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慢性病先改飲食
◎王濤
假設你要通過一條走廊,但走廊的兩側都站著人,你走到每一個人的身邊時,那個人都會打你一下,有的人是用拳頭打(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腳踢(另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木棍打(又一種病因),還有的人是用鞭子抽打(又一種病因),你走得異常艱難,最后終于支撐不住倒下了。
你能說清是誰把你打倒的嗎?說不清。你倒下是因為不斷受到各種各樣的打擊的結果,是所有打擊的累加造成的。這就是慢性病病因的作用原理。
一口氣喝一瓶農(nóng)藥,一定是急性中毒;每天喝一小口,一定是慢性中毒。肥胖是慢性病,所以才有“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的俗語。肥胖不是因為多吃了一個饅頭,或多吃了一盤餃子造成的,而是因為今天多吃點兒這個,明天多吃點兒那個,長期這樣下去,造成營養(yǎng)嚴重不均衡而導致的。所以慢性病的病因不容易說清但容易理解。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別人講“病是吃出來的”,這句話不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有一次我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剛端起酒杯,卻發(fā)現(xiàn)有一位朋友不端杯,大家就催他喝酒。結果他說自己有嚴重的脂肪肝和高血脂,這跟他以前喝酒有直接關系,喝酒傷肝嘛,所以他就不喝了。
我問他喝了多少年的酒,他說近三十年。我就對他說:“你看今天這么開心的場合,你不喝不是掃大家的興嘛!再說了,喝三十年才喝出這么個結果,說明喝這一回不會嚴重到哪兒去,甚至可以忽略不計?!?/p>
你覺得我說的對嗎?我是把“病是吃出來的”這個道理給反用了一下。也就是說,脂肪肝不是因為多吃這一口肉多喝這一杯酒得的,是幾十年經(jīng)常性地甚至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多吃一口肉多喝一杯酒才得的這個病。當然,我這是跟朋友開玩笑,近乎詭辯。但這么一辯,你就明白了,這就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的病。
許多人本來吃完飯都離開飯桌兒了,回頭一看,剩點兒菜湯或飯,不吃倒掉了多可惜,于是又坐下來吃掉。就這樣認真地做了幾十年的凈壇使者,結果是飯菜沒糟蹋把自己糟蹋了,給自己搞出一身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他們的糖尿病不是多吃哪一口飯得的,是幾十年每次都多吃一口得的。他們的高血壓不是吸哪一根煙“來”的,是吸了幾十年煙才爭取來的。
要想改善慢性病,就要從改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開始。
摘自《失傳的營養(yǎng)學:遠離疾病》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姚萬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