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雪
由賈樟柯監(jiān)制,并聯合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南非導演賈梅爾·奎比卡共同執(zhí)導的金磚國家首部合作影片《時間去哪兒了》,于10月19日在全國上映。五國導演共同以“時間去哪兒了”為主題,各自創(chuàng)作拍攝一部真人故事短片,整合為一部故事長片。
“金磚國家電影節(jié)導演合作計劃”是中、俄、印、巴、南五國領導人于2016年在印度果阿會晤時形成的創(chuàng)意,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策劃發(fā)起。賈樟柯接受采訪時表示,五個國家都擁有古老的文化和獨特的哲學,同時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社會變遷波瀾壯闊?!耙虼?,‘時間去哪兒了不僅是中國人的直觀感受,也是金磚五國的共同焦慮。金磚五國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它可以代表整個人類目前共同面臨的生存體驗?!?/p>
五個故事“和而不同”
電影《時間去哪兒了》由五個短篇小故事組成,依次為巴西《顫抖的大地》,講述人們在家園被沖毀后努力尋找出路的故事;俄羅斯《呼吸》,講述一對隱居峽谷的夫婦的情感糾葛;印度《孟買迷霧》,講述主人公與一名孤兒建立友誼后重拾快樂的故事;南非《重生》,講述未來世界的人們努力尋找作為人的溫度;中國《逢春》,聚焦當下的二孩政策。
導演賈樟柯用“同題創(chuàng)作”來描述這次合作,五個國家五個故事“和而不同”,每個電影都擁有獨特的色彩?!皬恼w上講,這五部影片都展現了非常豁達的對時間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態(tài)度,其中的五個故事都是從情感出發(fā),能夠讓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人分享?!辟Z樟柯說。
“同題創(chuàng)作”并不等同于“命題作文”,這個電影項目希望能展現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視野。賈樟柯表示,“五位導演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溝通,在創(chuàng)作母題上進行同題創(chuàng)作,就好像古代詩人對酒當歌一起寫關于月亮的詩一樣。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每位導演都在獨立工作?!?/p>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藝術氣質,造就了五部作品的風格各異——印度的是溫情的親情片,俄羅斯的是驚悚類型影片,南非的是科幻片,巴西的是災難片,中國的是結合了武俠和喜劇元素的愛情片。
“同一主題之下的自由創(chuàng)作,激發(fā)了五部短片風格的迥然不同?!辟Z樟柯坦言,“巴西導演給我的最大印象是敘事的從容,俄羅斯影片能看到強烈的戲劇色彩,印度影片有非常臉譜化的創(chuàng)作,南非影片講述了人性的解放。”
談及自己的作品,賈樟柯表示,此次選擇二孩題材是因為當時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剛剛出臺,攪動了全社會的情緒,“我自己生活圈里的很多家庭也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我覺得應該拍這個故事,幫助我們從社會和家庭氛圍上去理解和感受‘生育這一主題給家庭、給傳統的人際關系、給傳統的夫妻關系所帶來的影響?!?/p>
在一部影片中,如何將五個不同的故事捏合在一起而不產生支離破碎的感覺?對此,賈樟柯表示,當下的觀眾對于多段落電影已形成一定欣賞習慣。他認為,一部成功的多段落電影必須要有貫穿始終的共鳴點,《時間去哪兒了》中的五個故事都傳遞了非?;磉_的對于時間的理解和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比如巴西導演的影片講述被泥石流淹沒的村莊的重建故事,我被里面的觀點打動——只要記憶在,過去就不會消失;只要愛在,未來就會繼續(xù)?!?/p>
在《時間去哪兒了》中,賈樟柯擔負著雙重任務,除執(zhí)導《逢春》拍攝外,作為整部電影的監(jiān)制,他還要協調其他四國的拍攝。賈樟柯坦言,這是他第一次同時和四個國家的導演合作拍攝,四個國家的電影工業(yè)模式、制片習慣不同,語言也不通,這給自己帶來很大工作壓力。不過他也表示,這種跨國合作也帶來不同以往的經驗,“比如印度和南非導演交給我的工作表是非常工業(yè)化的大型劇組的工作方式;俄羅斯導演則是完全獨立電影范兒的創(chuàng)作方式。”
期待喚起年輕觀眾共鳴
同一主題由多位導演從多角度共同拍攝,是現代藝術電影非常重要的一種創(chuàng)作形式,很多知名電影藝術機構和電影活動都會邀請多位導演進行同題創(chuàng)作。賈樟柯本人也曾參與過韓國全州電影節(jié)《三人三色》以及中國香港電影節(jié)等相關項目。不過,由中國人、中國公司來主導組織的大型跨國同題合拍項目,《時間去哪兒了》尚屬首次。
“中國組織合拍《時間去哪兒了》反映出中國電影經過近年的沉淀積累,開始呈現出更加包容、更加多元化的發(fā)展傾向?!辟Z樟柯表示,他更希望觀眾通過看《時間去哪兒了》發(fā)現除歐美外的其他地區(qū)電影的魅力,讓中國觀眾有更多選擇電影的方向和區(qū)域。
為此《時間去哪兒了》盡可能地選擇了更多不同類型的導演進行合作。賈樟柯介紹說,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是享譽世界的電影大師,創(chuàng)作過《中央車站》等細膩描寫人性與情感的作品,“他對社會周遭的變化、對現代人類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有獨特的觀察,這與《時間去哪兒了》主題非常契合”;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的作品具有高度視覺化的特點;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是當地著名的商業(yè)電影導演,作品曾兩次獲得印度觀眾票選的年度最佳影片獎。“我們非常希望這種面向大眾的導演也能進入這次的導演團隊中。”賈樟柯說。
《時間去哪兒了》由賈樟柯成立的北京西河星匯影業(yè)有限公司出品。作為出資方,賈樟柯必然要考慮電影的票房問題。他透露,《時間去哪兒了》涉及五個國家的跨國拍攝制作,制片投入比較大,當然希望影片能有較好的回報,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拔疫€是秉承自己一直以來的做法:一方面,在創(chuàng)作上放手讓導演去做,作為監(jiān)制,我希望導演能把他的獨特電影風格呈現出來;另一方面,在整體制作上嚴格按照電影工業(yè)化的科學方法執(zhí)行,包括后續(xù)的宣發(fā)計劃都會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
今年6月,《時間去哪兒了》在2017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jié)上進行了首映,此外,還獲得了韓國釜山電影節(jié)、東京銀座影展、圣保羅電影節(jié)以及中國臺灣金馬影展等多個國內外電影節(jié)的邀請。賈樟柯相信《時間去哪兒了》能夠引起作為主力觀眾群體的年輕人的共鳴,“一是在于年輕人對這種跨類型模式的興趣,二是因為年輕人對于時間、對于生命是最好奇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