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
摘要:地理的興趣來源于生活,地理教學是生活的歸納和總結升華,地理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實際經(jīng)驗和實驗結論出發(fā),學會分析和解決地理課堂相關的一切問題,尤其是注重將地理知識回歸于實際生活,為地理教學資源服務。本文就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出高中地理學科“生活化”教學設計的思考,旨在讓知識“走近”學生,貼近學生生活,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06-01
Abstract: geography of interest comes from life, geography teaching is the ind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sublimation of life, geographical life-oriented teaching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geography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conclusion, learn to analyze and solve all problems related to geography classroom,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geographical knowledge back in real life, services for geography teaching resources.Based on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a reflection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design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aiming at making knowledge "close" to students and their lif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
Key words: high school;Geography;"Lifestyle";The teaching design
地理教育是能夠與生活實踐密切結合的教育內(nèi)容,新課程大綱改革之后,現(xiàn)代化的高中地理教育提倡以人為本,高中地理老師在,生活化教學實施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尊重高中生的地理學習體驗。地理生活化教學實施,是一種對于地理生活世界,和地理實踐教育的整合,地理生活化教育是為了能夠讓高中地理教育真正回歸生活的教育方式,是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改革基礎地理學習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
1、貼近學生生活,提高地理信息能力
在對學生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所采用的地理教學方法非常重要。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地理課程學習的熱情。因此,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如果地理教師對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就有利于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信息興趣。例如高中必修二的《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實踐》這一教學板塊,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教輔工具,將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要點呈獻給學生,并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案例顯示出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當?shù)氐娜丝?、地理環(huán)境、資源使用等情況做一個登記,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遵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可以對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一教學內(nèi)容,加深自己的認識。另外學生在進行案例分析。信息統(tǒng)計的過程中也會對這一教學板塊的知識進行構建,從而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保證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熱情以及動力。
2、設計戶外教學,培養(yǎng)實踐能力
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目的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整體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關注地理環(huán)境與區(qū)域發(fā)展現(xiàn)狀的習慣等等。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也是教師對地理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的要求。高中地理是一門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基礎性學科。因此,高中地理教學內(nèi)容涉及多個方面,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有許多課題學生無法深入實地去進行研究,因此學生如果想要完成課題的研究,就不得不采用其他的手段來獲取地理知識。學生在參與地理實踐活動中,可以更多的接受新的地理知識,發(fā)現(xiàn)新的地理問題,尋找到新的地理解決方法。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獲得思維方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從而完成地理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素質的要求。
學生的地理實踐活動,并不僅僅可以在室內(nèi)進行,在戶外所進行地理教學依舊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地理教學效果。對于地理現(xiàn)象的測量,是幫助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最佳實踐活動,并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通過對一些地理現(xiàn)象做出實地的觀察,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現(xiàn)象的認識,另一方面對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例如教師在講授“正午太陽高度角” 時,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在陽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運用卷尺在正午時分對旗桿影子的高度做出測量,從而計算出當?shù)啬橙盏恼缣柛叨冉?。通過戶外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將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與教材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可以較為靈活的應用自身所掌握的地理知識,進而培養(yǎng)出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3 落實課后作業(yè),滲透生活理念
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學習的到的知識都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最終也要運用與實際生活中。地理理論知識學習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時為了學生理論知識運用的更好展現(xiàn)。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地理課程教育中同樣適用,教師應該多多讓學生在課后注重地理知識的學習與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布置課后考察功課,讓學生對身邊所涉及的地理知識做一個總結。像這樣的長期課后作業(yè),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毅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學生最后給出的報告會有所不同,相互的交流會促進學生知識面的完善。
結語:本文章的研究目的希望能夠立足于高中地理學科本身特點的背景,以高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為載體和入手點,力圖能夠用完整的生活理念來構建有意義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新的模式,堅持將地理理論教育與地理實踐教育相結合,堅持高中地理課堂與生活化教育相結合,激發(fā)高中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的將地理知識轉化為提升生活品質的實際能力,實現(xiàn)教育和教學的真實目的。
參考文獻:
[1]謝艷.淺議高中地理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途徑探析[J].未來英才,2017,(18):95.
[2]袁哨麗.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打造途徑探討[J].未來英才,2017,(4):48.
[3]孫玲玲,王玉剛,張 麗.淺談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體現(xiàn)[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6,(2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