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你會怎么修改RoboMaster的規(guī)則?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RoboMaster的機器人是否會自主判斷場上局勢作出戰(zhàn)術選擇甚至投降?
楊碩:引入多足或者雙足機器人、將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放入戰(zhàn)場,比如資源島處在一個輪式機器人基本無法到達的位置,或者資源島上的彈丸放在一個保險柜里機器人必須去按密碼才能打開。
靠人工智能自主判斷局勢這是有可能的,我們有在探索,但是真的要進入實戰(zhàn)估計要好幾年以后了。
唐徵羽:RoboMaster比賽作為一個機器人比賽,除了機械設計和控制算法之外更多是鼓勵大家去使用例如計算機視覺、多傳感器融合等技術去完成高難度的任務獲得額外的加成。
目前更多的還是人去操作機器人,短時間內因為學生群體技術不成熟或者硬件條件限制、勝負規(guī)則等因素,可能還不會出現(xiàn)機器人自主判斷場上局勢作出戰(zhàn)術選擇,但是有可能出現(xiàn)根據(jù)讀取到的裁判系統(tǒng)信息,判斷自身機器人情況,做出不同的結構變化這種情況。不過我相信隨著RoboMaster比賽繼續(xù)辦下去,10年、20年也許真的會有機器人自主判斷場上局勢作出戰(zhàn)術選擇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
林博鴻:分出一小塊區(qū)域做一個全自動的機器人,能夠完成一個復雜的動作,從而給隊伍得到強大的Buff加成。做這個全自動機器人的初衷也是想讓比賽更具有技術水平,更能夠體現(xiàn)機器人智能化。
今年的RoboMaster夏令營就在做步兵機器人自動對抗,我相信在未來肯定可以實現(xiàn)。
侯博:雖然目前場地夠大,但那么多機器人擠在里面還是會影響走位,影響機器人技術上的一些發(fā)揮,像打符可以單獨給一片封閉空間,但對于同一輛車開放時間有限,而開啟的條件可以通過工程機器人進行任務完成。然后就是可以適當增加英雄登島取彈的難度。還有一點就是希望引進復活機制,通過某一項有技術難度的任務,能使某個機器人復活,增加比賽變數(shù)。
如果機器人有復雜且能自主學習的程序,能判斷目前自己完成任務的可能性,再結合場上敵我雙方的機器人存活及血量情況進行判斷,是有可能達到做出戰(zhàn)術選擇甚至投降的。
焦點:目前RoboMaster的五類機器人中最接近普通人生活的是什么?能派上什么用途?
楊碩:工程機器人,比如送個快遞。
唐徵羽:工程機器人,他的工作場景非常適合物流倉庫的環(huán)境,從輪式的底盤適合在復雜狹小的地形移動,夾取和搬運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部分參賽隊還使用了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現(xiàn)在也廣泛用于自動駕駛、室內導航等領域。同時空中機器人和步兵機器人用的計算機視覺中的字符識別OCR技術現(xiàn)在也廣泛應用于一些圖像識別領域當中,屬于人工智能的一種。
林博鴻:個人認為是工程機器人,可以做成遠距離控制機器人去完成一些人類不能完成的任務,譬如去火場滅火,在倉庫搬運貨物等等。
侯博:空中機器人和工程機器人。無人機現(xiàn)在在生活中的應用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適用于高空檢測作業(yè),而且精準起停無疑增加了它的可操作性。工程機器人的話在寄送快遞、信件,物流倉庫里應該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應用。
焦點:就你個人而言,設計機器人的初心是什么?請描述一下理想中機器人與社會的關系。
楊碩:機器人一方面是自動化技術的成熟結果,代替人去做一些有重復性和危險的工作。另一方它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比如人們天然地覺得波士頓動力和索尼的機器狗很萌,因為他們類似人類生活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一些情感的載體。我個人更看重機器人的情感表達的能力,這樣的機器人的實現(xiàn),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唐徵羽:作為一個男孩子,設計機器人的初心難道不是干一件酷酷的事情讓女孩子覺得你很帥嗎?(笑)
解決重復繁雜的工作,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理想中機器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得不提到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另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就我自己而言,我倒是不希望給予機器人太多的感情因素和情感智能,這樣當我們想要結束這個機器人的生命周期的時候會讓這個事情變得很復雜。
林博鴻:初心是想證明廈門大學的工科也很好,只要有夢想,就有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
其實當今社會已經(jīng)有一些機器人融入到社會當中,譬如掃地機器人,阿里巴巴倉庫機器人等等。我想,在未來,會有共享無人汽車搭載人們上下班;送外賣的也將不會是外賣小哥,而是一個個可愛的外賣機器人;出去旅游拍照也不需要攝影師,只要帶一臺智能無人機,輕松解決一切攝影問題;人們寂寞的時候可能也會買一臺語音陪聊互動機器人,訴述自己的心事。
總之,未來無所不能。相信中國在機器人這一領域一定能腳踏實地地走向世界的前列,為人類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侯博:就我個人的話,設計機器人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因為我目前設計機器人都是用于競賽。在我理想中,機器人仍然是不能像《終結者》中那樣與人一般無二,但其功能應該不限于重復性和危險的工作,機器人甚至可以做到人做不到的工作,而且除了工作之外,像寵物、教育之類的機器人也是很好的一個方面,我認為機器人應該是于社會有益并且能推動社會進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