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明
摘 要 合作能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學習,合作學習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教育界普遍選擇的一種教育模式。鼓勵學生通過相互合作共同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富有創(chuàng)意且學習成效較為理想。將這種學習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益于學生擴展思維,本文將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教學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政治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58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y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LIU Liming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Cooperation is a better way to promote our study.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n educational mode widely chosen by many educational circles in the worl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cooperation, this learning model is creative, and learning results are idea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learning model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beneficial to students' expanding thinking. This paper will study and analyz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high school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0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都是采取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為核心,作為講解知識的主體,學生聽講為輔,而學生的聽講僅僅是學生個人的聽講,沒能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來共同學習,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所以需要將合作意識真正深入人心,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一般是選擇通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間相互配合、互動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達到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隨著現代化的教學模式的發(fā)展以及教學模式的調整與改革,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逐漸被應用于教學中,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是十分有效的。雖然這種學習方法優(yōu)點較多,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本文將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尋找最優(yōu)策略。
1 合作學習產生背景
合作學習的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被各大學校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學習的方式逐漸系統(tǒng)化,成為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具有創(chuàng)意性,利于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等優(yōu)點,所以合作學習的模式被世界各地廣泛學習與運用,并被譽為當代教學改革最有效的方法與策略之一。我國也成功引入了合作學習的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習成效甚為理想。其實在我國,合作學習的歷史還是比較悠久的,可以追溯到《詩經》中,如《詩經·衛(wèi)風》中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逼湟馑季褪窃趯W習中需要相互討論與切磋,才能共同提高與進步。在封建社會一直采取的是“高業(yè)弟子轉相傳授”的教學模式,意義在于鼓勵弟子間相互幫助學習,這樣對于兩者都有提高的作用。到了20世紀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張實施“即知即傳”的學習方法,同樣也是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且有長久的發(fā)展歷史。將合作學習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仍然需要探索合適的教學策略。
2 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合作學習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學習模式,它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構成,只有滿足這些基本要素,才能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1)積極互助:這個互助不是要依賴他人,而是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僅僅要為自己的學習成果負責,還需要對小組學習內的其他成員負責。因為在合作學習中小組的成績就是個人成績,而只有小組內各成員相互信賴共同為學習負責、互相負責,才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2)面對面的促進性相互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以及其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提供學生間的面對面學習的機會,讓學生互相幫助,并且對表現優(yōu)異的、相互幫助的學生給予鼓勵。(3)個人責任: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而在小組學習中一般會對某項學習內容進行分工,那么承擔任務的學生要對其負責,認真完成。(4)社交技能:教師需要教會學生一定的社交能力,讓其能夠處理好小組內各成員間的關系,讓其更團結地互相幫助學習。(5)小組自加工:又被稱為小組自評,即在小組內進行自評和互評,這樣可以清楚了解到個人的收獲以及小組活動的收獲。同時對欠缺之處及時進行改正與反省,最終促使小組變得更加優(yōu)秀,同時也可以看到小組成員的貢獻及不足,即使對其進行鼓勵與指正。[1]
3 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必要性endprint
3.1 實施合作學習是適應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的需要
課程教學是教育學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學校的教育活動的重心與核心,沒有課程教學,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在我國,學生一直被當作是接受教師講授知識的客體,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發(fā)展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將教師與學生視為平等的雙方,相互學習,并且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減少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部分,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以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相互支持與幫助,共同進步,從而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2 實施合作學習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向的改變,同時教學模式也是需要相應地進行改革與調整,但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依然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1)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板書等多種形式進行授課,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只有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也就是說課堂上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沒有真正融入到課堂中,這樣的課堂往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遑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與教師之間也缺乏互動,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枯燥無味的,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2)知識傳授多,能力培養(yǎng)少。開展思想政治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面對問題時有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以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往往是以講書本上的知識為主,通過學生的死記硬背來消化,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能力。思想政治課堂上也通常是教師自己講,學生被動記憶,沒能真正體現這門課程的意義。
3.3 實施合作學習是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合作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發(fā)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問題或課堂,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發(fā)現一些問題,積極向教師和同學請教,并找尋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2)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學習往往是需要小組成員共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需要自主搜集和整合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料,并對信息進行處理,這樣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以不斷的培養(yǎng)、不斷的提升。(3)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合作學習是指通過幾個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學習,可能在成立的小組中大家互相不熟悉,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與矛盾,但這些都是需要學生自行進行處理與調節(jié),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進而也能提高其合作意識和能力。[2]
4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4.1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的教學準備策略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合作學習是在教師進行備課的環(huán)節(jié),但是這與備課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準確地說,合作學習應該是在課堂開始之前或課堂的準備過程中,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進行。
(1)做好合作學習課堂的整體設計。合作學習在開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工作,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并且對于某些學生需要提前做好工作,鼓勵其積極參與小組學習活動中。
(2)布置預習任務。合作學習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其對學習任務進行自主的學習與探究,盡可能地自主解決問題。那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就應該提前將需要預習與學習的內容布置給學生,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習任務進行學習與預習,遇到問題,先在小組內進行解決,最后在請教老師,然后在課堂上可以由優(yōu)秀小組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可以減少基礎知識的講解,這樣教師就可以補充更多內容,學生的視野也能得以開闊。
(3)有效地開發(fā)課程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中,若想提高教學效果,就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開發(fā)。這里的課程資源主要指的是在思想政治課程進行前后所需要的條件,比如說相關的知識資訊與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等,保證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高效開展。
4.2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策略
(1)完善課堂教學流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上運用的合作學習也是存在著不同的方法,由于合作學習的方法不同,需要對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這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運用相應的教學組織策略,保證合作學習方法真正有效。(2)正確把握時間。合作學習雖然對思想政治課程十分有效,但是過多地將時間用于合作學習,這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高中思想政治中實施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把握好時間:若合作時間太短,就達不到效果,難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意識;若合作學習時間太長,則會使學生對合作學習存在厭煩心理,導致小組成員間相互依賴的情況出現,同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正確安排時間是十分重要的。(3)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思想政治課程通常會被學生認為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課,所以在將合作學習的方法應用于此課程時,可以將課堂氛圍調動起來,讓學生與教師有更多的互動,保證課堂的和諧氣氛。
4.3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學習的教育管理策略
將合作學習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那么教師就多了一份任務,即對合作學習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以提高。
5 結語
為了讓課堂更加和諧、輕松愉快,為了適應現代化的教學需要,將合作學習的方法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保證學生真正學有所得,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宏超.淺析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09.
[2] 蔡兒芳.論“合作—探究—發(fā)現” 教學策略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