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吸引眼球之事甚多,但美國的兩則報道絕對應引發(fā)全球的強烈關注,因為其內容涉及到正在驅動社會重塑的“權重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最重要核心力量”——基因編輯技術!一則是美聯(lián)社8月2日題為“首例胚胎基因修復為治療遺傳病帶來希望”的報道;另一則是8月10日《新聞周刊》題為“基因編輯如何能解決人類器官移植中的短缺問題”的文章。
的確,作為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可以對基因組完成精確修飾的一項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療、模式動物構建、農作物新品種改造和培育等方面具有極其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其另一面是:基因編輯技術亦可使基因武器如虎添翼。
以旨在顯著降低癌癥發(fā)病率、死亡率,使癌癥可被預防、可被發(fā)現(xiàn)、可被治愈的美國“癌癥登月計劃”為例。癌癥是一種基因疾病,治療癌癥需要使用超精密的基因修飾技術來準確檢測癌癥的突變位點、治療靶點,進而對病人的癌細胞實施定點清除。這本是造福人類的壯舉,可英特爾公司首席醫(yī)療官索托斯卻預見到該計劃的消極面,即同樣方法也可用來發(fā)展生物武器。換言之,使用基因編輯工具,通過刪除、添加、激活或抑制目標遺傳基因,可以制造出專門攻擊特定群體、特定人物的基因武器,或者實施達成特殊效果的攻擊,如難以控制的腹瀉、變肥胖、禿發(fā)以及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魚腥臭味”等。
目前比較通用的基因編輯工具是CRISPR-Cas9,屬第三代。第四代基因編輯工具則不僅精確性更高,脫靶率更低,而且在操作使用上更簡單,更方便。盡管其效果尚未得到驗證,但更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遲早會取得突破。然而,基因工程方面的突破將使恐怖分子更容易進行大規(guī)模襲擊。美國2016年2月發(fā)布的《美國情報界全球威脅評估報告》首次將基因編輯技術列入可能引發(fā)大規(guī)模災害的物項。如果說《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對締約國還有所約束的話,那么,一旦恐怖分子掌握基因編輯技術并用于制造基因武器,則會由于基因武器威力大、成本低、易于使用、難防難治之特點,實無異于全人類的浩劫。