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猜過一則謎語,謎面為“散文集”,打一器具,謎底揭曉是“撲滿”?!拔摹睂俟艜r貨幣的一種計量單位,所謂一文錢二文錢,“散文”者,零錢也,而集聚儲錢之物,則謂撲滿。
撲滿為古代以泥燒制而成的貯錢罐,圓體,平底,頂上有可以投錢的長條狀孔。它的妙處是硬幣可以放入,卻無法取出。小孩子平日將父母給的零花錢從小孔中塞進去,到快過年時,錢貯滿了,便砸爛小陶罐,拿了錢去作快樂的消費?!段骶╇s記》卷五即有記載:“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土,粗物也,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边@一“滿”一“撲”的過程,演繹了最原始的從儲蓄到消費的嬗變形態(tài)。
《銀行博物》姊妹刊《行家》,喜以形形色色的儲蓄罐作封面,意蘊深厚,格調(diào)不俗,由莫尼先生每期堅持寫一則封面故事,朝花夕拾,十分耐讀。這些儲蓄罐,珍藏于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多為舊時銀行錢莊精心鑄制的宣傳紀念品,日積月累,竟收藏了各種款式200個之多,如今挑出部分在新館“墻”勢推出,琳瑯滿目,洋洋大觀,頗為吸引眼球。
忽然發(fā)現(xiàn),林林總總的儲蓄罐造型,與扇齋里筆墨酣暢的扇畫不時“撞款”,兩者相映成趣,遂翻出幾幅以“對對碰”形式呈現(xiàn),以饗諸位看官。
雄性:縱逸奔放
匯豐銀行獅子造型的儲蓄罐,很具標志性。遙想10年前的深秋季節(jié),在時任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先生的促成下,銀行博物館與香港歷史博物館首度合作,舉辦“從錢莊到現(xiàn)代銀行”專題展覽,一時轟動香江,盛況空前。我參與了展覽籌備的整個過程,留下諸多難忘的記憶。運往香港的展品,不乏“鎮(zhèn)館之寶”、“存世孤品”,分量最重的當數(shù)原上海匯豐銀行大樓門口的銅獅,也是現(xiàn)在香港匯豐銀行門口銅獅的母本,與流通港幣上的獅子圖案一模一樣。這家伙體重達1.8噸,單是辦理出境手續(xù)就好事多磨,費盡周折。開幕當天,時任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特地趕來為展覽剪彩,當他來到銅獅跟前,饒有興趣地撫摩獅身時,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銅獅尾巴被鋸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很是詫異,我連忙向他解說了一段“掌故”。原來,上世紀50年代,過往路人偶然發(fā)覺匯豐銅獅尾巴出現(xiàn)了裂痕,于是從“割資本主義尾巴說”到“日本軍人揮刀說”沸沸揚揚,莫衷一是,后經(jīng)史學家考證,不過是當年一個頑皮的小孩試圖割下銅塊換糖吃所致。曾先生聽后,呵呵一笑,連連點頭。
而獅子扇畫作者熊松泉的大名,我是久仰久仰。祖籍江蘇南京的熊松泉(1884~1961)又名庚昌,18歲開始學西畫,并以畫舞臺布景謀生,后來出任新華藝專、蘇州美專上海分校教授,與王一亭、趙云壑、黃賓虹等人切磋交往;他壯年潛心于工藝美術,且專攻中國畫,晚年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未想到,熊松泉作畫是個“左撇子”,演繹人物、山水、花鳥、走獸,全憑旁門“左”道,更以畫雄獅出名,與張善孖畫虎并稱為“張虎熊獅”。當年他的畫齋,簡直成了獅子的天下:秋葉颯颯,月色朦朧,群獅或聚或散,或立或臥,或跳或撲,透出百獸之王的威嚴。展開他精筆繪制的獅子扇面,滿紙雄風便撲面而來。熊松泉畫獅,重在繪神,巧在形準,妙在配景,絕在韻味,文靜不失威儀,穩(wěn)健卻見勇猛,縱逸奔放,古雅絕俗,形神兼?zhèn)洌錆M靈氣。
據(jù)傳匯豐門口的兩頭銅獅,其名字也很有意思,張口吼叫的那頭以當時香港分行總經(jīng)理史提芬命名,而閉口無語的那頭則以上海分行總經(jīng)理施迪命名。如此觀來,儲蓄撲滿和扇面上的獅子皆為閉口,不妨稱其為“施迪”吧。
隨性:氣清韻雅
由恒生銀行民國時期推出的鼠年儲蓄罐,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海派老畫家韓敏筆下的團扇《鼠年大吉祥》。子承父業(yè),青出于藍,畫史上不乏其例,然而一門兄弟皆為畫家,并且均有建樹者,實屬罕見。韓敏、韓山、韓伍、韓碩四兄弟,就是演繹當代畫壇傳奇的絕對主角。韓氏兄弟從小耳濡目染,生活在詩文書畫的環(huán)境里,他們的父親韓小梅,是杭州城里的一位畫家,養(yǎng)育了十個兒女,盡管世道艱難、生活坎坷,但對后代的藝術哺育,卻是從來都不吝嗇的。
兄長韓敏出生于1929年,他的作品自然更為老到,市場行情節(jié)節(jié)攀升,可謂字畫誠可“貴”,扇面價更高。韓敏幼承庭訓,耽心翰墨,曾任上海書畫研究院院長。他的作品源于海派繪畫早期傳統(tǒng)的畫風,氣清韻雅,形具神肖,很受藏家青睞。韓敏畫的是中國畫,但穿著舉止卻很洋派,一副上?!袄峡死铡钡淖雠?,這使他的畫風既尊重傳統(tǒng),又散發(fā)著強烈的現(xiàn)代審美氣息。韓敏雖過耄耋之年,卻有著年輕的心態(tài)。甲午早春,上海文史館為他舉辦了一場個人書畫展,為配合揚聲造勢,我主編的雜志約老先生做一回專訪。采訪那天,我恰好有事,遂派了兩位美女記者登門訪談,歡聲笑語中,韓敏不僅談畫論藝,還對《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等電視熱門節(jié)目如數(shù)家珍,拍回來的照片,表情相當可愛。說到習畫之道,韓敏總結為“三字經(jīng)”:一是討,二是偷,三是搶。討,就是虛心討教,不懈追求;偷,就是偷師取法,學貫古今;搶,就是搶分奪秒,聞雞起舞。因而,他的率意揮灑之中,其實蘊涵著一絲不茍的精神。他日夜臨紙吮毫,殫思竭慮,平凡而富于規(guī)律,恰如一種達摩坐禪般的淡定,忘了時光之荏苒,天地之冷暖,潤筆之多寡。
快快活活做人,開開心心作畫,無論是做人還是作畫,韓老先生都是那么的溫婉得體,讓人感佩?,F(xiàn)下韓敏的畫作在拍賣會上炙手可熱,造假者亦前赴后繼,數(shù)不勝數(shù)。我見過不少仿冒之作,憑良心講,畫中人物開相還算過得去,但一看衣飾衣紋等細節(jié)部位,畫得含混不清,十分凌亂,露出了馬腳。對此,韓敏卻看得很開,態(tài)度與錢化佛大相徑庭,往往一笑了之:“他們畫得比我好。”呵呵,一派大將風度!
率性:神駿超脫
有關馬的美好寓意有很多:一馬當先,馬到成功,老馬識途,馬不停蹄……這不,恒生銀行亦選擇了馬頭作為儲蓄撲滿的造型,應該深受客戶的青睞。與馬呼應,我從扇齋里搜尋出兩幅畫馬的扇面,一幅是戈湘嵐的《秋林雙駿》,另一幅則是房虎卿的《群馬圖》。
戈湘嵐名頭不俗,這位畫馬高人,終其一生與馬為伴,寫盡馬的姿態(tài)與性情,有行家評論二十世紀我國畫馬名家“北徐南戈”,將戈湘嵐與悲鴻大師并稱,并非過譽之論。戈湘嵐(1904~1964)青年時代在上海美專學習西畫,后在商務印書館畫部任職,曾辦“學友畫書社”,出版學校教育掛圖。1950年后,他歷任上海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學編繪室主任、副總編輯、編審,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辭海》編輯部插圖組長。令我感興趣的是,戈湘嵐還是我國新聞界老前輩、《申報》名記者戈公振先生的弟弟,也是我國著名俄國文學翻譯家戈寶權的叔父。有了這層文學的緣分,我對這位出自戈家門的畫家尤為關注。戈湘嵐畫馬當畫神,他筆下的馬,亦工亦寫,工則不傷其駿,寫則不傷其性,將馬的生動百態(tài)及精神內(nèi)涵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匹匹得神采,筆筆有來歷,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起咀嚼。戈湘嵐長期嚴謹治藝,即使享有盛名后,依然赴西北地區(qū)對馬種實地寫生,決不憑經(jīng)驗、吃老本。因此郭沫若先生見到他的潑墨奔馬圖后,極為欣賞,為之題跋稱“急馳如電,嘶聲如雷,空有驊騮志,何處試霜蹄”??芍^推崇備至。朵云軒秋拍跑出戈湘嵐的兩匹“馬”,我看之欲罷不能,雖說那天場內(nèi)風起云涌,但我堅持讓理智牽著手,然后跟著感覺走,最終笑傲拍場,“馬”到成功。靜觀扇中雙駿,毛片細密,體態(tài)神駿,顯得超脫而無羈絆,似乎反映了畫家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與追求。endprint
鑒賞是藝術,淘寶是技術,拍賣是算術。事隔不多久,我在新華拍賣撞見一把成扇,實足畫了八匹馬,我做了做“算術”,決意把它招至麾下。畫者房虎卿(1889~1979),系江蘇畫壇一位德高望重的畫家,上世紀50年代被江蘇中國畫院院長傅抱石聘為首批專職畫師。房虎卿揮毫,最為擅長的是老虎,他畫虎定要畫出老虎兇悍的特性,造型姿態(tài)威武得體,使人覺得有幾分膽寒,嘆為一絕,名噪國內(nèi)。然而,他的扇畫《群馬圖》也很有特色,八匹駿馬散見于溪邊柳下,或立或臥,或食草或休憩,神態(tài)與戈湘嵐的扇畫頗為相似,表現(xiàn)出何等的自如和灑脫。同時,房虎卿作畫用色清雅,布局嚴謹,細膩入微,有著典型的“海派”風格。蘇滬本住隔壁,畫風亦親如兄弟。去常州市區(qū)轉悠,不一定看得到房虎卿的中國畫,卻時常能欣賞到他的園林作品。常州的古典園林原來可與蘇州媲美,卻大多毀于戰(zhàn)火,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決定恢復園林建設,想到了江蘇畫院的房虎卿先生。如今膾炙人口的“紅梅公園第一景”,即是他按照“園中園”的設計理念,精心構造的江南勝景。難怪房虎卿的山水畫也是別開生面,錢松喦先生認為他的山水畫純正清和,對傳統(tǒng)的理解、研究與實踐,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
靈性:奇崛繽紛
俗話講,兔子的尾巴長不了??擅駠香y行制作的兔子撲滿,卻“活”過了大半個世紀,如今陳列在銀行博物館的展柜里,殊為不易。而畫兔的畫家當中,我對賀娟的團扇作品情有獨鐘。
80后宅女賀娟是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的高才生——這里我用的是“高才生”而非“高材生”,前者具備天賦、才氣和聰慧,后者則是磨礪自強方成材。大四那年,賀娟同四川美院其他幾位美女畫家一起,簽約上海華氏畫廊。在賀娟觀來,簽約畫家身份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讓她成為“居里夫人”,宅在家里專心畫畫,不用外出推銷自己。聽講她常常好幾天不出門,難得上網(wǎng),連發(fā)郵件也請男友代勞。
華氏畫廊掌門人華雨舟人厚道,心腸熱,不時為我推薦靈光閃現(xiàn)的新人新作。一次,去他畫廊小坐,敘談間恰巧賀娟發(fā)他一彩信,全是新出爐的畫作:克隆兔,連體牛,四頭鳥,青蛙長出纖足,龜殼布滿菌絲,老鼠穿著毒蘑菇的花裙招搖過市……奇妙的組合里彌漫著卡通氣息,溫和的變形里躍動著工筆匠心,貌似輕松活潑的筆觸之中卻又隱含社會世相百態(tài),好看又耐看,趣味兼玩味。賀娟的作品,多以動物為題材,夸張,細膩,夢幻,充滿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張力,又略帶一點點小憂傷,畫家的獨特氣質與復雜情感宣泄無余。前些時候,華雨舟約請賀娟繪制了一批團扇,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去時剛好完工,他讓我隨興挑兩幅。二三十柄團扇攤在地上,仿若遍地盛開的朵朵鮮花,姹紫嫣紅,錦繡盈庭,一下子讓我簍里挑花,眼睛越挑越花。
看賀娟在小小扇面上揮灑別樣的精致,既有卡通的古靈精怪,亦有國畫的典雅脫俗,她似乎在傳統(tǒng)與時尚、冷漠與溫情的矛盾體驗中,尋求“陌生情景”的和諧表達。表象的繽紛恰是內(nèi)心憂郁的最好獨白。那些童話般的描摹手法,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性情使然,賦予生靈萬物可親可近的“人格魅力”,而悉心營造的空洞落寞的氛圍,分明是畫家對周遭生態(tài)衍變的真實感悟,以及由內(nèi)自外層層傳遞的無奈心緒。況且,賀娟對于繪畫技法的運用,另具一格,除了從傳統(tǒng)花鳥工筆中咀嚼精華,也善于吸納新材料、新手段為己所用,扇面往往精“點”細畫,構成凸起的點狀肌理,極富視覺機趣,奇崛詭異,惹人憐愛,真乃心有靈犀一“點”通啊。對照現(xiàn)下充斥銀幕圈錢的偽3D,令觀者不由得感慨:畫家的靈性,才是最真的3D?。。ㄗ髡吆喗椋狐S沂海,作家,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行家》《銀行博物》雜志主編。出版《笑看金融》《笑問財緣》《笑點贏家》《扇有善報》《扇解人意》《多多益扇》《漫不經(jīng)心》《家儉成儲》等多部專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