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今年6月以來,新華社國際部英文播發(fā)稿件中有262條被國際知名媒體和各國及地區(qū)最有影響力媒體采用,其中42條被諸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聯(lián)社、彭博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這樣的國際知名媒體采用。經(jīng)過梳理和分析,摸索到一些被外媒采用稿件的規(guī)律。結合這些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組織報道,不僅可以提高英文稿件的落地率,更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的話語權,提高中國話語影響力。
一、主動策劃、加強議題設置:言論性稿件頗受外媒關注
今年上半年被國際知名媒體采用的42條稿件中,有15條是主動設置議題和以國際重大事件或重要節(jié)點為抓手進行熱策劃和冷策劃的言論性稿件。這些被采用的言論性稿件有以下特點:
1.主動發(fā)聲、敢于發(fā)聲,觀點旗幟鮮明
伴隨著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等黑天鵝事件,逆全球化思潮上揚,國際政治格局走向和全球化前景撲朔迷離,英文報道在此節(jié)點,圍繞習近平主席在冬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精神撰寫播發(fā)了《評論:黑天鵝事件無法逆轉全球化》(Commentary: Not to allow black swans to derail bullet train of globalization),稿件觀點鮮明、有理有據(jù)、回應關切,點出孤立主義絕非解決全球化不足的良藥,全球化應自我升級紓困。稿件一經(jīng)播發(fā)就被路透社采用其中大段文章,同時被《紐約時報》轉載。
當美國一意孤行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xié)定,國際部英文室主動策劃,播發(fā)《評論: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使全世界遭受挫敗(Commentary: U.S. withdrawal from Paris accord a global setback)。稿件一針見血地指出,作為第一大經(jīng)濟體的美國這么做完全損人不利己,國際應對氣候變暖努力雖受到重創(chuàng),但大勢不會被逆轉,美國只會內(nèi)外更加孤立。稿件播出后立刻被路透社轉引。
2.重大國際事件及時發(fā)聲,引導輿論
敢于發(fā)聲的同時,把握好時機,緊扣重大國際事件和節(jié)點及時發(fā)聲也是新聞落地的一個加分項。韓國前總統(tǒng)樸瑾惠不顧中、俄等國的反對強行引入美國薩德反導系統(tǒng),不僅危害中、俄等地區(qū)國家的安全而且使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級。樸被彈劾后,政府換屆在即,為朝核半島問題解決和中韓關系發(fā)展提供了一個“窗口期”,國際部英文室抓住這個新聞契機,樸被彈劾消息播發(fā)后不到兩個小時,英文播發(fā)《評論:樸瑾惠的繼任者應在薩德問題上三思》(Commentary: Successor of South Koreas Park needs to reflect hard on THAAD);在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tǒng)前幾個小時,英文播發(fā)《評論;韓國新政府應回歸更具建設性的對朝政策》(Commentary: S.Korea needs comback to more constructive DPRK policy),在新聞事件熱度和關注度最高期,就國際關切問題及時發(fā)聲,引導輿論。稿件分別被彭博社和路透社采用,在國際重大問題上爭奪了話語權。
3.涉華重大問題傳遞中國立場,回應重大關切
風格多變的美國新總統(tǒng)特朗普通過推特多次釋放消極涉華言論,給兩國關系的未來發(fā)展增添了很多不確定性,外媒報道頻頻拋出中美關系危機四伏的論調。在這個節(jié)點,英文對外報道適時發(fā)聲,播發(fā)《評論:對特朗普而言 中美合作永遠是最佳選項》(Commentary: As Trump takes office, cooperation best option for U.S.-China ties, global interests),為中美關系主流和大局定性、定位、定調,避免戰(zhàn)略誤判。在黑暗中等待和摸索的各大媒體,立即捕捉到了這一來自中方的積極信息,稿件播出后先后被彭博社、英國《衛(wèi)報》、路透社等十余家歐美知名媒體采用。其中,彭博社專門稱贊新華社的評論“立論持正,觀點平衡”。稿件還實現(xiàn)“出口轉內(nèi)銷”,被翻譯成中文,被觀察者網(wǎng)、搜狐網(wǎng)等國內(nèi)媒體全文轉載,并刊登在網(wǎng)站首頁突出位置。
4.涉日輿論報道體現(xiàn)中方立場,引導話語權
對日輿論斗爭近幾年來成為英文對外報道的一項重要任務,體現(xiàn)中方立場、傳遞中方聲音、揭批日本右翼各種丑惡行徑的新華社涉日言論性報道一直以來也頗受外媒關注。今年1月,日本APA酒店擺放歪曲歷史書籍。英文及時播發(fā)《評論:誰是日本右翼勢力的幕后金主》(Commentary: Who are the backstage sponsors of Japans right wing forces?)和《評論:阿帕酒店事件只是日右翼罪行的冰山一角》(Commentar: APA hotel incident only tip of iceberg of Japans ultra-right wings history-revising),告誡日本若缺乏對二戰(zhàn)歷史的反省必然會付出沉重代價。稿件播發(fā)后,路透社、新加坡《海峽時報》和香港《南華早報》均采用該文。后來APA酒店在國際輿論壓力下同意撤走右翼書籍。
二、獨家采訪、角度獨特:貼近需求的深度稿件占得一席之地
落地稿件中還有一部分是根據(jù)關切點主動出擊、獨家采訪或角度獨特、你無我有的稿件。
隨著沙特與美國關系出現(xiàn)動蕩,經(jīng)濟和政治上尋求多元化的沙特選擇了“向東看”,因此沙特國王3月份中國之行備受關注。國際部主動出擊聯(lián)系,獨家專訪了沙特駐華大使,播發(fā)了《專訪:沙特駐華大使說“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沙特2030愿景》(Interview: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lps Saudi Arabia realize "Saudi Vision 2030" --ambassador),稿件權威且獨家發(fā)布,傳遞了沙特高層發(fā)展對華關系的意愿,稿件一經(jīng)播出即被法新社采用。endprint
無獨有偶。合肥電子展中機器人記者佳佳對話美國著名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一時引起轟動。英文報道跳出事件本身,從人工智能對未來新聞業(yè)的影響入手,撰寫播發(fā)《特寫:中國機器人或將改寫新聞業(yè)》(Feature: This Chinese robot could revolutionize journalism)。稿件站位更高,角度獨特吸引人,被彭博社采用?!缎侣劮治觯褐袊孔訉嶒炓饬x深遠》(News analysis: Landmark sucess of Chinas quantum experiment is farreaching) 一經(jīng)播發(fā)就被路透社采用,究其原因也是發(fā)現(xiàn)稿件獨家采訪了量子專家,對該重要新聞事件及其影響進行了權威且深入淺出地解讀分析,做到了人無我有。
三、創(chuàng)新領導人高訪報道:助推落地率
中國日漸走入世界舞臺中央,中國領導人的活動以及在重大國際或涉華問題上的磋商及表態(tài),是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成為稿件落地的一個“富礦”。值得一提的是,英文對外報道打破條條框框,創(chuàng)新領導人出訪報道,根據(jù)新聞傳播規(guī)律,稿件突出新聞熱點和輿論關注點,并采用滾動發(fā)稿的方式加強時效,助推了新聞落地率。今年來被國際知名媒體采用的42條稿件中,有18條是涉領導人報道。
習近平主席7月3日出訪俄羅斯之前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英文報道首先從六千多字的長文中,摘取海外受眾最為關注的內(nèi)容,并按照不同主題編發(fā)消息,包括中俄反對在韓部署薩德、中俄經(jīng)貿(mào)合作等,稿件被路透社、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新加坡《海峽時報》、《韓國先驅報》網(wǎng)站等國際和地區(qū)主流媒體采用。
7月3日晚習主席會見普京,英文報道在穩(wěn)妥把握基調的前提下,突出中俄在薩德問題上的一致反對立場,稿件被法新社、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采用。7月6日,習主席會見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英文報道在突出中國立場前提下,就當前備受國內(nèi)外受眾關注的中韓關系、朝韓關系,朝鮮半島無核化等熱點、焦點問題摘發(fā)四條快訊并滾動發(fā)稿。稿件一經(jīng)發(fā)出即被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國外主流媒體采用。
過去幾年,策劃力和創(chuàng)新力帶動新華社國際部英文對外落地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大改善了“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問題。通過不斷積累英文報道落地的經(jīng)驗,國際部提高了英文報道的質量,掌握了話語權,增加了主動權,并提高了落地率,增強了影響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