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平+梅亞軍+楊吟曙
摘 要: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直接關系到蠶農飼養(yǎng)成績與操作方便的程度,本文從4個方面總結提示了如何做好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的方法和措施,對養(yǎng)蠶生產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蠶種;孵化率
中圖分類號:S8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20
提高蠶種的一日孵化率是養(yǎng)好蠶的基礎,筆者從事多年栽桑養(yǎng)蠶技術推廣,認為如何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重點要把握領種、發(fā)種、補催青、收蟻等“四關”,實踐證明這“四關”當中的一些工作對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十分關鍵,最終直接影響蠶繭質量和產量。
1 把好領種關
1.1 配好車輛
為使蠶種在裝運途中不受損害,裝運蠶種的車輛確保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空調運轉正常,遮光設施完善。裝運蠶種前車輛必須先打掃消毒后再裝運蠶種,蠶種箱盡量放在車座上,如果空間不夠可拆除車座,增加空間。裝車時要注意箱與箱之間留好足夠的空隙,確保通風,并與發(fā)動機保持一定的距離。
1.2 配齊人員
視領種量分組配齊裝種人員,一般配備1人點種,1人搬種,2人1組裝箱(根據領種數量確定裝箱小組)。領種人員要配備具有領種經驗、無不良嗜好(抽煙、喝酒)、領種前2天未從事農田治蟲的青壯勞力。
1.3 確?!皟煽臁?/p>
1.3.1 快裝
辦好領種手續(xù)應立即裝種,發(fā)種量在1萬張以下的鄉(xiāng)鎮(zhèn)確保在1h內裝種結束;發(fā)種量在1萬張以上的鄉(xiāng)鎮(zhèn)確保在90min內裝種結束。蠶種箱使用蠶種專用箱,確保無毒、無污染,裝卸時要輕裝輕放,蠶種箱盡量平放不可堆積過高。
1.3.2 快運
裝箱結束后立即裝車返程,裝運途中要注意“六防一不”即:防高溫、防悶熱、防雨淋、放日曬、防干燥、防劇烈震動等,蠶種運輸過程中不接觸農藥及有毒氣體。嚴格遮光,車內溫度調控適中,力求快運。
2 把好發(fā)種關
2.1 提前通知
發(fā)種到共育室、到戶前1天提前通知各共育室、農戶做好領種共育準備工作,達到上下有數,蠶農知曉。鎮(zhèn)村技術人員分級開好蠶桑廣播技術講座,通知各村分發(fā)蠶種人員按指定時間、地點做好蠶種領發(fā)工作。
2.2 及時分發(fā)
從催青室將蠶種領回后,迅速攤放到蠶種發(fā)放室內,并及時分發(fā)到各村。各村要立即分發(fā)到共育室、到戶,嚴禁晚上領回后堆放至第2天大早發(fā)放。如遇特殊天氣(下大雨)暫時不能分發(fā)時,要先將蠶種攤放到附近小蠶共育室的蠶匾內,以防悶熱而影響蠶卵正常呼吸。
2.3 強調要領
發(fā)種前要集中技術骨干召開專題會議,說明蠶種轉青程度,收蟻時間,技術處理等關鍵要領。強調備好領種箱、黑布、防雨防曬工具,嚴防途中日曬、雨淋、震動、悶熱。強調蠶種因轉青后胚子呼吸特別旺盛,很容易造成干燥缺氧,嚴禁將蠶種長時間悶在蠶種箱內,否則容易造成逆出卵和死卵,嚴重影響孵化率。
3 把好補催青關
3.1 及時攤種
領回的蠶種,立即拆開散卵盒倒出蠶種,倒在墊有紅紙的濕蠶匾內(或者收蟻袋內),要求蠶種粒粒攤平且均勻,無重疊卵,四周撒1周焦糠。蠶卵上覆蓋1張小蠶網或蓋1張綿紙,以防蠶卵滾動,然后上面再蓋1張用水淋濕甩干的蠶匾,用擰干濕黑布包裹嚴實遮光,室內保持黑暗,并注意定時換氣。
3.2 黑暗保護
攤種結束后,關閉好門窗并掛黑布窗簾,保持室內絕對黑暗,確保伸手不見五指,以利蠶卵胚胎平衡發(fā)育,提高一日孵化率。蠶室門窗要密閉嚴實,用紙將門窗縫隙糊好,防止不良氣體的進入和漏光,造成孵化不齊。
3.3 調控溫濕度
蠶種分發(fā)到共育室前1天,各小蠶共育室要調節(jié)好溫濕度,及時升溫補濕,蠶種進入蠶室后保持在24℃,干濕差1.5~2℃。蠶種領回攤種后,逐漸升高溫度,升至24.5℃為止,干濕差1.5℃,并進行遮光。補催青過程中嚴防27℃以上的高溫和21℃以下的低溫,以及70%以下和95%以上的濕度。
4 把好收蟻關
4.1 適時感光、及時收蟻
在感光前將蠶室內溫度升至25.5℃,感光掌握05:30—06:00,要做到光線充足、均勻,感光時間在2~2.5h。感光結束后,按常規(guī)技術要求及時收蟻,收蟻時間一般掌握在上午8:00—9:00結束,不宜過早,也不宜太遲;過早蟻蠶口器嬌嫩,易受損傷,過遲蟻蠶逸散爬行,既消耗體力也不方便操作。收蟻結束后立即升溫飼養(yǎng)。
4.2 推廣隔日收蟻
目前農村大部分仍是聯(lián)戶共育較多,推廣蠶種發(fā)放到共育室、到戶后,黑暗保護補催青60h左右,進行升溫感光收蟻,一日孵化率均在95%以上,甚至高達98%,效果良好,可為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生產中應加以推廣,確保一日孵化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