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3年的平壩縣城關鎮(zhèn)全貌。
上圖:解放初期的平壩縣人民委員會大門(解放前曾是民國政府)。
下圖:1984年的平壩縣樂平文昌閣。
春秋時,屬牂牁古國。戰(zhàn)國時,屬大夜郎國至夜郎邑。
秦時,屬象郡所轄夜郎縣。漢時,屬牂牁郡所轄夜郎縣。
西晉時,改屬牂牁并渠縣。
東晉時,屬夜郎郡之廣談縣。
南齊時,牂牁郡改稱南牂牁郡,夜郎郡所領不變。
隋時,屬牂牁郡賓化縣。
唐時,轄區(qū)分割更迭較大,東南部屬琰州應江,大部分地區(qū)又屬清州,西南部曾屬羅氏鬼國和羅甸國。
宋時,屬紹慶府普里部。
元初屬普定路及普定府。至元十七年(1280),改屬順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順元路改亦溪不薛(蒙語,意“水西”)宣慰司,平壩繼屬之。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金竹寨為金竹府(同金筑府)后,改屬金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