皿生化試驗、動物試驗等工作。比如:在對病毒性傳染病原進行檢查,并分離出動物病毒。基于個體檢查完成后,還需要對培養(yǎng)病毒進行檢查,基于形態(tài)學對病毒核酸進行檢測,保證能檢疫出動物感染的疾病。在對寄生蟲病進行檢查過程中,需要直接涂片鏡檢,基于集亂法對其進行檢查和檢驗,能對微量樣品以及不完整的病原進行檢驗與采集。
3.免疫學檢疫
在動物傳染病檢驗工作中,免疫學檢疫工作為其中的主要方法,因為大部分的動物的傳染病抗原、診斷液體以及陰性血清都會轉變?yōu)樯唐?,所以,要利用免疫學對病料進行檢測,這樣在整體上才能獲得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該方法的使用具備時間短、操作方便以及數(shù)據(jù)更可靠的特點。在實際使用期間,可以利用血清學檢測技術,對動物的抗原抗體進行檢測,分析某個數(shù)據(jù),保證能滿足一定的檢疫要求。同時,血清學檢測方法的應用,主要分為凝聚反應、沉淀反應、補體結合試驗等技術。還可以利用變態(tài)反應檢測技術,對其進行檢驗,保證在期間能對動物的牛結核病、馬鼻疽病進行檢測。因此,該方法適合應用在動物群體檢疫以及畜群凈化工作中,是當前慢性傳染疾病的主要檢測方法。
4.病理學檢疫
在實際檢疫工作中,由于檢疫方法很多,當無法對具體的病原進行檢驗的時候,需要基于病理學實現(xiàn)檢驗。例如:對動物組織進行解剖,分析動物的馬鼻疽、豬萎縮性鼻炎、新城疫病原等病原是否被感染。盡管在整體上無法準確分析出檢測的數(shù)據(jù),也能為檢驗工作的有效執(zhí)行提供重要的實施方向。同時,在實際檢驗工作中,還需要基于無菌操作方法對病變組織進行收集?;谝欢ǖ臋z疫步驟,利用病理剖檢檢查技術,對動物尸體的表面進行檢查,減少惡性傳染病。還需要利用病理組織學進行檢查,分析動物病變的主要性質,特別是腫瘤定性以及腦組織病變,在對其檢驗過程中,其價值更高。
三、結語
在對動物檢疫材料進行采集過程當中,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按照采集程序對其嚴格執(zhí)行。還需要將個體檢疫、病原學檢疫、免疫學檢疫以及病理學檢疫方法進行結合,促使其充分利用,這樣不僅能對動物感染的病原進行檢驗,也能維護數(shù)據(jù)信息的準確性,以維護動物檢疫工作更為可靠。
參考文獻:
[1] 劉偉.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原則分析和檢疫方法[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7(1):37.
[2] 喻明輝.論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方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6(10):26.
[3] 史順宏,劉祥祥.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方法探討[J].獸醫(yī)導刊,2015(16):49-49.
[4] 賈芙蓉.動物檢疫材料的采集和檢疫方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7(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