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陽
新課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探究,探究發(fā)源于問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币粋€人能否經常提出問題是衡量一個人科學素質的重要標志。所以,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問題情境。
一、重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教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庇纱丝梢?,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處于教學活動主導地位的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建科學探究情境,交還學生提問的權利
以往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提問的權利,使他們天生好問的意識消失了,機械呆板地接受知識。因此,只有把提問的權利交還學生,一切才能成為可能。科學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擁有提出、討論、解決問題的權利。我們要創(chuàng)設探究問題情境,為學生營造提問的空間,喚醒學生提問意識。
2.營造師生對話關系,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勇氣
學生提出問題是需要勇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提問題的興趣和勇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大膽地懷疑,提出自己的問題。對不善提問的學生,教師要樹立他們自信心,調動他們積極性,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情境;對好問但抓不到要點的同學,不要嘲諷,要耐心引導;對提問好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嘗到質疑的樂趣,激起提問的熱情。如,“探究影響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我首先把學生分成十組,每組選一位組長,然后提供可能影響的各種因素,讓學生觀察后加以思考討論,最后小組輪流提出問題,這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提問熱情。
二、讓問題成為物理課堂的核心
在以“問題為核心”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對問題的精心設計是必要的。以“問題為核心”的物理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創(chuàng)設問題的基礎性原則
如果設計的問題超出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不能用已有知識技能來解決,就會對所設的問題感覺索然無味,這樣的問題無法激起學生檢查自己能力的強烈欲望,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內容應符合學生知識基礎,以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為起點,設計的問題情境應鼓勵學生應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例如,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要探究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可以通過實驗,測出相關的數據,然后再根據已有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總結歸納出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2.創(chuàng)設問題的探討性原則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發(fā)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中當問題與學生的前經驗發(fā)生沖突時就容易使學生的思想產生碰撞的火花,矛盾的沖突往往會使學生產生解決矛盾的心理動力,激發(fā)他們探究的積極性,而在解決沖突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概念會更加牢固與準確。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抓住矛盾、新事物,尋求解決矛盾的方法”的科學品質,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多角度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物理教學實現三維目標的重要載體。
3.創(chuàng)設問題的拓展性原則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三個方面常常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中,通過積極有效地參與,以物理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方法為中介,獲得真正的理解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并產生樂于學習的情感,激發(fā)想象,啟迪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設的問題應該與一項或多項學習目標相對應,讓學生各種能力和諧發(fā)展。例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節(jié),提出:“橋為什么要做成凸形而不是凹型?高速公路和火車的轉彎處為什么要外側高于內側?”這些問題和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對這樣的問題有了生活的基礎,情感上易于接受,但學生又不知道這里的原因是什么,于是對此有強烈的知曉欲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了這樣一個道理:“物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仔細觀察生活、身邊的事物、現象,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學好物理的興趣與信心,真正做到三維目標的和諧發(fā)展?!?/p>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苯虒W中,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再生問題,這樣不斷發(fā)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戴小雁.構建有效的科學探究問題的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6).
[2]徐學福.探究問題的內涵及其形成[J].教育科學研究,2004(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