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建
(重慶高速工程顧問公司, 重慶 渝北區(qū) 401147)
過濕土填筑路堤施工方法實例運用分析
黃 建
(重慶高速工程顧問公司, 重慶 渝北區(qū) 401147)
過濕土是特殊的填方材料,其主要特點是壓實性較差,壓實后壓縮性仍較高, 路基的沉降變形較大,變形穩(wěn)定時間較長,規(guī)范中限制使用。通過在渝湘高速公路洪酉段修建,進一步認識了過濕土的性質,探討了其作為高等級公路路基填料在工程技術上的可能性,并簡要介紹了其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
過濕土;填筑;方法
西部開發(fā)省際公路通道重慶至長沙公路洪安至酉陽段起點位于重慶市與湖南省交界的秀山縣洪安鎮(zhèn)花垣河,接湖南省境內的重慶至長沙公路吉首至茶洞段,過濕土分布較廣,主要集中在H1、H2、H8、G1等合同段,需要處治的過濕土數量達到100萬立方以上。為此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在H8秀山互通地段A匝道300M的路基填筑采用過濕土土石混填的施工技術作為試驗路段。
施工單位進場后,針對路線內的土質進行了現場取樣,土樣均取自地面以下5m左右,防止土樣水分流失,保證檢測參數準確性,取出的土樣在現場上立即進行包裝。送到重慶市公路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進行土樣檢測。檢測數據見下表:
表1 路線過濕土檢測參數
過濕土土料要用于路堤填筑需采取措施處理后方可填筑,過濕土處理比較常見而且較成熟的方法一般是翻曬和摻加生石灰粉兩種施工方案。
2.1 翻曬施工
渝湘高速公路(洪上段)施工工期為30個月,由于受征地拆遷和施工方案調整的影響,浪費了大量的施工時間;2007年5月通過土樣的檢測后,最終確定為過濕土,雨季來臨,秀山地區(qū)陰雨天氣比較,不利于過濕土翻曬施工。路堤填筑按照規(guī)范要求每層松鋪厚度為40cm,每翻曬一層需要時間為3~5天,翻曬場地只能在路堤填筑面上,該段路塹挖方料過濕土工程量較大,需要翻曬時間不能滿足工期要求,翻曬方案沒被采取。
2.2 摻加生石灰粉施工
生石灰消解過程中吸收土中的水分(約為生石灰重量的32%),放熱反應也蒸發(fā)土中的水分,經試驗每摻1%生石灰可降低1%的含水量,生石灰土可形成的一定的強度,具有良好的水穩(wěn)性,施工方便,水分散失快,可大大縮短施工時間,是過濕土施工最理想的方法。只是成本投入會有較大提高。通過對秀山地區(qū)進行材料調查,該地區(qū)及周邊地區(qū)生產生石灰的規(guī)模不大,只有小作坊生產,生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施工需求。摻加生石灰方案在該地區(qū)也不能實施。
2.3 土石混填施工
過濕土處理中的翻曬和摻加生石灰的兩種方法在該段高速公路不適用,通過對過濕土土樣分析,過濕土中的含石量為3.40~58.0,路塹挖方料大部分含石量都比較大。采取一層石方一層過濕土分層填筑施工方法;并且每填筑2m強夯一次。石方來源于借石場。
3.1 路堤基底處理
填方路段的原地面進行便面清理,清理深度根據種植土厚度決定,清除的種植土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后,整平壓實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才可進行填方作業(yè)。
3.2 試驗路段施工
選擇一段路基填方路段作為試驗路段,試驗路段長度為100m。試驗路段底部設置一層50cm厚的石料墊層,墊層施工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回填碾壓,墊層表面設置2%的橫坡。
過濕土采用石料混合土進行交互分層填筑,即過濕土+石料層進行分層填筑。過濕土松鋪厚度從20cm開始,石料層松鋪厚度從20cm,進行試驗填筑,直到取得最佳松鋪厚度和碾壓參數。通過對試驗路段填筑,分層攤鋪的最佳松鋪厚度為30cm,碾壓參數是靜壓2遍,采用路基沖擊碾壓技術強振10遍。3.3路堤填筑施工
3.3.1 填料開采及運輸
過濕土開挖時,須開挖成斜坡狀,開挖區(qū)四周要設置加深排水溝,加強雨水的導排,防止雨水浸泡填料,避免增加填料含水量。借石場開挖按照石方開挖進行。
裝料時超過超過粒徑限制的大塊石必須進行二次破碎,直到滿足填筑要求方可運送至路基,嚴禁超粒徑料填筑路基。
3.3.2 填料的堆放及攤鋪
過濕土與石料交互分層填筑,先鋪過濕土,然后再鋪石料層
過濕土上料采用后退法施工。先是將過濕土堆放在路基上,再采用推土機進行攤鋪,施工過程中盡量保證松鋪厚度均勻,嚴禁車輛在已經攤鋪好的過濕土上行駛。
石料填筑采用進占法,就是在已攤鋪好的過濕土面上先堆放石料,用推土機攤鋪,運輸車輛在已經攤鋪好的石料面上行駛,倒料,一邊倒料一邊攤鋪。
3.3.3 石料層的壓實
石料層碾壓施工應直線性往復碾壓。頭兩遍采用靜壓方式碾壓,碾壓速度為2.0km/h,隨后采用強振方式碾壓,碾壓速度為3.5km/h。在碾壓過程中,要求錯輪1/4輪寬,碾壓時選擇強振方式碾壓10遍。在被壓實的石料便面有明顯輪跡時,還應增加碾壓變數。
3.3.4 碾壓質量檢驗
(1)壓實質量:采用輪跡法進行檢查。石料碾壓完后碾壓前后應該無明顯輪跡,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5mm,標準值不大于3mm。
(2)攤鋪頂面平整度:壓實后的過濕土填筑路基表面的平整度采用3m直尺進行檢查,每200m長路段檢查4處,每處檢測3次。過濕土填筑路基壓實后,表面高差小于層厚的10%,同時,壓實后的石料表面無明顯的大粒徑料突出點。
(3)表觀質量:碾壓后的過濕土填筑路基表面須無明顯漏洞、孔隙,大粒徑塊石無松動現象,應達到以鐵鍬挖洞困難。
3.3.5 路基沖擊碾壓技術--強夯施工
為了降低過濕土路基填筑后沉降差,要求每填筑完后2m強夯一次。根據強夯影響深度,選擇YT25型沖擊式壓路機強夯。沖擊式壓路機影響深度1~5m。壓路機行駛速度控制在6km/h。沖擊式壓路機工作時沖擊能量較大,壓實外緣應與路肩外緣保持1m的距離,以免損壞路肩。工作時遇到結構物應調頭,安全距離應為5m。車輛轉彎時應每次調整轉彎路線,使沖擊凸輪落點不致重復前次落點,以減少波浪現象。填筑面強夯壓實后,必須在強夯面上松鋪一層填料,找平沖擊凸輪落點時形成的凹坑,用自行式壓路機進行壓實。
該段路基過濕土沒參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處理,通過對土樣的研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探索出另外一種對過濕土填筑路堤的方法,該方法實施后,路堤沉降值比較小,路床順利通過交驗。過濕土填筑路堤采用一層過濕土一層石料分層填筑不盡能提高路基強度,還加快了施工進度,而且也提高了施工質量。
采用過濕土土石混填的技術,減少了原來采用挖方運輸到棄土場進行棄方以及借土填方的方案,減少借、棄土場的土地征用,降低棄土對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節(jié)省工程造價。
該項目建成通車已三年,對過濕土填筑路堤的外觀進行檢測,未發(fā)生沉降等不良病害,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項檢測參數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3-95).
[2]《高液限、高塑性土和過濕土的施工》馬小明.科技信息.
[3]《過濕土路基填料在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的應用》許道化、陳雅貞.
U45
B
1007-6344(2017)09-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