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倩瑜
你覺得光努力就夠了嗎?
村上春樹說過:“我只是一個在路上沒人會認出的普通人,能當上小說家,只是因為碰巧有一點寫小說的天賦罷了?!闭\然,或許這只是一種謙虛的說法,但他的寫作天賦確是得天獨厚,三十歲時突然萌生寫小說的念頭,便動筆寫下第一部作品——《且聽風(fēng)吟》。
真的,有時我們必須承認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天平下沉的一端。
所以,靈感是什么?對于當下而言,可能是一種感覺,一種機遇,是解答一道數(shù)學(xué)難題的突破口,是流暢寫下一篇作文的源頭。而對于更長遠的生活而言,不妨把它當作一種天賦技能。小而言之,吃不胖、長得高;大而言之,有聰明頭腦、縝密思維,諸如此類等。
為什么我覺得靈感比汗水重要?許多畫畫愛好者窮極一生也無法成為畫家;多數(shù)體校生最終也無法到賽場拼搏;眾多北漂青年漂著漂著成了北漂老年。很多事不是堅持就能做到的。說得離我們近一些,學(xué)生時代班級里總有那么一兩個整日埋頭苦學(xué)、眼睛度數(shù)不斷加深的同學(xué),最終還是沒能考上理想的學(xué)校。絕不能說他們不夠努力,只是他們?nèi)鄙倌前俜种坏撵`感罷了。引用楊絳先生的話: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之人的愧怍!我們?yōu)槭裁赐槔贤酰恳彩且驗樗幢闶峙囎罱K還是被時代淘汰。
所以,我們該如何去挖掘、去尋找我們自己的靈感?這大概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靈感,那就沒有靈感可言了。著名音樂家鮑勃·迪倫挖掘靈感的方式是去鄉(xiāng)村走走;漫畫家井上雄彥會選擇打一場大汗淋漓的籃球,沖個暢快的澡,再去咖啡館泡上一下午;而著名作詞家林夕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細節(jié)。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靈感點,只能說,等它來臨吧。
我并不是說努力不重要,只是若能在充滿靈感時揮灑更多汗水,便可化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了。所以,現(xiàn)在先穩(wěn)定地慢跑,調(diào)整好呼吸,遇到那個讓你靈光閃現(xiàn)的小尾巴時,別再猶豫,奮力地追趕吧。
為什么要不斷向前?
因為要抓住那一絲光亮,點亮自己的燈。
評析
這篇作文引用了不少事例和名言,彰顯了作者深厚的閱讀底蘊和開闊的閱讀視野。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事例和名言與主題、觀點有機融合,沒有絲毫堆砌造作之感。
開門見山,通過疑問句亮明觀點——光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靈感或天賦。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閱讀體驗論述靈感及靈感的價值,但同時又不否認努力的重要性。這是生活的辯證邏輯,也是作者的辯證結(jié)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