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萍
正念干預對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不孕患者生命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吳彩萍
目的:正念干預對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不孕患者生命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進行不孕治療的女性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IVF-ET治療期間進行相應心理干預,對照組給予試管嬰兒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正念減壓療法進行心理干預,每周1次,連續(xù)6周。干預前后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評估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評估患者治療前后心理支持度;胚胎移植后隨訪至妊娠分娩,記錄兩組胚胎種植率、受精率、流產率、遺傳篩查正常率、臨床妊娠率、足月產率。結果:干預后對照組SAS,SD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干預后對照組PF,RF,VT,MH評分顯著低于觀察組;干預后,兩組胚胎種植率、受精率、流產率無明顯差異(P>0.05),但觀察組體外胚胎正常率、遺傳篩查正常率、臨床妊娠率、足月產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不孕癥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悲傷等不良情緒,在進行IVF-ET治療中,予以恰當、合適的正念減壓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其不良情緒,并提高生活質量,繼而改善妊娠結局。
正念干預;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生命質量;心理狀態(tài)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0.029
不孕癥是指育齡夫婦無避孕措施且有規(guī)律的性生活一年,但未能懷孕。近年因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改變,不孕癥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我國二胎政策開放后,很多高齡婦女存在生育障礙現(xiàn)象[1-2]。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是指采用人工行為將卵細胞與精子在體外受精,在胚胎發(fā)育至3~5 d時再將其移至母體子宮進行發(fā)育,故稱為試管嬰兒,該生殖技術現(xiàn)已廣泛用于不孕癥治療,隨著研究的深入,大量文獻表明[3-4],進行IVF-ET治療不孕癥患者因家庭、社會、自身等方面的壓力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試管嬰兒妊娠成功率、治療依從性,因此臨床多建議在進行IVF-ET治療時還應加強心理干預,以期提高妊娠成功率。正念減壓療法(MBSR)是以正念冥想為基礎的情緒、壓力管理方法,已廣泛用于緩解情緒障礙及慢性疾病的輔助治療,我科將正念減壓療法運用于IVF-ET治療不孕癥的患者中,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進行不孕治療的女性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不孕癥診斷標準。連續(xù)3個月經(jīng)周期出現(xiàn)基礎體溫單相,超聲監(jiān)測無成熟卵泡及排卵征象,雌激素水平正常,配偶精液檢查正常。(2)不孕年限1~10年。(3)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排除標準:(1)與我院生殖中心第一次接受IVF-ET助孕者。(2)存在染色體異常、子宮畸形、內分泌疾病患者。(3)存在陰道、子宮、輸卵管、免疫性不愈因素或下丘腦病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引起排卵障礙者。(4)同期接受其他心理干預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3~42歲,平均(28.5±3.4)歲;不孕年限1~10年,平均(3.5±0.4)年;不孕原因:輸卵管及盆腔因素32例,排卵障礙13例,子宮內膜異位癥5例;觀察組年齡24~43歲,平均(29.4±3.8)歲;不孕年限1~10年,平均(3.7±0.3)年;不孕原因:輸卵管及盆腔因素30例,排卵障礙1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8例;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IVF-ET治療前,首先由專門干預小組進行心理干預,干預小組由副主任醫(yī)師3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1名組成,且具有心理咨詢師證,小組成員于干預前1周統(tǒng)一進行相關培訓,并熟練掌握試管嬰兒的常規(guī)健康宣教,于患者不同治療時期,以口頭講解、發(fā)放宣教單、講座等方式,向患者講解試管嬰兒適應癥、常用治療方案、促排卵及取卵前后的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健康教育上應用正念減壓療法,具體方式如下:
1.2.1 分組訓練及訓練框架制定 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5組,每組10例,每周于醫(yī)院宣教室進行集體訓練,以正念減壓療法的理論為框架,根據(jù)每組患者具體情況予以相應心理干預,每次干預時長2 h,包括授課、個人冥想、集體訓練等,每次院內訓練完畢后,囑咐患者在家期間每天進行鞏固訓練,每周≥6 d,每次≥1 h,為保證訓練效果,醫(yī)護工作者可予以電話監(jiān)督,或者建立專門小組微信群、QQ群,通過群內溫馨提醒達到監(jiān)督鞏固訓練目的,同時還可及時進行疑問解答,加強訓練效果。
1.2.2 訓練內容 (1)訓練第1周,主要讓患者了解正念減壓的目的、方法及過程,向患者講解情緒在IVF-ET治療期間的影響作用,強調心態(tài)的重要性,引導正確的正念方法,在授課完畢后,指導患者進行基礎正念呼吸、內省練習,并擬一個討論點,例如“正念減壓干預對不孕癥患者負面情緒作用”“IVF-ET治療不孕癥患者常見不良情緒的影響因素”等,讓患者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同時還可活躍訓練氣氛,降低患者緊張、排斥情緒。(2)訓練中期。訓練第2~4周主要講授正念冥想、步行冥想內容,逐漸從思想冥想過渡至“身體掃描回顧”,教導患者關注當下體驗,分析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前后因素,并客觀地接納、消化、理解、反思,逐漸引導出患者消極情緒,具體方式可參考如下:指導患者閉眼,雙手交叉靠后,努力回顧自己因不孕癥發(fā)生的性格改變,如固執(zhí)、悲觀、消極等,還可回顧不孕癥導致家庭結構的改變,如夫妻吵架、冷戰(zhàn),婆媳關系不和諧等事件,逐漸引導出不良情緒,并接納、消化;隨后通過“身體掃描回顧”,建立身體與心理的聯(lián)系,進一步掌握正念減壓內涵,指引患者去感受活在當下的快樂與力量,如為加強身體掃描回顧,工作者可指導患者正念瑜伽,即練習時把情緒融入呼吸、運動、姿勢、思維中,并體會其中精髓,將不良情緒融匯全身各處,最終得以消散,隨后正念情緒取締不良情緒。(3)訓練晚期。訓練至5~6周時,介紹坐禪模式,指導患者正念呼吸、正念感覺、正念傾聽、正念思維和情緒,無選擇性地觀察;訓練最后一周進行系統(tǒng)回顧、討論,解決練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相互交流正念干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將正念融入生活,開始正念的新態(tài)度,積極面對IVF-ET治療方案,做好IVF-ET失敗的心理準備,加強正能量傳遞。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tài)評分。采用Zung編制的SAS,SDS量表評分,其中SDS標準分53分,53~62分表示輕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表示重度抑郁;SAS標準分50分,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69分表示重度焦慮。(2)生命質量評估。采用生活健康調查SF-36量表,共36個條目,共8個維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F)、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狀況(GH)、精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智能(RE)、精神健康(MH),本研究主要分析PF,RF,VT,MH 4項,分數(shù)越高代表健康狀況越好。(3)心理支持度評分。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評估患者治療前后心理支持度,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4)兩組受精情況及妊娠結局。包括胚胎種植率、受精率、體外胚胎正常、遺傳篩查、臨床妊娠、足月產及流產等比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F,RF,VF,MH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度比較(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度比較(分,
注:兩組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度各維度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情況及妊娠結局比較(表4)
表4 兩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情況及妊娠結局比較 例(%)
在進行IVF-ET治療前,不孕癥患者往往經(jīng)歷了漫長求醫(yī)路程,經(jīng)過反復希望與失望,以及昂貴的醫(yī)療費用、有創(chuàng)診療手段,同時還有周圍人或事物的刺激,導致患者常出現(xiàn)情緒障礙,表現(xiàn)為憤怒、抑郁、悲傷等多種情緒,且這種情緒隨著治療時間延長,負性情緒越激烈。IVF-ET用于不孕癥治療并不少見,作為有創(chuàng)、價格昂貴的助孕治療,不是所有不孕者對此均能正確理解[5],這還與文化程度背景息息相關,就我國生殖中心就診情況而言,大部分接受IVF-ET治療者文化程度較高,生理上無器質性病變,只是在生育期忽略生育需求,繼而求助于輔助生殖技術,此類患者年齡偏大,易出現(xiàn)焦慮、多疑,在取卵、種植、妊娠過程中過度擔心;文化程度低者因不了解治療過程,沒有安全感,再加上身邊環(huán)境的影響,缺乏社會支持,害怕流言蜚語,易出現(xiàn)寡言少語、情緒低落、抑郁等負面情緒,導致排卵障礙、宮頸黏液改變、性功能障礙等,導致取卵不順利[6-7],甚至影響受精后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因此在進行IVF-ET治療中,需貫徹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繼而改善妊娠結局。正念減壓治療由美國Kabat-Zinn提出,以正念為基礎的壓力管理法,通過正念冥想訓練,提高自我管理,減輕主體壓力,并掌握主體情緒,避免情緒波動,繼而逐漸運用于不孕患者心理干預[8]。與其他心理療法相比,正念減壓療法有以下特點:(1)學員不會評價自己情緒,只是通過冥想去感受它們,耐心與它們和平共處。(2)常提醒自己保持“初學者之心”,以感恩、敬畏的心態(tài)去面對身邊的人或事。(3)不刻意去追求治療目的,只是在無為覺察當下發(fā)生的身心現(xiàn)象,并坦然接受現(xiàn)狀。(4)放下自己原有的好惡,如實覺察當下發(fā)生的事件[9-10]。我科采用正念減壓對不孕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效果顯著,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充分說明正念減壓可有效減輕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并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內心充滿陽光,因此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此外,正念減壓中“注意當下”“有意識察覺”等注意力訓練,有助于讓患者正確面對不孕癥狀,并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和支持度,且觀察組妊娠結局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在IVF-ET治療期間,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患者妊娠成功。
綜上所述,不孕患者因不孕癥治療的長期性、復雜性、不確定性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悲傷等負性情緒,臨床在進行IVF-ET治療中如能給予正念減壓心理干預,相對常規(guī)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并提高生活質量,加強社會、家庭對其支持度,繼而保持平穩(wěn)、健康的心態(tài),有效改善妊娠結局。
[1] 陳 丹,李 健,舒 玲,等.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夫婦治療前的焦慮抑郁情緒分析[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6,22(3):276-278.
[2] 周星宇,馮淑嫻,李雪蘭,等.40歲以上婦女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的結局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6(12):1632-1637.
[3] 吳 芳,劉 洋,李小剛.不孕癥患者焦慮及影響因素[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40(9):1023-1028.
[4] 龍 玲,李 靜,彭 倩,等.女性不孕癥患者心理彈性、社會支持與生育應激的相關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3):426-427.
[5] 李艷梅,李夢潔,黃 玉,等.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治療前后心理調查[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16(2):175-176.
[6] 景紅霞,楊 波,雷 琳,等.經(jīng)陰道超聲鑒別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后宮角妊娠與輸卵管間質部妊娠的價值[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5,40(5):670-671.
[7] 柳朝華,高士友,鄧朝暉,等.形態(tài)正常但發(fā)育滯后的非優(yōu)質胚胎移植的妊娠結局[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32(3):552-554.
[8] 唐惠艷,邱忠君,王成剛.正念減壓療法對試管嬰兒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知覺壓力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19(11):1652-1656.
[9] 彭 芳,姚麗華,劉忠純.焦慮抑郁對不孕癥患者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的影響[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10(3):224-225.
[10] 史 瀟,全 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婦女情緒、社會支持狀態(tài)對疾病應對方式影響的調查[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2):142-144.
(本文編輯 劉學英)
213000 常州市 常州婦幼保健院生育技術科
吳彩萍:女 ,本科,主管護師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