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紅星
我國小麥的種植區(qū)域較大,2016年,我國小麥種植面積2418萬公頃,總產量12885萬噸,是僅次于玉米、稻谷的第三大糧食型作物。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心食品的健康和安全,因此種植產業(yè)也將朝著綠色種植的方向發(fā)展,即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yōu)質。小麥作為唐山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也逐漸向著綠色、安全、健康等方面發(fā)展。本文結合唐山地區(qū)冬小麥種植實際,談下綠色小麥的種植技術。
1 栽培環(huán)境
生產綠色小麥,首先要看栽培環(huán)境。沒有良好的種植環(huán)境,無論后期如何加強管理,也難以生產出綠色、優(yōu)質的農產品。種植區(qū)應遠離化工、造紙、冶金、水泥、采礦等污染較大的企業(yè)和受污染的水源。這是栽植綠色小麥的基礎。唐山地區(qū)化工企業(yè)不多,總體環(huán)境較好。其次,本區(qū)域屬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利于澆灌。土壤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適宜小麥生長。丘陵和山地不適合種植小麥,既不利于機收,也不利于澆灌,也不易管理。
2 選擇優(yōu)良品種
選擇好品種是種植綠色小麥的關鍵措施。應選擇穩(wěn)產、高產的高抗冬小麥品種,高抗品種因其抗逆性、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強,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少施農藥,從而保證小麥品質。選擇小麥品種盡量選擇近幾年大范圍種過的、表現比較穩(wěn)定的品種,比如冀麥22、良星66、良星99,新品種要先進行少量試種。另外,小麥播種前進行種子精選,去除種子中的病蟲害粒、癟粒,機械損傷粒。播種前曬種2~3天。
3 精細化管理
小麥生長期管理措施掌握的好,水肥適當,能夠使小麥長勢健康,形成壯苗。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小麥產量,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小麥防蟲抗病的能力,減少施用農藥的概率,從而為生產綠色小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具體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3.1 前期準備
除整地外,每隔兩三年都要進行一次深松作業(yè),深松深度維持在30~35cm之間。深松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保墑能力,從而起到抗旱作用。整地后施基肥,施基肥的必要性在于改良土壤、緩慢釋放肥力,增加作物生長后勁。施基肥的量,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4000千克,均勻撒在地里,旋耕機作業(yè)時旋入地下。
3.2 播種
唐山地區(qū)最佳的播種期為9月28日-10月3日。過早會引起旺苗,不抗凍害。過晚播種苗弱,分蘗少。一般保證冬前分蘗3~4片葉最好。小麥畝播種量控制在12千克左右,這樣可基本保證小麥畝基本畝在18~21萬株。播種時種肥分離,每畝用氮磷鉀配比15-20-10的硫酸鉀復合肥35千克,
3.3 各生長期管理
小麥冬前管理比較簡單,中期、后期管理比冬前管理要重要。中期管理的重點是看苗情,出對策,科學運用水肥手段。對于畝莖數70~90萬的一類麥田,適當推遲澆水施肥時間,防止旺長;對于畝莖數45萬以下的三類麥田,應促苗早發(fā),促壯,可分次澆水施肥。后期管理直接影響小麥產量。這段時期需水量較大,要適時澆足水。同時做好防干熱風、防倒伏工作。
4 小麥的用藥
小麥用藥是保持小麥優(yōu)良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禁用類似于氧化樂果一類的高毒農藥。用藥環(huán)節(jié)和用藥方法主要有以下:
4.1 藥劑拌種
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高巧)30毫升兌水0.5千克,拌種30千克?;蛴?0%的吡蟲啉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福蝶)40克,加水250克,拌種18公斤,既可防地下的蠐螬、金針蟲,又可防地上的蚜蟲、薊馬、葉蟬等,效果很好。
4.2 控制旺苗
每畝用小麥金得樂30毫升兌水15千克噴施,進行生長調節(jié)控制,防止后期倒伏。
4.3 除草
用2.4-D丁酯除草劑,在小麥拔節(jié)前使用,效果較好。
4.4 病蟲防治
綠色小麥病蟲害防治以綜合防治為原則。選擇抗病小麥品種,是農業(yè)防治。用保護小麥害蟲的天敵的方法是生物防治。用農藥防治就是化學防治。
唐山地區(qū)的小麥病害主要是小麥白粉病,蟲害主要是小麥蚜蟲、吸槳蟲。小麥蚜蟲可以畝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兌水40~60公斤噴霧,噴藥要細致均勻,照顧到作物外圍葉片背面上的害蟲。小麥吸漿蟲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兌水50公斤防治。白粉病在小麥發(fā)病初期,每畝用25%丙環(huán)唑乳油30~40克稀釋1000~1500倍液噴施, 或40%的腈菌唑10~15克稀釋1000~1500倍液葉面噴施連續(xù)用藥2次,中間間隔一周。
(作者單位:064000唐山市豐潤區(qū)農業(yè)畜牧水產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