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濤, 何宇廷, 王 玨
(空軍工程大學 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西安 710038)
新形勢下軍校實驗室的開放與管理
安 濤, 何宇廷, 王 玨
(空軍工程大學 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西安 710038)
結合自身在實驗室開放管理中的實踐,對新形勢下軍校實驗室的開放模式和管理方法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討論了軍校實驗室開放的意義,分析了實驗室開放對學員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對教員和實驗室資源利用的好處;論述了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方法,分析了軍校實驗室開放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自身經驗,初步探索了解決辦法和對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軍校; 實驗室開放; 管理制度; 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軍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員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員工作后任職能力的構建中也發(fā)揮著關鍵作用[1-2]。習主席視察國防科技大學時特別強調:要牢牢抓住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堅持面向戰(zhàn)場、面向部隊,使培養(yǎng)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因此加強實驗室建設,大力推進實驗室開放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隨著軍校實驗室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實驗室的軟硬件設施普遍得到了改善,如何充分將資源利用起來,實現(xiàn)實驗室開放,真正為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服務,成為軍校實驗室需要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3]。本文結合在實驗室開放和管理中的實踐,對軍校實驗室開放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初步探索了解決辦法。
1.1有利于培養(yǎng)學員的學習、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
實驗室開放改變了以往單調固定的實驗教學模式,強調由學員自主設計完成實驗。實驗室開放給學員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和實現(xiàn)他們想法的條件,這對于激發(fā)學員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4]。以往學員只能在有課內實驗任務時才能進入實驗室,也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步驟完成固定的實驗,形式較為單調,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而實驗室開放以后,學員則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自主設計實驗過程,并自由進入實驗室進行驗證。這個過程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覺性、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學員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均有重要意義。
實驗室的開放還有助于學員科研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近年來學員參加了多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等國家級賽事,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其中大多數(shù)獲獎項目都是由學員在機械創(chuàng)新實驗室、機器人等實驗室中自主完成。多名學員組成的團隊,需要制定研究計劃、分配工作任務、查閱文獻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計劃、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想法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都很有好處。
1.2有利于實驗室資源的充分利用
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學員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進入實驗室,而大多數(shù)課程中實驗課所占課時通常都較少,這就造成高校的大多數(shù)實驗設備長時間處在閑置狀態(tài),根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全國高校儀器設備有 20% 長期處于閑置狀態(tài),大型儀器設備的年開機率不足400 h,很多設備不是用壞的,而是放壞的[5]。造成這種現(xiàn)象除了儀器設備購置不合理之外,其主要原因是實驗室開放力度不夠,學員難以進入實驗室,導致實驗室寶貴資源的浪費。
實驗室實現(xiàn)開放之后,本科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及所學課程進行實驗和研究。教員和研究生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科研課題和論文主題,利用實驗室設備開展研究工作,這樣可以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實驗室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對學員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和各項科研成果,使軍校實驗室的發(fā)展進入良性循環(huán)。
1.3有利于教員隊伍的發(fā)展及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
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因為課程規(guī)定的實驗內容多年不變,這也很容易導致教員教學模式的僵化,限制教員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xiàn)實驗室開放后,學員可以自行設計和完成實驗,這時教員需對學員進行指導,就首先必須對實驗設備的性能有充分了解,才能在審核實驗方案時,及時確定方案是否可行,設備性能是否滿足實驗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6]。同時學員設計的實驗可能涉及很多不同的研究領域,教員僅掌握課程內的實驗技能顯然是不足以指導學員,這必然促使教員不斷提升自己,增加知識儲備,因此實驗室開放必然會促進教員隊伍的發(fā)展及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
2.1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管理制度是確保實驗室能夠正常開放和持續(xù)運行的基礎保障。而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由于形式較為單一,實驗過程可控,實驗室使用相對較少,故實驗室管理制度也相對較為簡單,通常只規(guī)定了實驗室的用途和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項,經常出現(xiàn)多個不同學科的實驗室共用一個實驗室管理制度[7]。而實驗室開放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由于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內容、對象不同,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成倍增加,這時依靠傳統(tǒng)的管理制度顯然已經無法確保實驗室安全開放、有序運轉。
2.2學員自主實踐學習的時間難以保證
軍校與地方高校相比,學員的管理存在很大差別,地方高校學生管理相對較為松散,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自由安排,而軍校學員無論是教學訓練還是日常生活都要求整齊劃一、嚴格規(guī)范,這就給軍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靈活性要求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條件[8]。同時隨著軍校人才培養(yǎng)軍事素養(yǎng)標準的提高,學員軍事技能和體能訓練任務相對加重,也占有了學員大量課余自主支配時間。這些都勢必影響實驗室開放效果,影響學員進入實驗室學習的主動性。
2.3實驗技術隊伍力量薄弱
實驗室開放后,實驗的內容增加,范圍更廣,開放時間延長,實驗設備的使用和消耗也大幅提升,使實驗室指導教員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而在實際工作中,每個教研室有正式編制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很少,有的甚至沒有,只能由普通教員輪流負責實驗室的運行和維護工作,造成實驗室管理的專業(yè)化程度不足[9]。同時實驗室工作較為繁雜,除了實驗外,還要負責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環(huán)境衛(wèi)生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但又難以量化,在評優(yōu)評獎、課時費發(fā)放中也難以計算工作量,因此造成實驗室工作人員缺乏工作主動性、積極性,直接影響實驗室開放。
2.4實驗室設備維護管理難度大
實驗室開放以后,學員自主設計的實驗大幅增加,但由于實驗內容變化大,實驗者動手能力、知識水平的差距,以及實驗者不熟悉設備操作流程,或在試驗中野蠻操作導致儀器設備發(fā)生損壞等;另外開放性實驗涉及的儀器、設備種類和數(shù)量都比較多,也會使得儀器設備的工作時間增加,實驗消耗增加,于是造成維護儀器、設備的工作量和需要投入的經費成倍增加[10]?,F(xiàn)有實驗室維護費用已不能適應實驗室開放的需要,勢必影響實驗室開放的質量和效果。
3.1建立一套完善的實驗室管理規(guī)章制度
實驗室開放后,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和實驗內容的大幅增加,實驗室的管理難度也必然隨之增加。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特別對軍校來說更是如此[11-12]。因此必須首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學院為實驗室配備了“實驗室進出情況登記簿”和“設備使用情況登記簿”,用于記錄實驗室的日常運行狀況,同時還為實驗室中的大型、重要設備單獨配備了設備履歷本,用于記錄這些設備的使用情況和升級維護歷程。不同專業(yè)的實驗室管理有其各自的特點,因此在開放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充分征求了各實驗室負責人的意見,為每個實驗室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為重點設備制定了專門的使用管理規(guī)定,如為飛機結構強度實驗室的MTS材料測試系統(tǒng)制定了專門的使用守則,詳細規(guī)定了設備使用的各項要求。這些制度和措施在實驗室開放過程中發(fā)揮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3.2讓學員主動進入實驗室
學員是實驗室開放的主體,只有讓學員積極主動走進實驗室才能保證實驗室開放達到預期的效果,使之在新型軍事人才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13]。這就需要從人才培養(yǎng)方案、軍事管理理念與方法、實驗室開放針對性等方面著手,學院機關、教研室、學員隊形成聯(lián)動機制,建立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方案、共性要求與個性發(fā)展、集中管理與自主管理相統(tǒng)一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拓展學員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fā)展的空間。目前我院已經推出了多項具體舉措,如規(guī)定晚自習和周末空余時間,可以去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學習;對參加各種競賽的學員,如需使用實驗室,可以為其安排專用的儀器設備,并延長實驗室開放時間。這些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學員在近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全國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
3.3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強調人性化管理
切實轉變實驗教學的陳舊觀念,把實驗技術成果與教學、科研成果同等對待。在年度考評、職稱評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向實驗技術隊伍傾斜,使大量熱心實驗室工作且實驗技術過硬的高層次人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實驗教學中,給實驗室注入新鮮血液,活躍實驗教學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氣氛,逐步形成一支思想穩(wěn)定、業(yè)務素質高、充滿活力的實驗室技術隊伍[14]。我校在近年的職稱評審中已經為實驗師開設了專門的綠色通道,引入專門的評審機制,解除了實驗技術人員發(fā)展的瓶頸問題。同時應對實驗室開放造成人員不足的困難,也選拔了多名品學兼優(yōu)的研究生輔助實驗室管理和教學輔導工作。
3.4增加實驗室維護的資金投入
實驗室開放必然帶來設備維護成本的提高以及實驗室日常消耗的增加,這就需要學校加大對實驗室的資金支持力度[15]。目前我院正逐年加大實驗室專項維護經費的投入,每年由各實驗室上報年度維護預算,列出所需維修維護的設備經費,以及需要補充的小型設備和實驗耗材費用,預算通過審批后即可開展設備維護和采購工作。同時全軍還設立了多項實驗室建設資助計劃,可以用于建設新實驗室,引進大型先進儀器設備等,這些措施為保證實驗室開放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為了達到強軍目標對新型軍事人才的要求,軍校的實驗室開放是大勢所趨。實驗室開放可以為學員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同時又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在相互協(xié)同配合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又鍛煉了學員的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雖然對軍校實驗室來說,實驗室開放仍然處在起步階段,在開放過程中必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相信隨著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實驗室開放經驗的不斷增加,必然能夠探索出適合軍校實驗室的實驗室開放新形式。
[1] 湯 璇, 徐大軍, 何 樂. 軍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 辦公自動化雜志,2015 (4): 43-44.
[2] 榮 昶, 賈 斐, 郭世虎,等. 軍隊院校實驗室建設與發(fā)展思考[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6, 35(11): 237-241.
[3] 張文娜, 熊飛麗, 葉湘濱.軍隊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 27(8):161-163.
[4] 孫學軍, 金熒熒, 干耀國. 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幾點思考[J]. 科技視界, 2011, 26 (9): 59-60.
[5] 彭儒武, 徐?;? 高校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實驗室科學, 2013, 16(1): 129-132.
[6] 秦曉靜. 開放實驗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5, 22(7): 87-89.
[7] 馮書曉, 柴元武, 蘆雷鳴. 淺談實驗室開放的形式與利用[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 28(1): 163-172.
[8] 任 穎, 李華偉, 呂 紅,等. 軍校實驗室開放模式探析[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4(21): 33-35.
[9] 呂金飛, 彭瑞雪. 軍校實驗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的若干思考[J]. 繼續(xù)教育, 2012(11): 46-47.
[10] 張 林. 實驗室開放問題探析及應對策略[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6, 25(10): 1289-1292.
[11] 邢麗波, 桂 馨, 康九紅. 實驗室開放與管理[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 33(9): 252-255.
[12] 張艷芬, 劉中成, 耿 強. 新形勢下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與運行機制的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3, 30(3): 180-183.
[13] 黃曉敏, 曾松榮, 柯 野,等. 實驗室開放式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6(10): 16-18.
[14] 楊貴才. 加強軍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 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4(2): 56-58.
[15] 伍 揚. 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機制的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2, 29(8): 178-181.
ResearchonMilitaryAcademyLaboratoryOpeningandManagementunderNewSituation
ANTao,HEYuting,WANGJue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ngineering Colleg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the talents in colleges. Train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Four Haves” soldiers is the first task of military academy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of “building a strong army”. But obviously, the old laborato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Military academy laboratory opening contribut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uthors’ practice, the meaning of military academy laboratory opening is discussed, the management modes of the opening laboratory are introduced, the possible problems during opening the laboratories are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are explored. Some useful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have been gained.
military academy; laboratory opening; management system; experiment teaching
G 642.0
A
1006-7167(2017)09-0255-03
2016-12-15
安 濤(1981-)男,河北張家口人,博士,講師,長期從事實驗室的管理與建設工作。Tel.:15389289939; E-mail:rainman76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