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赟
【摘要】 我國的基礎教育已進入核心素養(yǎng)時代,本文試從把課堂帶到美術展覽中去,將展覽中的美術內容再與課堂結合,在教學中用問題教學方式,教學從灌輸式的“知識傳遞”到組織評價的“知識建構”轉變,設計、提出問題的情境,選擇、獲取知識與技能,再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美育 觀展 問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9-159-01
0
一、問題教學實踐的思考
美術高考發(fā)展到現在,目前除了個別專業(yè)院校會考察美術論文寫作,依舊主要依據素描、色彩、速寫和設計基礎為考試評價指標,這些科目都是造型美術的基礎,是以繪畫技能為主的訓練教學。我認為,教學需要從灌輸式的“知識傳遞”向組織評價的“知識建構”轉變,問題教學就是這樣的轉型。事實上,美術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一直存在,一是師生比例差距大,很多學校一位老師要帶三四十位學生,不得不需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只不過教學上注重灌輸,少于組織問題情境、協助解決問題及落實評價,學生的主動權未能形成有效的主題能動性,去自主探究;二是美術學科的技能特點決定學習需要長期、耐心實踐,即自律探究。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問題教學就是以任務驅動,組織問題情境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有了問題情境,教師幫助學生“知識建構”,本文用圖1來表示。
在問題教學的基本框架中:提出問題情境(教師組織問題情境或學生發(fā)現問題),到選擇、獲取知識與技能,再到解決問題(教師協助學生),這三個基本階段,我們可以分類歸納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這些行為可以靈活實踐到不同階段。學生方面:A自主探究(對問題分析、了解,獲取知識與技能,實踐練習);B展示(展示運用圖像、文字、符號等元素的內容,分析問題或者解釋問題);C自主評價(在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自主評價)。教師方面:A:提出問題情境(組織問題情境或者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B示范(演示技能操作等一定的活動、行動、態(tài)度);C呈示(借助各種靜態(tài)的教學手段,如利于解決問題的掛圖、模型、視頻、標本等相關資料);D評價(對學生在各個過程中進行評價)
筆者在問題教學實踐中,為了組織和協助學生,設計了“我來上講臺(系列)”,設計問題情境,和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用文字或者圖像軟件歸納好,例如在本學期的外出觀展式學習安排中,設計了《我來上講臺——觀展式學習心得》,我和學生營造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并建議問題解決方法,并留好時間讓學生自主準備,在展覽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返回校反饋出來,以下是具體的教學探究。
二、提出問題(觀展前)
(一)問題的背景
首先是學生的學情特殊,高一學生美術視野有限,對美術門類的了解多局限于國、油、版幾類繪畫,對雕塑、設計、裝置、實驗藝術等接觸不多;其次,廣州美術學院本科專業(yè)設計齊全,展覽內容豐富,因此在觀展前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問題即方向,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問題的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美術的門類具體有哪些,二是感興趣的展廳里即自己負責記錄的展廳里有哪些類型的作品,三是觀展中有哪幅作品最喜歡,理由及特點是什么。
(三)問題解決方法的結構
結合學生學情提出以上問題,就需要及時引導解決方法,問題解決方法有先后順序之分,類似金字塔結構,首先第一層是方向性問題,即如何參觀展覽,明確參觀的目的,第一是欣賞,馬克思曾說過,“如果你想獲得藝術的享受,那你首先要做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藝術修養(yǎng)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欣賞的過程中習得;第二是將別人的優(yōu)點借鑒到自己的美術學習中,諸如構圖法則、色彩搭配等美術形式。其次是如何欣賞美術作品,要站在“美”和“創(chuàng)新”的角度上欣賞美術作品,“美”氛圍形式美和內容美,形式美有構圖美、材料美、色彩美,肌理美、功能美、技法美等等,內容美是其表達的思想情感引起的共鳴,比如正能量、觸景生情等,以上還不夠,具有自己的特點,達到創(chuàng)新是更高層次。最后是如何分享學習結果,即通過通過何種形式做總結,筆者將學生分成十組,每組成員負責一個展廳的觀展記錄和總結,需要一個重點,合作解決以上三點問題,并通過兩種形式做總結,一是在參觀返回后,要求每組代表在課堂中剛上講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觀展過程中的記錄和總結,二是組織觀后回憶速寫畫展。
三、分析問題(觀展中)
在前期的提出問題,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后,讓學生到展覽現場中觀展式學習是讓學生自主分析問題,主要分為兩步驟,首先學生以小組形式以此參觀,每人做好筆記和記錄,最后集中到小組負責的展廳中,和教師一起談論、交流,教師解說。
四、解決問題(觀展后)
觀展返回后,適當安排時間給學生整理,在下節(jié)課中,讓學生自己做總結和籌劃回憶速寫畫展。
(一)學生自己上講臺
每組安排代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觀展前的三個問題作解答,教師作補充及點評。
(二)觀戰(zhàn)后回憶速寫畫展——最美麗的觀展瞬間,將觀展時的抓拍瞬間,回憶起來畫作速寫作品,在班級里展出,做到既動腦去欣賞又動手去實踐,將在觀展中感悟到的再表現出來。
五、結語
學習并借鑒他人是美術學習的重要方法,觀展式美術學習既提高學生的美術視野,又能引導學生產生興趣,是美術學習中值得再探究的方法,如何將觀展式學習問題教學方法最大效益使用好,或者是問題教學探究式要做到立足學生,發(fā)掘教育特色,實現以美育人的核心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鐘啟泉.問題學習:新世紀的學習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6.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及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解讀為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