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引入:
“我會做團團最喜歡的紅燒蹄髈、回鍋肉、炸醬面;講他最愛聽的神話故事,唱小曲哄他睡覺……手機和網有啥子好耍嘛?我就是想不通呀!”近日,重慶的何奶奶想要接孫子過暑假,但孫子卻不肯來,理由是奶奶家沒有wifi和手機。何奶奶遇到的問題在當下并不少見,孩子的暑假生活只能被手機牢牢占據嗎?電子產品是如何影響親情的?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
老師觀點
聞蘭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購買了電腦,并聯上了寬帶網,使21世紀的學生處于網絡時代。網絡時代,每個學生不可避免地接觸網絡這張網。生硬地阻止不可取,對學生用網宜疏不宜堵。我的觀點是,網絡時代的來臨,并不是洪水猛獸,我們也不用談“網”色變。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防患于未然,對學生開展正確的網絡道德教育,進行正確的網絡認識和利用網絡的引導,防止上網成癮。那么,這些祖國的花朵定會在網絡這塊新土壤中身心健康地成長,綻放出燦爛奪目的花朵。
大編有話說
網絡與親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更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孩子更傾向于網絡世界,其實折射出來的是大人對孩子陪伴和關注的缺失。小孩子沒有控制力,缺乏判斷,而家長身為第一監(jiān)護人要學會引導,多留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想法,多與其交流溝通,多帶著孩子參與一些戶外活動。這樣既能讓孩子增長見識,鍛煉身體,又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家人對他的關愛。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打開方式”接觸網絡世界。
網友觀點
wifi與手機劃出的親情代溝
@放FC:這是時代的無聲隔膜,也是隔代之間又一次的情感撞擊。現在的孩子覺得空調、wifi、西瓜才是夏天最幸福的標配。
@世界本我之境:我們小時候過暑假,沒有手機和wifi,卻可以和小伙伴開心地奔跑,玩跳房子、捉迷藏、扔沙包、跳皮筋……現在的孩子,童年只剩手機和iPad這類電子產品了。
@虎賁主人:現在的孩子們已經“消費升級”了,哄孩子的老方法留不住他們。孩子生活在這個信息時代,吃什么,玩什么,學什么,都需要跟上,不然他會成為“時代的孤兒”。老奶奶什么也沒做錯,只是歲數大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電子產品面前,親情如何不“掉價”?
@365愛寶貝:“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焙⒆映撩杂陔娮赢a品,父母有很大的責任?,F在很多年輕家長,邊帶孩子邊玩手機,或者直接給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玩半天。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灌溉和關愛,希望年輕的父母都能走點心,用心與孩子溝通,陪伴他成長。
@薛雙專:現代的孩子不大可能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但家長不能縱容孩子沉迷手機。家人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重新建立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我也有話說
親愛的小讀者,你是如何處理wifi、手機與生活的呢?趕緊把你的想法寫下來,為身處網絡世界的小學生正言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