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河南省安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九科 安陽455000)
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對比
王曉偉
(河南省安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九科 安陽455000)
目的:探討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60例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0例。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恩替卡韋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累計生存率及不良反應情況。結(jié)果: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各指標均明顯下降,用藥3個月、6個月及1年時兩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評分下降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2年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2年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相當,這兩個方案均適用于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患者,但聯(lián)合用藥遠期療效優(yōu)于單一用藥,且價格相對合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
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是指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失去代償能力并逐漸累及其他組織器官,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門靜脈高壓等臨床癥狀及體征,甚至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原發(fā)性肝癌等嚴重并發(fā)癥,病死率高[1]。臨床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病毒,阻止病情繼續(xù)進展為主要目的[2]。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以及恩替卡韋均為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本研究旨在探討拉米夫定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60例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0例。觀察組:男75例,女 55例;年齡 36~68歲,平均年齡(46.31±3.16)歲;病程 3~7 年,平均病程(5.09±2.96)年。對照組:男80例,女50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46.35±3.21)歲;病程 3.5~7 年,平均病程(5.11±2.7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均符合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對治療藥物過敏者,合并肝癌和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腎功能不全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護肝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拉米夫定(國藥準字H20123047)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國藥準字H20080364)治療。給藥方法:拉米夫定100 mg/次,口服,1次/d;阿德福韋酯10 mg/次,口服,1次/d。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恩替卡韋(國藥準字H20120038)治療。給藥方法:恩替卡韋0.5 mg/次,口服,1次/d。所有患者均連續(xù)用藥2年。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3個月、6個月、1年及2年各時段相關(guān)指標水平、Child-Pugh評分。(1)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水平:空腹抽取研究對象靜脈血4~5 ml,離心分離血清,取血清在Hitachi 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檢測,試劑盒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HBV-DNA水平:空腹抽取研究對象靜脈血3~4 ml,離心分離血清,取血清采用羅氏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病毒載量系統(tǒng)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3)Child-Pugh評分:根據(jù)患者血清 TBIL、ALB,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肝性腦病有無,腹水有無等進行綜合判斷,總分≤6分為A級,7~9分為B級,≥10分為C 級[3]。(4)HBeAg陽性情況。用藥1年時,兩組均出現(xiàn)1例死亡,用藥2年時,觀察組出現(xiàn)3例死亡,對照組出現(xiàn)2例死亡,進行統(tǒng)計分析時予以排除。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guān)指標及Child-Pugh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均明顯下降,用藥3個月、6個月及1年時兩組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評分下降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2年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guān)指標及Child-Pugh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相關(guān)指標及Child-Pugh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2年后比較,#P<0.05。
時間 Child-Pugh評分(分)對照組 觀察組ALT(IU/L)對照組 觀察組AST(IU/L)對照組 觀察組治療前用藥3個月6個月1年2年9.28±1.36 6.18±1.34*5.39±2.06*5.01±2.56*4.69±1.78*9.24±1.43 5.96±1.11*4.97±2.13*4.68±2.47*3.22±1.61*#120.9±21.3 94.1±22.9*71.5±28.3*50.2±25.6*47.8±22.7*121.1±22.6 93.8±21.7*69.9±26.7*48.7±23.1*37.6±15.2*#109.8±17.9 86.9±17.1*61.3±20.1*54.7±12.7*50.3±15.7*110.4±18.1 88.4±17.2*60.7±23.5*51.9±14.4*38.6±15.9*#
2.2 兩組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2年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比較(
表2 兩組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2年后比較,#P<0.05。
時間 n HBV-DNA(1g copiea/ml)對照組 觀察組HBeAg 陽性[例(%)]對照組 觀察組治療前用藥3個月6個月1年2年130 130 130 129 128/127 7.06±2.05 5.08±1.76*3.46±0.79*2.59±1.56*2.41±1.14*7.09±2.01 5.32±1.59*3.77±0.81*2.83±1.24*1.65±0.91*#87(66.92)85(65.38)*79(60.77)*71(55.04)*64(50.00)*86(66.15)82(63.08)*77(59.23)*70(54.26)*58(45.67)*#
肝硬化是指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jié)節(jié)為組織學特征的進行性慢性肝病[4]。臨床分期包括代償期、失代償期等,前者無癥狀或癥狀較輕,而后者則癥狀較明顯、并發(fā)癥多、病情重,抗病毒是臨床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以核苷(酸)類似物最為常用,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5~6]。拉米夫定為由FDA批準的第一個應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可進入病毒DNA鏈,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用藥半年后易出現(xiàn)耐藥。阿德福韋酯為嘌呤類核苷酸衍生物,可結(jié)合HBV聚合酶,達到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臟功能的目的,且耐藥性低,但該藥起效慢。高曉紅等[7]報道,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可長期有效地抑制HBV-DNA的復制,降低耐藥性,緩解病情發(fā)展,且藥物安全性好。恩替卡韋屬于第三代藥物,其在體內(nèi)經(jīng)磷酸化后轉(zhuǎn)化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形式,發(fā)揮抑制HBV多聚酶和逆轉(zhuǎn)錄酶作用,從而進一步抑制HBV復制,但價格相對昂貴,大部分患者家庭無法長期承擔[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經(jīng)治療后,兩組患者各指標均明顯下降;用藥3個月、6個月及1年時兩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情況、Child-Pugh評分下降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2年后,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相當,這兩個方案均適用于失代償乙肝肝硬化患者,但聯(lián)合用藥遠期療效優(yōu)于單一用藥,且價格相對合理,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王偉新.拉米夫定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33):31-33
[2]陳鵬飛,王曉旦,李學海.替比夫定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5):124-125
[3]翟學敏.乳果糖治療對輕微肝性腦病患者血氨、肝功能及CHiLd-puGH評分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8):63-64
[4]馮因克,劉亞敏,陳啟龍.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29):28-31
[5]古川,宋美怡,孫文靜,等.2016年肝硬化領(lǐng)域基礎(chǔ)與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7,25(1):5-8
[6]歐陽雅博,李慶,魏飛力,等.慢性肝病患者拉米夫定耐藥毒株突變模式特征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7,31(1):31-34
[7]高曉紅.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84例10年臨床分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16,26(3):150-152
[8]周素敏,高普均,張延軍,等.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相關(guān)性肝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7,11(1):12-16
R512.6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04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