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改革已經如一股洪流勢不可擋,各個版本教材的出現為老師們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選擇。每種教材的教學特點和優(yōu)勢不盡相同,但是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惑,不知如何將教材的優(yōu)勢最大化突出。對于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困惑,針對實際教學中的困惑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仁愛版;困惑;對策
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根據教育部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編制了仁愛英語教材。這套教材的特點是有豐富的圖片,教材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使用這本教材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感受到了圖文教學帶來的壓力,對于新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快適應,從而陷入了困惑中。
一、教學實踐中教材所帶來的困惑
仁愛版教材分為四個模塊單元,分別為單元、話題、功能、任務形式。每一個部分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符合學生理解的多種多樣的交際性活動。與這些單元相配套的還有練習冊,面對新的教材,老師們的困惑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使現場教學方法很難統(tǒng)一
新課改教材在小學階段開設了英語課程,而初中學校的生源分為城市生源和農村生源,有的學生在小學時英語成績很好,有的學生沒有學習過英語或只是聽說過,對于相對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甚至沒有涉及過英語學習,這樣的基礎水平使初中教學課堂方法很難統(tǒng)一,也讓英語老師處在了較為尷尬的境地,如果教學從基礎開始,那么對于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而言,他們就對英語課堂失去了興趣,如果老師對學生提出高要求,那么班內的英語成績就容易出現兩極分化,面對這樣的難題是需要英語老師來解決的。
(二)教材中大量新單詞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
教材中在Topic的教學中,有大量的新單詞出現,而這些新單詞按照教學進度只有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學習,那么想利用一個學時的時間讓學生掌握如此大量的單詞顯然是癡人說夢,如果學生沒有在一個課時掌握了這些單詞,那么日積月累將會有大量的單詞學不會,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很容易出現放棄學習的心態(tài),最終少量的英文單詞也沒有掌握。面對這種情況,有的老師對非課標標準詞匯不進行講解,這種做法雖然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學生在面對閱讀時仍然存在許多障礙。
(三)零亂的語法知識點不成系統(tǒng)
教材中語法知識點教學順序混亂,不利于學生集中學習和復習,也為老師的講解增加了難度,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知識時,不知道語法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在教材設計和安排中,導致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對語法知識不能有一個全面詳細的把握,比如每個章節(jié)中Topic之后的練習題和復習題,其中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句子和重點語法知識和之前章節(jié)重復,或者有的練習題中并沒有涉及文章中的語法知識,混亂的語法知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教學實踐中困惑的解決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而且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但是比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所以老師在進行英語教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比如采用音樂、圖片、視頻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語言的興趣,通過直接生動的教學材料幫助學生更容易集中在教材知識上。
(二)要善于利用課件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教師采用大量的形式多樣的插圖和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有時候過多地使用圖片和鮮明的色彩,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模糊,所以老師要利用課件設計合適的圖片,把抽象的知識化為形象,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為透徹。比如,在講授介詞in,on,under時,老師可以通過幾個圖片,比如利用鳥與盒子的關系,詢問學生Where is the bird?學生根據圖片可以用上述介詞回答小鳥的具體位置。通過這樣簡單的圖片展示可以生動形象展示三個介詞的含義及使用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輕松掌握知識。
(三)準確地把握每章知識的語法知識
初中英語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比如在講解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時雖然出現了完成時態(tài),但是要知道本章節(jié)的重點是現在時態(tài),因此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只要讓學生明白了解完成時態(tài)的意思即可。老師在教語法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意識,還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在生活實際中,所以老師要通過適當的設計把語法融入學生的生活中。
總之,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虛心學習好本教材的主要知識,而且需要吸取他人的先進經驗,保持開拓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新的教學理念,進而為我國英語基礎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肖艷榮.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及對策[J].學周刊,2014(29).
[2]曾園園.初中仁愛版英語教材分析[D].漳州師范學院,20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