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飛
摘 要:在應用邏輯學中,問題邏輯是重要分支,運用邏輯符號研究問題是其主要任務,并對整體范圍內出現(xiàn)的各種邏輯問題進行回答,在法庭、教學等實務部門得到應用?,F(xiàn)階段偵查實務中問題邏輯的運用相對較少,作為偵查活動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偵查訊問主要是通過語言交鋒實現(xiàn)最終的訊問目的,主體之間相互交替的問與答是其突出特征。本文主要以問題邏輯的理論概念為切入點,分析其在偵查訊問中的具體應用,并探討問題構建的方法。
關鍵詞:問題邏輯;偵查訊問;問題構建
伴隨著邏輯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對問題語言的研究,其所要解決的基本模式是問與答,二者之間的相互銜接形成了相應的邏輯蘊涵關系,由于邏輯蘊涵關系具有可傳遞性,構建成完整的問題鏈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切中訊問要點。在偵查訊問中應用問題邏輯,能夠為構建訊問問題提供新思路,著力解決訊問實踐中的難題。
1 問題邏輯的理論探析
問題邏輯在語言邏輯學占據(jù)重要地位,對問句和回答范圍內的所有邏輯問題,主要是通過符號化的邏輯演算進行研究,通常借助疑問句的形式提出問題,也被稱之為問句邏輯。在問題邏輯中所構建的語言具有形式化特征,規(guī)避語言多義性和模糊性,逐漸成為具體研究領域的重要工具。在語言表達和交流過程中,設定主體之間相互知曉的內容為預設,相關學者表述為“S預設S′,當且僅當S真則S′真,而S假則S′真”。預設是獲得回應的必要條件,若缺乏必要的預設,將無法進行正常交流。在問題邏輯領域,通過預設能夠掌握邏輯蘊涵所有可能答案,為如何構建問題提供重要參考。疑問句屬于一種特殊的語句形式,基于疑問或明知故問而產生,是“問題”的主要表達形式,基本構成要素包括以下三點:意識問題的指向,即為客觀的研究對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問題的解;二是應答域預設,針對問題的答案限定回答區(qū)域,給定求解方向;三是疑項,即指疑問詞,常見的有非問句、特指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反意疑問句、設問句等。
2 問題邏輯在偵查訊問中的運用
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偵查實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也是獲得證據(jù)和案件線索的有效手段。以訊問人員掌握的既有材料為依據(jù),劃分不同種類的問句,應保證訊問提綱中的問題具有明確目的,且前后邏輯連貫性強,層層遞進,最終實現(xiàn)訊問目標。
1、預設在偵查訊問中的應用
在偵查訊問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注重預設問句中的應答域,圈定問句范圍,結合以往經驗和既有信息明確重點部分,將其作為問句題設,獲取隱藏的犯罪信息。作為問題結構中的重要部分,有必要對應答域的預設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其自身性質,將應答域表示為Tr,問題答案表示為集合P,則應答域預設的邏輯含義為“P屬于Tr”,若答案在應答域范圍之外,則問題毫無意義。通常情況下,不同類型的問句,所設定應答域的范圍也存在一定差異,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設定應答域,通常情況下,其范圍不宜過廣,否則對刑偵助益不大。
2、預設理論對問題之間邏輯關系的影響
主要依靠問題實現(xiàn)偵查訊問,只有確保問題合法有效,才能獲得預期的目的。因此,在制作訊問提綱式時,應當設計具有邏輯關聯(lián)的問題,形成有效的層層推進。為實現(xiàn)這一效果,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問題之間的銜接,訊問人員獲取真實合法口供的基本手段即為問話,應當明確問話之間的蘊涵關系,充分利用應答域預設,提升問話的邏輯性。例如在連續(xù)問題中,若前一個問題的預設將后一個預設蘊涵其中,那么兩個問句之中也存在邏輯性關系,若第二個問題為真,那么第一個問題也為真。特指問句與選擇問句、選擇問句與是非問句等之間都存在邏輯蘊涵關系,通過對此類關系逐一整合,利用蘊涵的傳遞性,形成邏輯關系較強的連續(xù)問句,提高訊問的科學性,構建完善的信息推理系統(tǒng),并將其貫徹于訊問全過程之中。第二,答與問的銜接,在訊問過程中問與答相互交替,訊問提綱中不可能涵蓋所有問題,訊問人員可根據(jù)實際回答,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所隱藏的含義,更為深入的了解案件情況。
3、問題邏輯在測謊中的應用
在測謊之前必須充分熟悉案情,明確目的,編制科學的測謊計劃,尤其注重問題的編制,確保其符合邏輯規(guī)律??山Y合案情證據(jù)和細節(jié),提出具有實際測試價值的問題。為保證良好的測謊效果,通常需編制四類問題:一是主題問題,此為測試中的重點,應涉及具體案件情況;二是準繩問題,其主要目的是使被測者形成心理壓力,在形式上與主題問題相近,內容上關聯(lián)不大;三是中性問題,為被測者最直接的反應樣本,既不會造成精神壓力,也與案件無任何關系;四是題外問題,與違法犯罪行為相關,但并非本次測試主體,對被測者進行全面測試。
3 偵查中問題的構建
為保證偵查訊問過程中構建問題的有效性及實用性,必須分析問句邏輯真假值,要求問題本身的語法要素、句式等滿足一般結構,同時確保預設具有邏輯性。因此,應當明確問題構建的要點。
1、充分發(fā)揮應答域預設的積極作用
在問題邏輯結構中,應答域預設是重要構成部分,在構建問題是必須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由于客觀因素的限制,偵查訊問過程中不宜直接出示證據(jù)材料,可將其作為預設陳述的一部分,暗藏于應答域范圍之內,對犯罪嫌疑人造成震懾,沖擊心理防線。同時采用跳躍式提問方法,規(guī)避常規(guī)問題,打破抗供布局。在必要情況下,還應當應用應用特殊問題情形,把握應答域的預設,推動訊問進程,避免出現(xiàn)冤案錯案。
2、不同階段的問題構建
根據(jù)具體特征,將偵查訊問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初次訊問階段,待各項訊問材料準備完成后,進行初始訊問,以通用問題為主,全面掌握嫌疑人基本情況,了解其心理特征,便于后續(xù)訊問工作正常展開。這一階段偵查訊問主要采用是非疑問句,預設明確的特點,與訊問的正常順序相契合。其次是試探摸底階段,主要運用特指疑問句,涉及到與案件相關的基本信息,根據(jù)預設的應答域圈定范圍,并及時發(fā)現(xiàn)嫌疑人答案中的矛盾,按照預設推導關系,發(fā)掘更深層次的問題。再次是突破僵局階段,訊問人員以確切證據(jù)或明顯供述漏洞為出發(fā)點,尋找突破口,利用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反復訊問,爭取突破最后防線。最后是追詢階段,以附加提問為主,發(fā)現(xiàn)新的線索,逐步擴大審訊成果。
3、測謊中問題的構建
在構建測謊問題的過程中,用綜合利用主題問題、準繩問題等4類問題,按照次序進行搭配,形成完整的測謊問題,訊問2—3次,以主題問題的問答為主要判定依據(jù),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制作心理測試報告,最終達到測謊目的。在訊問被測試者的過程中,應充分掌握現(xiàn)有資料,積極利用一類問題的預設作用,根據(jù)“刺激—反應”的基本測試原理,將與案件密切相關的問題設置主題問題,并合理確定應答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應用邏輯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問題邏輯主要是利用問與答之間的邏輯蘊涵關系,形成完整的問題鏈條,通過應答域預設獲得必要的回應,在偵查訊問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問題設置的科學性,同時在心理測謊中也可運用問題邏輯,掌握應答的真實性。因此,在構建問題的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問題邏輯理念,在不同階段采用相應的問題類型,實現(xiàn)最終的訊問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艷中.問題邏輯的研究意義及分類探討[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陳殿林.從問題意識到問題邏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路徑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年07期
[3]李梁,邱仁富.問題邏輯:一種推進科學發(fā)展觀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年07期
[4]李梁,施海寧.問題邏輯:一種指向問題提出及其解答的教育技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3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