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醫(yī)院(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473000)何小景 徐娜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是危害性最大的一類疾病,是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近年來發(fā)現,許多二型糖尿病患者也發(fā)展成此類疾病[1]。為探究應用中西醫(yī)序貫療法治療該疾病的臨床效果,特選取了近年來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該疾病患者40例做臨床平行對比試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8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先后依次編號01~80,以雙號患者為對照組,單號患者為試驗組。對照組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患病年齡分布(45~77)歲之間,平均年齡(58.72±5.68)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2±2.16)年;試驗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患病年齡分布(45~78)歲之間,平均年齡(61.91±5.7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31±2.82)年。所有患者入選前均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且確保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得病歷史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別,可以進行相應的比較(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中西醫(yī)療法,給予患者每天一次口服纈沙坦膠囊(生產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號:20000622),每次一粒,一粒80毫克[2]。再每天一次口服辛伐他汀片(生產廠家:山東鑫齊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084420),每次一片,一片20毫克。再每日選取10微克前列地爾(生產廠家:Bayer Pharma AG 批號:20130418)溶于100毫升的生理鹽水中給予靜脈滴注,每日給藥兩次,靜脈滴注給藥半個月??诜o藥一個月。再配以重要湯劑口服,選取牡丹皮、山藥、枸杞子、牛膝、山茱萸各15克,黃芪和熟地黃各20克,茯苓與澤瀉各10克組成中藥湯劑煎服,每日一劑,口服三次,持續(xù)服藥一個月。
給予試驗組患者中西醫(yī)聯合序貫治療,前兩周給藥方式同對照組患者。在前列地爾停藥后給予患者服用中藥湯劑。服藥方式同對照組。再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飲食指導,改善其生活方式,并用胰島素降糖,根據患者不同的血糖情況進行胰島素用量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變化情況。記錄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兩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5.00%),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P<0.05)。詳情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的腎功能情況 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血肌酐值(80.08±8.92)μmol/L、血尿素氮值(6.17±1.13)mmol/L以及24小時尿白蛋白值(2.07±0.32)g/24h顯著高于試驗組患者的血肌酐值(70.27±9.01)μmol/L、血尿素氮值(5.99±1.04)mmol/L以及24小時尿白蛋白值(1.81±0.24)g/24h,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s)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s)
分組(例數) 血肌酐(微摩/升) 血尿素氮(毫摩/升) 24小時尿白蛋白(克/24小時)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40) 94.46±8.18 80.08±8.92 7.79±0.01 6.17±1.13 2.21±0.41 2.07±0.32試驗組(40) 96.28±9.03 70.27±9.01 7.78±0.99 5.99±1.04 2.19±0.28 1.81±0.24
糖尿病腎病患者初期發(fā)病癥狀與腎臟疾病的相關癥狀較少,患者初期腎臟增大,腎功能過濾障礙等情況不易被發(fā)現,多數患者是在出現水腫或較明顯的蛋白尿后才發(fā)現[3]。糖尿病引發(fā)的腎病綜合癥預后較為險惡,如未控制好血糖量并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會導致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4]。以往我院應用單純的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即口服纈沙坦與辛伐他汀并配合靜脈注射前列地爾進行治療,同時配以中藥湯劑治療。三種藥物聯合可有效擴張血管,減輕管內壓力,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減少尿蛋白值從而提高腎功能。但是此治療方案需長期進行靜脈注射,對血管造成較大的刺激,預后影響較大。中醫(yī)認為糖尿病腎病主要是腎元虧虛、氣陰、精微外泄導致的,需要滋陰補腎,中西醫(yī)序貫療法與常規(gu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區(qū)別是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一段時間后,改為服用中醫(yī)湯藥治療。湯藥方由多種中藥組成,其中黃芪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的功效;熟地黃有補血滋潤,對肝腎陰虧有較好的功效;牡丹皮有退虛熱、通腎經的功效;牛膝有活血痛經的功效;山茱萸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多種藥物相輔相成,起到補腎通氣的功效。該治療方法在對血管造成一定保護的情況下從根本對腎功能起到保護的作用[5]。本研究表明,兩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5.00%);對照組患者的血肌酐值(80.08±8.92)μmol/L、血尿素氮值(6.17±1.13)mmol/L以及24小時尿白蛋白值(2.07±0.32)g/24h顯著高于觀察組患者的血肌酐值(70.27±9.01)μmol/L、血尿素氮值(5.99±1.04)mmol/L以及24小時尿白蛋白值(1.81±0.24)g/24h,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均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用中西醫(yī)序貫療法治療后可有效降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值以及24小時內尿白蛋白值,且預后不良反應少,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