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燕
將艱辛化作歡笑來寫
姜曉燕
這次習作,似乎每個人都有好多話可以寫,不必擔心字數(shù)的問題。因為習作要求寫自己學藝、參加藝術(shù)欣賞活動的故事。我們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下筆就會容易很多。
如此一來,我們似乎可以寫上很多字。譬如寫學彈鋼琴,可以從幼兒園第一次接觸彈鋼琴開始寫起,一直寫到六年級考級成功。這下問題來了。你會不會擔心作文會寫成“流水賬”?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向《我的舞臺》一文學習。作家吳霜寫自己學戲的漫長經(jīng)歷,就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四個舞臺,分別是娘胎、小床、劇院、練功毯。我們寫自己學藝,就可以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幾個時間段來寫。這樣,就能以點帶面,重點突出了。
習作提示中還有一項要求,就是“寫一寫自己學藝過程中的感受”。同樣,我們?nèi)詮摹段业奈枧_》中汲取經(jīng)驗。作家吳霜寫自己學戲時的感受,分成了兩種形式,一種是將感受融合在具體的事件中,她描寫了自己六歲跟著師傅學藝,師傅像抻面一樣指導她下腰。旁人看到了都覺得練功太苦、太累了。可作家在筆端流淌出的卻是幽默——“哭哭啼啼演戲像什么話呀?”我們寫學彈鋼琴練習時的枯燥、艱辛,也可以用幽默的筆調(diào)來寫,把“苦”化作“笑”。另一種是在文章的結(jié)尾單獨來寫感受。如作家在文末寫道:“我在舞臺上慢慢長大,舞臺如一爐火,煉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舉一反三,我們在寫完學藝的過程后,就可以寫上一段自己發(fā)自肺腑的感受。記住,這里寫的感受一定要說真話,表真情,才能打動人。推而廣之,寫自己喜歡的一件藝術(shù)品的感受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