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德
摘 要 將研究性學習滲透進高中學科教學中是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思考問題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轉變教學方式以及理念,在班級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行之有效的舉措,在教師開始研究性學習之時必須正視過程的重要性,應用的必要性,體驗的關鍵性以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以課題的方式教學能夠更加充分地將知識教授給學生。
關鍵詞 接受性 研究性 課題 學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人一生的發(fā)展歷程中,在學習方面通常具有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輔相成,其中一種是研究性,另外一種便是接受性。這兩種方式不僅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缺一不可。在應試教育下中學階段教師主要還是采取接受性質的教學,從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角度教師普遍青睞這種接受性質的教學,并且以它為主要教學方式。高中階段教學自然也是以接受性學習為主,因此,在我國新型的教育課程體系中融合了研究性學習,力圖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1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這種方式滲透于所有學科,無論在教學中,還是在學習中,這種方式都占據(jù)重要的位置。毫無疑問,它應當作為教師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要陣地,各個科目的教師應當要認識到開展學科性教學必要以及重要性。
1.1教師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疑惑
未理解研究性學習的含義,許多教師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研究性學習是在研究性學習課時才會用到的教學方式,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事實上,結合實踐分析,可以對研究性學習進行劃分,賦予其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是在各個科目中汲取知識時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另一方面,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和生活當中去選擇專題,而后將自己當做科學研究者去對選擇的專題展開探索,教師在其中進行相應的指導。
1.2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模糊
高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知識技能以及情商上的提升,高中所培養(yǎng)的這些技能夠為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提升。不少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就行,無需擴展其他方面的深入學習,教學中也沒有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這一條,因此不用開展研究性學習。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教師部件要發(fā)揮教學功能,傳授知識和技能,更要提升教育深度,讓學生領會方法。在其中提升其科學素養(yǎng)和價值觀。此外,還應當讓其多多地去自主探索,通過實踐學習知識。
2教學方法
開展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應當要結合各個學科自身的特點,教師的重點要關注在問題的情景的創(chuàng)建上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合研究性學習,讓學習變成一個探索,研究的過程,不要斷地去探索研究新知識,著重注意下面這幾個方面:
2.1注重過程
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新穎且具備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在其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調動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其主動探索,實現(xiàn)思維方式的轉變,提煉出更優(yōu)的學習方式。
2.2注重應用
應用更夠將課堂教授的知識技能運用付諸實踐,增加學科中的實踐問題,近距離接觸自然社會,讓知識體現(xiàn)在實踐中,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社會問題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精神。
2.3注重參與
在研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的教主體,教師在其中則扮演者輔助和指導的角色,不在具備絕對的權威,學生也不僅僅機械的接受,而是共同參與其中,加強了知識的探究性,獲得理智和情感的體驗。在課堂上面教師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協(xié)作,學生將自己整理出的問題作出總結,才能自己得出結論。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將課堂的所有時間視作講授的時間,應當預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讓其自己思考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在旁觀察,必要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和糾錯,引導學生去探索研究,從而獲得新的知識。
3課題學習方式
課題學習的這種方式即教師將知識,教學內容處理加工過后,將其轉化為課題的形式,并且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學習知識。課題學習的方式可以劃分為明確課題,學生探索與總結反思三個階段。
3.1明確課題
高中的教材可以將每一節(jié)的內容劃分為一個課題,教師在處理這些課程的知識時,應當將知識內容進行剖析分割,將知識的產生發(fā)展過程和課題中的丫妞方法展示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自主探索。
3.2學生探索
研究性學習中,重點是自主探索,教師發(fā)揮的是導向性的功能,在其中若學生遇到阻礙,教師則對其進行適當?shù)奶嵝眩屍渚哂忻魑乃悸?,指導其去分析思考,適時給予啟迪和知識的補充,讓學生積極熱情的完成探究過程。
3.3反思總結
總結是學生在探究實踐當中獲得知識,技能的概括,并且運用所學知識金字那個反思深化理解的最佳方式,讓學生在課題研究中對思考方式,尋求適應的方式展開研究,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其中得到鍛煉并提升。
4結束語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對于學生來說,是其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進一步提升的妙方。在其中,學生通過不斷的探究能夠進行自主學,將學到到的東西進行消化理解,更新了以往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思維養(yǎng)成。在教學中值得提倡應用,加強知識探索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陳洪發(fā).用研究性方法進行高中學科教學[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1(s1):5-8.
[2] 趙德榮.研究性學習方式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07(9x):29-29.
[3] 王永名.研究性學習方式引入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初探[J].青春歲月,2012(14):260-260.
[4] 楊靜平.研究性學習方式在高中心理中的運用[J].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5):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