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忠
季節(jié)變換,免疫力差的人容易出現(xiàn)哮喘,它不僅影響人們的呼吸,還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不便,對女性的影響更嚴重。《歐洲呼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會推遲女性懷孕的時間,影響女性生育。
那么中醫(yī)對防治哮喘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呢?答案是有的。《黃帝內經》講:不治已病治未病。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所謂的三伏灸是指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用藥膏敷貼相應的穴位,對頑固性疾病或老病能起到除根的作用,對哮喘自然也有奇效。
三伏灸不適用所有人所有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人體受陽氣溫煦,腠理疏松、氣血暢通,此時通過溫經散寒的中藥進行灸法調理,容易使藥性深達臟腑,在其他季節(jié)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
清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張璐在《張氏醫(yī)通》中就已提到用三伏灸,這是關于三伏灸最早的一個詳細記載,但是由于甘遂、細辛兩味藥都是有毒的,所以,這個方法必須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
現(xiàn)在,很多醫(yī)院都開設了冬病夏治的“三伏灸”門診,有此需要的朋友盡量到醫(yī)院去做。
但請一定先找醫(yī)生辨別診斷,看是否適合做,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該療法,比如孕婦、心臟病患者、陰虛火旺體質者、皮膚嚴重過敏的人都不適合“三伏灸”的治療。
另外,三伏灸也不是包治百病的。
魯迅先生治哮喘的秘招
三伏灸的方法雖然很好,但很多女性朋友聽我介紹了這個方法,都面露難色,三伏灸要按時去醫(yī)院,既不舒服又不好看,還是不要啦。那么,到底有沒有一種在家就能操作的簡單方法呢?有,這個方法的來源,還得從幾年前我看的一本書說起。
當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是周海嬰先生回憶他與父親的《魯迅與我七十年》。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拳拳深情,尤其《父親為我治病》一節(jié),感人至深,至今留有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都認為,魯迅是反中醫(yī)的,他在自己的文章里也確實對中醫(yī)提出過很嚴厲的批評,但看了周海嬰先生的著作后我才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其實并不反中醫(yī),他所反對的是庸醫(yī)。
幼年時,周海嬰先生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在書中他介紹了一種治療哮喘病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覺得非常符合傳統(tǒng)的中醫(yī)方法,在臨床上也使用過,效果非常好,周海嬰在文中說:
“我得的這種哮喘病,每在季節(jié)變換的時候發(fā)作。一犯起來,呼吸困難,徹夜不眠……但以上兩種方法,都不如芥末糊的功能來得神速。這似乎成了父親對付我哮喘病的一張王牌。說起來也很簡單,用一個臉盆,放進二兩芥末粉,沖入滾燙的開水,浸入一塊毛巾,待芥末汁浸透以后,父親便用兩雙筷子插入毛巾,以相反的方向絞去水分,以我能夠忍耐的溫度為準,熱敷背部,上面再用一塊干毛巾蓋住,十幾分鐘后撤去,此時背部通紅如桃,稍一觸及頗感疼痛。經過這一番熱敷,感到呼吸大為通暢,而且又困又乏,緩緩睡去,往往可以睡個通宵。這種方法不知由誰介紹,其療效大好,屢試不爽,但有時哮喘劇烈,此法仍不奏效,父親就直接用二三兩芥末,加涼水和勻,如‘安福膏一樣涂在布上,貼在背部。此糊雖涼,但越敷越熱,刺癢灼熱,頗不可忍。時間也以十分鐘為度,若時間稍過,則背部灼出水泡,如開水燙傷一般。這樣氣喘雖緩,但卻要吃另一種苦頭了,因此父親一般不輕易采用?!?/p>
這個熱敷背部的方法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治療哮喘的方法。在臨床上,這個方法不僅能夠治療哮喘,對很多疾病也有明顯療效。它主要適用于兩類疾病:
一類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另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jié)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用毛巾敷貼后,身體會有刺癢、灼痛的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說明所貼藥物已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每個人的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以能耐受為度,忍受不了要及時取下藥膏,用溫水輕輕擦拭。臨床上,我發(fā)現(xiàn)大約有不足5%的敏感人群,使用后皮膚可能會起水泡。為防止感染,起泡后一定不要抓破。
采用此療法的當天以及次日,最好不要吃生冷、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食牛羊肉、無鱗魚、鴨、鵝、花生及煎炸食物等發(fā)物。
哮喘患者在生活中要養(yǎng)成以下習慣,對緩解和治療此病會有所裨益。
第一,養(yǎng)成隨時飲水的習慣。
晨起后、晚睡前,喝上一杯溫開水,白天更要多喝。哮喘發(fā)作時,呼吸加快,出汗較多,體內水的需求必然較正常人多,如果飲水不足,容易引起機體缺水,繼而會致使氣道內分泌物變得黏稠,難以順利噴出,呼吸道受阻,加重缺氧癥狀,排痰也會困難。因此,有必要養(yǎng)成多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第二,學會腹式呼吸。
呼吸時,全身放松,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鼓肚子,呼氣時癟肚子,呼吸要均勻、慢而細長,氣沉丹田,盡可能深呼吸。通過腹式呼吸,可調動中下肺部肺泡,加強呼吸深度,改善肺部的換氣功能與血液循環(huán),促使全身肌肉松弛,減輕支氣管痙攣,緩解喘息癥狀。
第三,堅持散步及慢跑。
改善和增強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能有足夠的活動,有效地增強肺組織彈性,提高肺泡張開率,從而增加肺活量。鍛煉時,全身都處于放松狀態(tài),小支氣管痙攣亦隨之緩解,哮喘癥狀也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