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人民醫(yī)院(454950)孫有保
帕金森是臨床一種非常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以老年人為高發(fā)病群[1]。本組實驗特意選取68例帕金森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就普拉克索與美多巴的治療效果展開對比探討,從中說明普拉克索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1年內(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共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女性19例,男性15例,平均病程為5年,平均年齡為64歲;對照組女性17例,男性17例,平均病程為4年,平均年齡為67歲,兩組患者的數據均無明顯差異,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對照組用美多巴治療,用法:初始劑量:每1片/次,3次/d,以后每周的日服量增加1片。待患者癥狀有所改善后可進行維持治療,連續(xù)治療(3個月)。②觀察組用普拉克索治療,用法:初始劑量控制在0.125mg,3次/d,從用藥后第2周開始增加劑量至0.250mg,從第三周至第八周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癥狀程度增加藥物劑量至0.500mg,3次/d。待患者癥狀有所改善后可進行維持治療,連續(xù)治療(3個月)[2]。
附表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詳細記錄數據并對比。其中顯效:經UPDRS量表檢測下降率大于61%,癥狀明顯改善;有效:與治療前相比,UPDRS量表檢測下降率在31%~60%之間,癥狀有所減輕;無效: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無任何改善或加重,UPDRS量表檢測下降率小于30%[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專門編制的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實驗數據,計數資料描述過程中用X2檢驗,用%表示,數據組間差異顯著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經不同方法治療后,觀察組帕金森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帕金森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53%,兩組對比,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較好,數據差異比較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帕金森發(fā)病時大部分患者首發(fā)癥狀是一側患肢的震顫或活動受限,病情緩慢進展累及對側患肢[4]。其病因尚不明確,藥物治療依然是臨床對帕金森病治療的首選方法,其目的是控制患者運動癥狀,改善臨床癥狀,緩解病殘功能[5]。為此,本組實驗對比分析了普拉克索和美多巴兩種藥物,其中前一種藥物治療時取得了較高的效果,且不良反應小,具有較強的用藥優(yōu)勢。普拉克索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一種,該藥物進入人體后,通過興奮紋狀體的多巴胺受體來緩解運動障礙,以起效快、不良反應小、抗抑顯著的特征,能夠有效提高帕金森疾病的治療總有效率。美多巴能夠使大多數左旋多巴不能到達基底神經節(jié),并且外周產生的多巴胺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其總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結合本組實驗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53%,差異顯著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數據足以說明: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的效果遠遠高于美多巴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臨床對帕金森患者應用普拉克索治療,療效顯著,且方案安全性高,故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