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諺語說:“你需要在口袋里經(jīng)常放兩張字條,一張寫的是‘我只是一顆塵埃,另一張寫‘世界為我而造。”“我只是一顆塵?!闭?,即謙虛;“世界為我而造”者,即自信。諺語閃光處,凸顯兩句話:內(nèi)信于心,外謙于人。
君不見,無論是從湖畔花園走出嶄新天地的馬云,還是坐在合歡樹下思考生死的作家史鐵生,都是信謙兼?zhèn)涞娜?,最后都成為各自領(lǐng)域的翹楚。何也?
自信與謙虛,培育事業(yè)豐收。自信方能夠無所畏懼,謙虛方能夠海納百川。馬云頂住了身邊所有朋友的反對,堅持以“天貓”二字為網(wǎng)絡(luò)超市命名,終獲成功,當(dāng)有記者問馬云成功的秘訣時,他卻答“是團隊的努力和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遇事堅持自己的判斷,獲得成績謙沖自牧,這是馬云的智慧。大凡事業(yè)成功者,必是信謙兼?zhèn)涞娜恕?/p>
自信與謙虛,彰顯人格崇高。缺乏自信,為人猥瑣;缺乏謙虛,為人強梁。自信是人格的強骨粉,謙虛是人格的發(fā)酵劑。在人生低谷的蘇東坡,面對滾滾流逝的江水,欽慕江左才俊,感慨江山如畫,豪興逸飛;屠呦呦身披諾貝爾獎的光環(huán),站在燈火輝煌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向世界宣告“這是團隊攻關(guān)的結(jié)果”,謙卑誠摯。既內(nèi)信于心,又外謙于人,方臻于人格完美。
自信與謙虛,豐富人生歷練。在人生顛簸時,我們能一直微笑著唱嘹亮的趕車謠,把荒無人煙的河谷改造成沃野千里的平原嗎?而登上榮譽的金字塔尖時,我們能不迷失在路邊的鮮花和掌聲中嗎?人生起伏,自信處,貧瘠的土地在奮斗中也會長出金麥穗;謙虛時,站在塔腳也能夠收獲燦爛明媚的陽光。
自信與謙虛,是一對雙生子,密不可分。如果兩者割裂,厚此薄彼,則會導(dǎo)致失敗、留下遺憾。項羽有自信,面對東游會稽的秦始皇,發(fā)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壯語,但又驕傲自大,最終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李白讀到崔顥的黃鶴樓題詩,謙虛地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留下文壇佳話,卻也未必不是一種文化遺憾。這真令人深思:做事前,要多自信爭??;做事時,要多謙虛思量。
人生就像一次朗讀,有人讀得憋屈壓抑,有人讀得暢達自如。我會將猶太人的兩張字條塞進人生的行囊,內(nèi)信于心,外謙于人,用盡一生來朗讀。如此人生,方才通透靈達,啟迪眾生;如此生命,方才華滿春枝,月圓中天!endprint
中學(xué)生天地·高中學(xué)習(xí)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