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教學目標:1.觀察圖畫,閱讀文字,學習閱讀繪本的方法。2.按照一定的句式練習說話,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3.讀懂繪本要表達的內(nèi)容,正確調節(jié)情緒,不用暴力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按照一定的句式練習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謎語:兩株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揭示謎底:手,引出課題。
二、觀察封面
1.出示封面,齊讀題目,板書課題。
2.觀察封面,步步追問:封面上畫了什么?(手)有些什么樣的手?(從手的大小、顏色、姿勢、穿戴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練習帶“有”的句式,投影出示:這些手有……有……有……)
小結繪本閱讀方法:觀察圖畫。
三、閱讀繪本
1.請學生讀第3頁上的文字:手可以用來問好,與人交流。
揭示:哦,原來這幅圖上畫的各種各樣的手是在問好呀。我們一起揮起小手向前后左右的同學問好吧———你好?。ü膭钣貌煌Z言說)
小結繪本閱讀方法:關注文字。
2.請學生讀第2頁上的文字:我們的手,有大有小,形狀不同,顏色也不太一樣。用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指導學生朗讀)
3.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除了問好,你平時用手做了哪些事情呢?繪本里寫了手可以做哪些事情?請到繪本中快速找一找吧!
(1)你找到了幾處?分別是哪幾頁?(找得又快又準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方法)
小結繪本閱讀方法:跳讀法,并簡單介紹跳讀法。
(2)手可以做哪些事情呢?讓我們先來讀讀第4頁上的文字吧。
師:那么我們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就是:手可以用來()。
提煉方法:選取關鍵詞。
(3)手還可以用來做哪些事情呢?讓我們就用這樣的句式向大家介紹吧:手可以用來()。(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分類板書)
4.手的作用這么多,請你用下面的句式將手的作用介紹給大家。
投影出示:手的作用真多呀。它可以用來……可以用來……還可以用來……
5.出示P6、P11、P19、P28,請學生談談發(fā)現(xiàn)。
四幅圖上的文字都講了同一個內(nèi)容:手不能用來打人。
(1)出示四幅圖上的文字,引導學生分析,它們是怎么寫的。指名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
(2)學生交流。
(3)教師點撥:這四幅圖都表達了同一個內(nèi)容———手不能用來打人,但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主要是中間起連接作用的詞不一樣———有的用了表示肯定意思的“是”和表示否定意思的“不是”,有的用“但”或“而”讓意思發(fā)生了轉折,有的用“因為”說明了原因。
(4)你能不能說幾句話,用上這些連接詞,把意思表達得清楚、準確呢?
投影出示:手是用來……是用來……是用來……而(但)不是用來……因為……
小結繪本閱讀方法:學習表達。
6.你在生活中打過人嗎?是因為什么打人呢?
(1)是的,生活中因為無法緩解自己的情緒,會想打人,就像他倆一樣。(播放視頻:因下棋悔棋發(fā)生爭執(zhí)而打人)
(2)怎么辦呢?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緩解不良的情緒呢?學生交流。
(3)繪本告訴了我們一些方法,我們一起讀讀吧。
四、拓展延伸
師:《手不是用來打人的》選自《兒童好品德》系列讀物。《兒童好品德》系列讀物共四本,另外三本分別是《細菌不是用來分享的》《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尾巴不是用來扯的》。我們學校的閱覽室購進了整套書,同學們可利用今天學到的閱讀繪本的方法———觀察圖畫、關注文字、學習表達,讀讀另外三本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