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子
2016年7月,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推出了全球首個生物合成機器人——機器鰩魚。這個機器人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鰩魚制造而成,長只有1.5厘米,重只有10克,其骨干由黃金制作而成,皮層由硅樹脂制成,能以每秒3毫米的速度緩慢前進。神奇的是,其動力來源竟然是老鼠的心臟細胞。
機器鰩魚的制動體由老鼠的心臟細胞構成。這些細胞位于植入了特殊蛋白的有機矽制作的模板上,沿著模板的蛇形圖案整齊排列生長,一周內(nèi)的數(shù)量能繁殖到20萬個,形成類似鰩魚的肌肉纖維結構,靠收縮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
那么,這些心臟細胞怎么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收縮呢?
事先,研究者們會往這些活體細胞的基因里增添對特定光譜敏感的基因,當特定光脈沖對其電擊時,老鼠的心臟細胞會沿著模板上的圖案按序收縮,從而帶動整個軀體前進。而且,機器鰩魚兩側會對不同的光波敏感,如果只用一種光波刺激,將只能讓鰩魚的一側收縮,這樣鰩魚就能完成轉(zhuǎn)向動作,避開障礙物。
由于鰩魚游動時改變方向的方式與心臟跳動有相似之處,能有效防止傾斜或翻轉(zhuǎn),所以這項技術在未來會被用來制造人工心臟。
當我們看到現(xiàn)在的機器人時,我們往往會覺得它們的動作很笨拙,這是因為它們的控制系統(tǒng)仍然使用常規(guī)的電機驅(qū)動,由剛性材料來連接。如果機器人也有像人一樣的身體組織,那么它們的動作會不會更協(xié)調(diào)呢?
美國伊利諾大學仿造人體的肌肉骨骼模型,發(fā)明了一臺只有兩條腿的機器。這臺機器的腿、“腰部”都由3D打印的水凝膠充當,非常堅固,同時柔韌性也非常好,而環(huán)形肌肉會環(huán)繞骨骼提供動力來源。跟機器鰩魚一樣,它的環(huán)形肌肉也是由實驗室培育的細胞生長而成,能由電脈沖控制收縮產(chǎn)生動力。
未來,這項技術可能發(fā)展成一代生物機器人,用于藥物遞送、“智能”移植、制作手術機器人等。不過,這項技術也有可能會帶來很糟糕的后果,比如像科幻小說中那樣,出現(xiàn)肌肉、肌腱和皮膚跟人類一模一樣,但骨骼、心臟等是由金屬制造的冷血殺手——終結者(人型機器人)。
在大海中,章魚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物,它們有3個心臟,口部像鸚鵡的喙一樣,感知世界的觸角不只有1條,而有8條,它們沒有內(nèi)骨骼,卻有驚人的力量。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受到章魚的啟發(fā),發(fā)明了一種神奇的章魚機器人——八爪怪。這次科學家們沒用活體細胞,然而八爪怪的身體柔韌性依然非常好,它能鉆進細縫中,能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改變形狀,能用觸角安全操作水下易碎物體,是第一個能像無脊椎動物那樣靈活的軟體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之所以這么柔軟,是因為它的體內(nèi)沒有任何的電池或者電線,完全采用化學反應驅(qū)動。其體內(nèi)有一套微小的化學反應控制部件,能利用過氧化氫與鉑反應,生成氧氣和水蒸氣。這些氣體經(jīng)排放孔進入八爪怪的腕足后,會驅(qū)動章魚的腕足變形運動。
為了更靈活地運動,八爪怪的8條腕足由兩個化學反應通路控制。通過微閥門控制,既能讓八爪怪的兩邊腕足同時運動,也能讓二者先后交替運動。下一步,研究者將會為它安上開關、復雜的控制器和傳感器,讓它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爬行??梢钥隙ǖ氖?,由于軟體機器人能承受擠壓,未來它們在醫(yī)學、航空、探測領域都會大顯身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