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鋒 賈巧霞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平等受教育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育公平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公民平等受教育權不僅體現(xiàn)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機會均等等領域,而且也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生;平等受教育權;保護
平等受教育權也稱受教育權平等,它主要包括受教育的機會平等、受教育的待遇平等、受教育的平等法律救濟等三方面的內容。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平等受教育權的追求并不是要求學生得到相同的發(fā)展結果,而是教師在承認學生發(fā)展差異的基礎上,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使每一名學生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能平等地享有各種教學資源。
一、課堂教學中學生平等受教育權受到侵害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課堂教學資源分配中的不平等
1.教室座位編排
在編排座位時,有將學習成績好、家庭經(jīng)濟條件好的學生安排在較優(yōu)的位置,而將“學困生”或“搗蛋鬼”安排在后面的現(xiàn)象。這樣的做法一方面?zhèn)α藢W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機會的不平等。
2.教師傳授的知識
教師常常習慣于將學生分成優(yōu)、中、差三等,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經(jīng)常將一些高難度的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其他學生則很難獲得這些機會。有的教師出于提高升學率和合格率的考慮而給“學優(yōu)生”課后開小灶,這使得其余學生在獲得的知識量上是不平等的。
3.教學用具
課堂上當有些教師所使用的教具不足時,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他們通常選擇“學優(yōu)生”進行操作演示,“學困生”往往不能夠操作和使用這些教學用具。
(二)教師施教行為中的不平等
1.課堂提問
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經(jīng)常讓“學困生”來回答基礎性的或難度較小的問題,而對于提升能力型等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則偏向于讓“中等生”和“學優(yōu)生”來回答。此外,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提問“學優(yōu)生”的次數(shù)明顯比“學困生”多。
2.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中,思維敏捷者往往主導討論的進程,他們通常在反應較慢的學生想表達自己的看法前,已搶先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小組總結時,那些思維敏捷的學生的觀點往往也就代表了小組討論的觀點。
3.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方面,教師給予“學優(yōu)生”的表揚、鼓勵和耐心往往多于“學困生”,這就造成了學生在渴望獲得公正評價時機會的不平等。
(三)課堂管理中的不平等
在實際的課堂管理中,教師對“學困生”和男生的管理明顯比對“學優(yōu)生”和女生的管理更加嚴格。
(四)教師情感分配中的不平等
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眾多學生,教師的情感無法做到平均分配。教師可能在過度關注“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同時,往往忽視了“中等生”的感受。此外,由于“學優(yōu)生”和班干部更受教師的偏愛,這種情感交流實質上也是一種不平等的表現(xiàn)。
(五)忽視特殊學生群體的需求造成的不平等
隨著農(nóng)民工子女隨遷就讀和留守兒童現(xiàn)象的存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班容量過大、教師缺乏與這些特殊學生的交流或缺乏專業(yè)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往往會忽視這些學生的特殊需求。
二、保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平等受教育權的措施
(一)國家保護
首先,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從課堂教學資源分配、教師施教行為、課堂管理、教師情感分配等方面保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平等受教育權。
其次,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法律監(jiān)督機制和學生申訴制度,并且建立專門的申訴組織機構,允許學生就學校、教師侵害了其在課堂教學中平等受教育權的情況進行申訴。
(二)學校保護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公平觀和科學的學生觀。教師在教學時要時刻遵循公平原則,要將因材施教真正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同時給予每個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避免以不合理的理由作為侵害學生平等受教育權的依據(jù)。
其次,提高教師的法律素質,教師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課堂教學中自覺保護學生的平等受教育權。
再次,條件允許的話,學??梢詫嵭行“嗷虒W。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進而消除課堂教學中的種種不平等現(xiàn)象。
(三)學生自我保護
“學困生”、農(nóng)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要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交流,善于把握教師給予的機會,爭取自己在課堂中的平等地位。此外,學生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依法享有自己的平等受教育權,當學校、教師侵害自己的權利時,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張敏.教師期望與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D].華中科技大學,2006.
[2]黃崴.教育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4.
[4]楊倫峰.課堂教學公平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
[7]張揚.問題與對策:課堂教學公平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