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生
陽城縣山茱萸優(yōu)良單株選育
原新生
(晉城市林業(yè)局,山西 晉城 048000)
筆者在對陽城縣境內散生山茱萸資源進行系統(tǒng)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初選、復選,選出47株優(yōu)良單株。以單果重、1 kg鮮皮重、1 kg干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數、馬錢苷含量和單位面積投影產量為指標,依據此7個標準差和極差進行綜合評分,最終選出山茱萸優(yōu)樹28株。
山茱萸;優(yōu)良單株;綜合評分法;陽城縣
陽城縣是中國山茱萸四大產區(qū)之一,也是北方唯一的山茱萸產區(qū),該地生產的山茱萸色澤鮮紅、干物質積累多,品質優(yōu)良。山茱萸作為陽城縣的優(yōu)勢經濟林樹種,對其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但是,陽城山茱萸目前仍處于半野生狀態(tài),品種多而雜,植株個體性狀變異大,產量低且不穩(wěn),經濟效益不高。因此,在對陽城縣散生山茱萸資源進行系統(tǒng)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山茱萸優(yōu)良單株選育工作急迫而重要。
陽城縣位于山西省東南端,地理坐標為112°01′~112°37′E,35°12′~35°40′N.土壤類型為褐土,植被為油松、礫類闊葉林等天然林及人工經濟林。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1.7 ℃,7月份平均氣溫24.6 ℃,1月份平均氣溫-3 ℃.年平均降水量627 mm,無霜期170 d~195 d,年平均日照時數2 571.3 h.
2.1初選
選擇樹冠飽滿,生長旺盛,單株產量高且穩(wěn)定的單株。要求單株產量大于周圍5株~7株的平均產量,產量年變幅少于20%;果實果形大,肉質厚,出皮率高,果肉與果核容易剝離,成熟期果肉不易糊化;單位面積產量高且無病蟲害。
利用GPS確定選定單株的位置,記錄其海拔、坡位、坡向,調查土壤的基本情況,測量樹高、樹冠、樹齡及果實基本數據,并拍照。
2.2復選
復選的優(yōu)樹單株產量和單果重要高于初選優(yōu)株平均數的20%,出皮率高于初選優(yōu)株平均數的10%,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初選優(yōu)株平均數的20%.此外,有特殊性能(如,早熟、晚熟,果實特別大或風味極好)的優(yōu)株也可入選。
2.3決選
將復選出的47株優(yōu)樹通過嫁接繁殖,定植在生長條件相似的地區(qū)進行無性系測驗。試驗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株行距為3 m×3 m,設3次~4次重復,每小區(qū)12株。
3.1初選
在陽城縣蟒河鎮(zhèn)、橫河鎮(zhèn)、東冶鎮(zhèn)等地開展初選工作,共初選出優(yōu)樹128株。其中,蟒河鎮(zhèn)60株,橫河鎮(zhèn)43株,東冶鎮(zhèn)25株。初選山茱萸主要經濟性狀見表1.
表1 初選山茱萸主要經濟性狀
3.2復選
在初選的基礎上,復選出47株山茱萸優(yōu)樹進行無性系測驗。復選山茱萸主要經濟性狀見表2.
3.3決選
通過調查和測定無性系優(yōu)樹3a的經濟性狀、綜合性狀、內含物,選擇了山茱萸單果重、1 kg鮮皮重、1 kg干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數、馬錢苷含量和單位投影面積產量7個指標,其基礎值及標準差見表3.
表3 山茱萸各性狀指標的基礎值及標準差
采用綜合評分法,將山茱萸優(yōu)樹各個性狀的極差的十分之一作為評分等級,在各性狀的基礎值上分別賦予1分~10分,確定山茱萸各個性狀的評分標準,見第29頁表4.
根據表4所建立的綜合評分標準對每株候選優(yōu)樹進行打分,將各性狀的得分進行求和,得到每株候選優(yōu)樹的總分,見第29頁表5.
表2 復選山茱萸主要經濟性狀
表4 山茱萸各性狀指標的評分標準
表5 山茱萸候選優(yōu)樹得分值
對候選優(yōu)樹得分進行K-S檢驗,p=0.860(大于0.05),說明候選優(yōu)樹得分服從正態(tài)分布。按照候選優(yōu)樹得分的平均分數進行單樣本平均數假設檢驗,確定顯著低于平均分數的上限值G為28,并將大于此值的候選優(yōu)樹確定為優(yōu)樹。
式中:G——優(yōu)樹得分的平均值;
σ——優(yōu)樹得分的標準差;
n——優(yōu)樹株數。
在47株候選樹中,將得分大于28分的候選樹確定為優(yōu)樹,共入選28株,入選率為59.5%.入選優(yōu)樹見第34頁表6.
陽城縣山茱萸資源豐富,品種雜多,長期處于野生狀態(tài)的山茱萸種內變異性狀復雜,其產量、抗性、內含物含量差異較大。筆者通過對陽城縣山茱萸資
表6 入選優(yōu)株
源進行調查和收集,根據其生物學特征、產量、內含物含量和抗逆性等主要指標進行單株選優(yōu)。經過初選、復選,選出47株候選優(yōu)株,通過嫁接,進行對比試驗和區(qū)域試驗。選擇山茱萸單果重、1 kg鮮皮重、1 kg干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數、馬錢苷含量和單位投影面積產量7個性狀,利用這些性狀的平均值、極差、標準差確定山茱萸各個性狀的評分標準,然后將各性狀的分數相加,求得總分。用K-S檢驗法確定低于候選樹均值的顯著下限值,共選出優(yōu)樹28株。建立的綜合評分法為山茱萸優(yōu)樹選擇提供了理論基礎,取得了較好的選優(yōu)效果。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是長期自然淘汰和人工培育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綜合評分法選出的優(yōu)株,還需經過多年的栽培和測定,才能進一步確定為優(yōu)良品種,在生產上進行推廣應用。
[1] 黎章矩,錢蓮芳,戴文圣,等.山茱萸優(yōu)良無性系選育.浙江林學院學報,2003,20(4):331-335.
[2] 王勇亮.山西省山茱萸產地及保健食品加工現(xiàn)狀.食品工程,2006(2):23-26.
[3] 徐炳聲.生態(tài)變異在植物分類學和進化中的重要性.廣西植物,1986,6(3):201-216.
[4] 王勇亮.山西省山茱萸產地及保健食品加工現(xiàn)狀.食品工程,2006(2):23-26.
[5] 李善文,吳德軍,梁 棟,等.毛梾優(yōu)樹選擇的研究.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14(2):81-86.
[6] 白成科,王喆之,鄭 鵬,等.高產優(yōu)質山茱萸新品種“石磙棗1號”的選育及品種特性.中藥材,2009,7(32):1 017-1 020.
[7] 張?zhí)m桐,袁志芳,杜英峰,等.山茱萸的研究近況及開發(fā)前景.中草藥,2004,35(8):952-955.
SuperiorIndividualPlantsSelectionofCornusOfficinalisinYangchengCounty
YuanXinsheng
(JinchengForestryBureau,Jincheng048000,China)
47 superior individual plants were selected through primary election and second election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Cornusofficinalisresources in Yangcheng County.Finally,28 superior individual plants were selec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range of 7 indexes such as single fruit weight,fresh tare of 1 kg fruit,dry weight of 1 kg fruit,the content of soluble solids,fruit shape index,the content of loganin and yield per unit shadow area.
Cornusofficinalis;Superior individual plants;Comprehensive scoring method;Yangcheng County
S567
A
1007-726X(2017)03-0027-04
2017-04-19
原新生(1963— ),男,山西晉城人,1986年畢業(yè)山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