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驢市場缺口巨大
當前我國毛驢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巨大;不過,需求缺口的背后卻存在著養(yǎng)殖、加工冰火兩重天的景象。據記者了解:如果市場把握不準確,雖然毛驢缺口巨大,但在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養(yǎng)殖戶依舊容易不賺反賠。
內蒙古通遼市村民敖金玉家中養(yǎng)了17頭驢。她說,驢特別容易飼養(yǎng),好經營、不易生病、風險低、價格好、市場廣闊,相比養(yǎng)殖其他牲畜既省力又增收,選好種驢繁殖也快,今年她家已經繁殖了5頭驢。東阿阿膠集團助理總裁劉廣源介紹,當前我國毛驢存欄量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劉廣源表示,當前我國對毛驢需求量依然巨大,毛驢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有數(shù)據顯示,目前我國對于毛驢的需求量可能超過500萬頭。
山東臨沂的徐先生從事毛驢收購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毛驢價格的不斷上漲令他印象深刻;今年比去年一頭驢漲了將近2000元錢,從一開始34元/千克漲到40元/千克,現(xiàn)在拉到家出售達到45元/千克,又漲了5元。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開始關注和消費驢肉。不過,毛驢的行情看起來效益好,但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山東徐先生告訴記者,當前,市場對于驢肉以及其他驢制品的認可度雖然高,但是對價格的接受程度沒有很高。因此,屠宰商很容易賠本。高昂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讓加工驢肉成了賠本的買賣。而收購商受到打擊,勢必也會影響到養(yǎng)殖戶出售活驢。另外,山東的徐先生還有一件煩惱的事情,就是最近驢皮收購商的壓價行為。
當然,如果進行規(guī)?;B(yǎng)殖,在抵御市場風險方面還是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內蒙古通遼市的驢養(yǎng)殖業(yè)就得益于此。記者認為,飼養(yǎng)毛驢,雖然市場需求較大,但是必須要了解當?shù)氐氖袌鲂星?,要?lián)系到穩(wěn)定的收購商;而加工毛驢制品,更要提早預判風險,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形成規(guī)模,并尋求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和保護。
(李偉民 關雪峰 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